乾照光電:鐵打的股東,流水的兄弟


12月下旬,廈門剛剛開始湧上了一絲涼意,在廈門翔安區乾照光電的大樓上,王維勇一臉嚴肅地憑窗遠眺。

他很清楚,再過三個月,他就跟這家他曾經一手創辦的上市公司沒有一點關係了。

他發給乾照光電的《關於計劃減持乾照光電(300102)股份的通知書》中,王維勇計劃通過集中交易方式於本公告之日起 15 個交易 日後的九十個自然日內減持公司 1,823,427 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 0.25%)。若上述協議轉讓完成股份變更登記及減持計劃如期實施後,則王維勇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而今日乾照光電一根跌幅5.76%長陰線,好像即是在為王維勇送行,也是在為王維勇和曾經跟他一起奮鬥的兩位合夥人之間“剪不斷”的利益糾葛畫上句號。

1

8年前的8月12日,乾照光電成功登陸創業板,發行價高達45元/股,乾照光電一眾創始人一夜之間身價驟增數億元,看著無數資本的湧入以及觸手可及的巨大財富,王維勇等人都很高興。

都知道《鹿鼎記》中的人生贏家韋爵爺有7個老婆,但是很少有人會算到他結拜了九個兄弟,遇到大喜之事,擺個把子總是不會錯的。

於是,老大哥鄧電明對他的兩個好兄弟王維勇和王向武說:

“我們也籤個拜把子協議吧。”

上市之後,乾照光電前三大核心創始股東鄧電明、王維勇和王向武約定,通過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來共同行使對於公司的實際控制,成為外界所共稱的乾照光電“三駕馬車”。三人中兩人以同等股權並列第一大股東,董事長和總經理甚至拿同樣的薪酬,一派“共進退,肝膽相照”的氣勢。

確實,在三個好兄弟的共同努力下,乾照光電的業績節節攀升,上市之後一年多都呈現高增長態勢。

不過風光也只是風光了這一年多罷了。

乾照光電:鐵打的股東,流水的兄弟


2011年之後乾照光電就告別了業績增長,開始逐步下滑,同時股價也一落千丈,股價一路跌破10元。

一切都因為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2

其實在乾照光電創始人中,除了這三位好兄弟之外,還有一位叫葉孫義的財務負責人,同時他也擔任公司董秘一職,持有公司約6%的股份。

他在公司上市之後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唱多。不過跟唱多總司令大霄老師不一樣的是,葉孫義的聽眾不是散戶。

葉孫義不斷邀請投資機構去乾照光電調研,帶他們參觀公司,為他們解讀財報,給他們釋放消息,順便說說單口相聲。

調研員們聽了很滿意,紛紛用腳投票,覺得他是個有意思的董秘,乾照光電是個有意思的公司。

據不完全統計,乾照光電上市前兩年認為乾照光電業績好並一再給予推薦評級的券商研究報告多達94份,涉及37家券商機構,最多的一年中出具推薦報告多達6個。這大多是券商研究員和機構到公司調研後出具的報告。

可是研究員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幽默的董秘卻成了他們的悲劇,在機構大肆進入乾照光電時候,葉孫義持有的股份也恰好打開限售,他手裡的股票們開始了一場“乾照光電大撤退”。在葉孫義套現後,乾照光電股價大跌,眾多機構投資者損失慘重。

鄧電明、王維勇和王向武三兄弟看著這波操作目瞪口呆。

“剛解禁就套現,還有王法嗎!”

也正是因為這波董秘的減持,王維勇和鄧電明王向武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3

在廈門市火炬翔安產業區翔安大道旁的翔嶽路上,坐落著一排低矮樓房,乾照光電就起家於這片低矮辦公樓中。

12年前,剛剛從三安光電總經理崗位辭職的鄧電明,找來了王向武和葉孫義,並結識了當時在廈門工商界人脈頗深的王維勇,四人合夥出資1500萬元註冊成立了乾照光電有限公司。

創業的故事相信我們都已經聽過很多,每一個創業成功的案例背後都有許多的心酸和不易,不過乾照光電的創業史特點就很鮮明——缺錢。

“公司剛成立時,想從銀行貸款是件很難的事。”老大哥鄧電明說。2006年首批從德國進口的兩臺外延爐,臨發貨前三天,資金還沒著落。

情急之下,他每天往銀行跑十幾趟,在銀行行長家門口蹲了兩三天,這位心大行長很感動,覺得好久都沒有如此虔誠的乞兒,於是就給批了2500萬元的授信條。

所以深知找錢難的鄧電明,看見王維勇掏出來1300萬用於公司建廠的時候,他很謹慎的問了一句:

兄弟,這錢從哪兒來?

王維勇的表情很淡然:“找我老婆融的。”

然而任何一個男人都清楚,能找老婆融1300萬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

當時,鄧電明整體統籌,王向武專攻技術,王維勇則在為“缺錢”的公司四處籌資上貢獻突出。根據乾照光電IPO招股書記載,2007年,公司開始大舉擴張規模,其間王維勇再次通過其妻子周易控制的廈門市金鷺王紙業有限公司,逐步為公司提供了累計總額達4662.5萬元的借款。

事實上,2007年乾照有限的全部融資淨額為5409.24萬元,這意味著當時絕大部分資金都來自於王維勇老婆。

於是錢這個東西,成了王維勇跟兄弟們之間的一道坎,乾照光電能有今天,可以說都是王維勇借出來的。

4

看著葉孫義的套現,不斷下跌的股價,還有公司業績不斷放緩,三兄弟看著很不是滋味,但是貢獻最多的王維勇都沒說什麼,鄧電明和王向武也不能提到他們一直都想說的那兩個字。

但就是因為這件事,讓王維勇在錢這個問題上的處理方式越來越誇張。

知情人士爆料,王維勇主管採購工作期間,事無鉅細都要一管到底,甚至包括每一筆採購經費的用途他都要一 一過問。這讓主管技術研發工作的王向武很是不爽,在王向武看來,他是技術權威,選購什麼必要的技術設備,他自然最清楚,而王維勇不懂這些。

矛盾終於隨著早期股東紅杉資本、鄭順炎、葉孫義的不斷減持離場開始爆發。

2013年11月6日,昔日的“拜把子協議”隨著一紙公告正式瓦解。

乾照光電:鐵打的股東,流水的兄弟


公告稱,上述一致行動協議於8月12日到期後,經三大股東協商無果,決定不再續簽,公司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狀態。而這種無實控人的情況也一直延續至今。

2015年上半年,那場“萬惡之源”似乎讓鄧電明和王向武看到了希望,乾照光電股價從年初的5元漲到了5月份的15元,在這讓人激動的高點,王向武首先選擇了退出。

2015年5月21日,王向武辭去總經理職務和董事會董事職務,並隨後不斷減持和轉讓名下股份,人心對股價的慾望在這一刻膨脹到了極點。

2015年12月18日,剛剛完成定向增發融資的乾照光電,鄧電明選擇退出,把一臉茫然的兄弟王維勇架上了董事長的位置。

大衛芬奇電影《社交網絡》中,扎克伯格擺脫了文克格萊斯兄弟,讓Facebook走向了巔峰。《中國合夥人》原形,離開了徐小平和王強的俞敏洪,也讓新東方日益壯大。這好像是在訴說一個創業真理。

“兄弟,就是用來踢的。”

可惜王維勇既不是扎克伯格,也不是俞敏洪,兄弟的離場換來的不是經營的統一,而是更低的股價。

2016年10月,苦苦支撐的王維勇也辭去了董事長職務。2017年4月,王維勇辭去了乾照光電所有的職務,之後便開始慢慢減持離場,雖然持有的股份多,但是他減持的價格應該是遠遠低於他的兩個“好兄弟”的。

而今日乾照光電的減持公告,應該也是王維勇最後一個減持公告,減持完畢之後,王維勇將不再持有乾照光電任何的股份。

在常人來看,股價或許是一個很簡單的東西。其實它反應出的可能不單是投資人的情緒,可能也是一代創業人在情懷和利益之間的掙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