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柴退市 影响几何


普柴退市 影响几何


自2018年6月《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发布,普柴退市的相关讨论持续进行,11月底,国家标准委发布拟废止GB/T 252-2015《普通柴油》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同时将原《普通柴油》标准中“适用于农业机械、内燃机车、工程机械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一条添加入《车用柴油》标准中并征求意见,普通柴油于2019年1月退市概率再度提升。

普柴退市的主要影响可区分到价格、供应、生产、装置、需求几个方面。

价格方面的变动最直观的,山东地区出厂柴油基准由国五普柴升至国六车柴,生产成本上升,基准价上涨在70-100元/吨,中国柴油加权价格上涨10元/吨左右。

从柴油供应情况来看,三桶油自2017年开始取消普柴的生产销售,至2018年底全面退出;独立炼厂的普柴份额从2017年底的75%降至2018年11月的45%。12月山东省进行柴油质量与流向检查,独立炼厂普柴占比迅速降至25%左右。普柴因其相对稍高的密度和低价受市场欢迎度较高,尤其在独立炼厂的中下游市场上表现更加明显,拥有较大的刚性需求,因此预计2019年普柴并不会真正完全从市场上消失,但供应量占比大幅萎缩,只存在于个别炼厂。

从生产角度看,普柴与车柴的区别仅在于十六烷值/指数与闪点,生产普柴还是车柴,关键在于十六烷值的高低,其中最主要的是柴油组分中催化柴油的含量。车柴十六烷值不小于51,普柴不小于45,催化柴油十六烷值通常在20-30之间,是拉低成品柴油十六烷值的主要因素。

2018年山东催化柴油生产及流向(按最终用途)

普柴退市 影响几何


炼厂从生产普柴改为生产车柴,方式一,组分油中催化柴油的添加量必须减少,若要保证同等的成品柴油产量,常柴添加量也要有所增长,其结果就是炼厂外放销售的催化柴油增加,常柴减少。这一点从12月山东独立炼厂催柴供应情况已有所体现,11月末山东催柴日供应量3500吨,12月20日已增加至4200吨左右。方式二,按旧配比生产普柴,后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使其达到车柴指标,同样符合国家标准,其情况类似于汽油添加燃油宝提质。按方式二生产的车柴密度可能微高于方式一的产品,更符合物流、工矿等行业的需要,也因此,今后市场或出现更多大密度车柴与小密度车柴的细分。

对装置方面的影响主要是承接生产环节的变化,是如何消化催化柴油的问题。上述方式一是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加工情况,催柴余留较多,但柴油改制装置则可以加工更多的催柴,相应可减轻催柴的销售困难,山东有半数以上独立炼厂在国四升级国五阶段兴建改造过柴油加氢改制装置。另一种消化催柴的装置为催柴裂解,将催柴裂解为柴油组分和石脑油,在山东仅个别炼厂有建成装置。考虑装置新建和技改的投入与时间周期,此次或无炼厂做大规模的装置调整。

需求方面,柴油需求连续降低,2019年虽有部分地区内河江船使用车柴形成新的需求点,但船用柴油本身用量有限,2019柴油产量或随着需求的萎缩继续降低,也即市场无法容纳普柴全部转变为车柴。普柴往车柴的转化量有限,炼厂催化柴油的外放量增长将更加明显。

综合来看,2019年柴油市场面对的最大问题将是普柴供应大减,催柴销售难度大两个问题,与此同时,也会产生更多针对柴油质量与流向的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