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阳谷县景阳冈

游阳谷县景阳冈

我们在阳谷县城游览过狮子楼之后,下一个景点便直奔景阳冈。景阳冈的知名度某种程度上比阳谷县还要高。施耐庵在《水浒传》二十三回中写的“景阳冈武松打虎”可称是脍炙人口,令人称绝。

游阳谷县景阳冈

阳谷县到景阳冈走的是一条笔直的县级公路。这条公路路基放得很宽,但正在扩建之中,难免一路上高低不平,尘土飞扬。从阳谷县城到景阳冈大约20来公里。公路两边都是平坦的农田,只有田间高耸的白杨树,根本看不到山冈。越是接近景阳冈,大家不由自主地把眼光投向窗外,心里想,这里倒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地形会弄得老虎出没呢?导航仪上显示,离景阳冈景区只有3公里了,然而周围还是看不到山,甚至高一点的土冈也没有。大家在车上议论开了,这种地方怎么会有老虎呢?景阳冈,景阳冈总得要有个冈啊!有人担心这又是一个人造景点了。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道路中央出现了一座花岗岩牌坊,上面刻有“景阳冈”三个大字。穿过石牌坊,再前行四、五百米,路边有个停车场,场地上有几个

游阳谷县景阳冈

小商贩在卖饮料、西瓜。在高大的白杨树下立有一座五叠重檐青瓦木架门楼。门匾是“景阳冈”三个大字。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景阳冈不在山区而是在一望无际的平原上。不过,既然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即使是人造景点也要进去参观一下。

进入景区大门,就看到一块立于路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看了

游阳谷县景阳冈

这块石碑,心情似乎亮堂了许多,阿旺风趣地说“可以不信阳谷县,不能不信国务院!”。正对景区大门,绿树丛中建有一座假山,山上刻有“古风犹存”四个大

游阳谷县景阳冈

字。分明说这里是一处千年古迹!假山背后便是大片荒草树林,林中空寂无人,显得有点荒野之气。我们一行4人顺着曲折的林间小道前行。树林深处看到一所青瓦小屋,屋前扯起酒旗,上写“三碗不过冈”。走进店内,里面真是一爿酒家,角尺

游阳谷县景阳冈

形柜台,杉木桌椅,贴着红纸的酒坛。可惜室内室外空无一人。

再向前行,在一处叉路口的大树下横放着一块长方形花岗岩石块,上刻毛泽东题写的“阳谷县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几个毛体大字。看了这块石碑,大家的疑虑顿时消去大半。不过毛泽东为什么会题这个词或者说这句话呢?毕竟《水浒传》是部小说啊,武松完全是个虚构人物。再说,如果武松确有原型,《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明明说武松家在清河县,是有人调戏潘金莲,欺侮武大郎,才搬到阳谷县紫石街赁屋做生意的呀。不过老人家说话总是有依据的,我们宁信其有。

游阳谷县景阳冈

我们继续行走在荒草树林中,仍然没有看到起伏的土冈。又走了几十米,前面终于有一条堤坝样的高冈出现了。登上近二米高的堤冈,上面是一片平台,台上建有三间小屋,细看原来是《水浒传》中说的“山神庙”。门前坐着一位道士模样的人,旁边放了两块牌子,一块上写着“道教节日”,一块上写着“道教全真派预测秘法”。喔!原来是位阴阳先生。

游阳谷县景阳冈

走过“山神庙”,看到山林中立有不少石碑,粗略一看,是当地一些书法爱好者在此留下的墨宝。我们无心欣赏,继续前行。前面一幢房屋前围有一道铁丝网,里面养了几只猴子,看到人去便上窜下跳。这时便想到了一句成语“山中无老虎猴子便是王”。心想,这不是不打自招吗?明明这里没有老虎,哪里来的武松打虎?

游阳谷县景阳冈

顺着弯曲的林间小道继续前行,在一片稍高一点的土坡上建有一幢新房子。走近看时,房屋前围了个结实的铁丝网,里面躺着两只斑斓猛虎,大概是吃饱了,睡在笼子里,任你呼唤一点动静都没有。

游阳谷县景阳冈

过了老虎笼子,前面的地形忽然高起来了,真的有点象山冈了。我们顺着台阶一步步向上攀登,大约走了一百多米,最高处看到建一幢房子。抬头向上看,是“武松庙”。再登上十八级高高的台阶,站在武松庙前向后看时,这里的高度要比最低的地方大约高出三、四十米了,相当于登上十几层高的楼顶了。

游阳谷县景阳冈

走进武松庙,里面有一座重檐歇山祭殿,在二层檐下挂有一块“雄风浩荡”的竖匾。殿内供奉一尊武松坐像,四周墙壁上挂有武松打虎的画图。走出祭殿,庭院中有一座六角亭,亭内立有一块用玻璃保护起来的石碑。透过玻璃能依稀看到碑上刻有“武松打虎处”几个大字。旁边一块牌子上有介绍:1988年9月11日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戟游览景阳冈,走到“武松打虎处”碑前,陪同人员请教朱教授这块碑出于哪个朝代。

游阳谷县景阳冈

朱教授逐字审核了碑文后说:“看武松打虎处”几个字的写法与笔法,不是明人的字,而是宋人的字。“武”和“虎”字明人没有这个写法,宋人才有这个写法。由此推断,此为宋代的碑。

游阳谷县景阳冈

在荒草树林中转了一圈,似乎觉得都是围绕着这里是否有虎,武松打虎是否确有其事在进行论证。不过当大家尽兴走出景阳冈景区时,心头的疑云也都消退了。因为,大家都喜欢武松这位打虎英雄!景阳冈的景点也确实做得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