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稻盛和夫一生創造三個世界五百強企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法寶就是阿米巴經營,反觀企業很多企業實行的是KPI績效考核,稻盛和夫不提倡實行績效考核,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一、為什麼反對績效考核?

稻盛和夫說,歐美國家大多實行績效考核,按照績效分配工資和獎金,這種做法確實有一定刺激性,業績越好收入越高。但有的人工作努力,業績卻不好,工資低,導致不滿。

績效考核在行業或公司快速增長時,非常有幫助:但一旦銷售額下降,行業或企業遇到困境,高收入人群也會陷入困境,從而讓公司人員整體消沉!昨日的明星也成了低工資的壞榜樣,所以總體而言,績效考核弊端是很多的。

績效考核對於創新有時候是致命的:原來網上《績效主義毀了索尼》炒得沸沸揚揚,一個新行業、新企業和新產品要儘量避免複雜的績效考核,總之在摸索的0到1的過程中,少些績效考核,不應制定條條框框。

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看看微信的崛起、小米崛起、海爾新媒體崛起,都沒有過多考核!否者只會更多限制,約束想象力,要給試錯空間。另外上面也提到了,在蕭條時不應該過多績效考核,因為這是純粹的結果管理,沒有意義,這時應該更多練兵、鼓舞士氣、尋找新方向和新方法。

小米案例:小米期初創立的時候,不設KPI、不考勤等等,但近年來提出銷售額目標、開店目標等等,也是有個階段。所以企業在創立階段可以不考核,當進入快速成長期,快速複製的時候,制定績效考核,讓大家分享勝利果實!

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二、什麼是阿米巴

阿米巴是由5--10人組成的小組,每個小組就像一個公司,小組分工形成閉環,小組獨立核算,並且擁有很大權限,小組的目標是“營業額最大化,費用最小化”,用每個人每小時創造的附加價值來表達績效,單位時間創造的貢獻大,公司就對其表示讚賞,尊敬和讚賞他們,但更多是名譽上的褒獎,而不是金錢。

阿里巴巴創立伊始,內部實行的人效管理,並且馬雲親自制定,他提出每增加一個人,銷售額增加100萬,雖和阿米巴相似,但還是有所不同,和我們理解的承包制更是完全不同,阿米巴包含經營、管理和會計,如上做法更多是一個會計概念。

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三、阿米巴實施要點是什麼?

森田直行作為稻盛和夫的僅有兩個助手之一,提出了阿米巴實施的幾個要點:

1、公司內部實行意識改革:阿米巴首先是意識革命,是經營哲學,在意識上統一了,在執行上才能事倍功半。

2、設置利潤中心和成本中心:這是順利執行阿米巴的關鍵,理順業務流程,把發生成本和利潤的各個點找出來。

3、正確理解“定價即經營”,導入內部合理的交易機制:在公司內部實行交易,是阿米巴的核心所在。

4、在公司內部實行透明化、公開化:公司要像上市公司那樣,透明的經營管理,這是阿米巴機制的保障,但同時也是國內很多企業執行的難點,因為老闆們不願意將財務信息公開!

國內阿米巴執行好的比如海爾、韓都衣舍、華為等等!

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很多企業的會計是事後核算,我們稱為財務會計,真正對利潤髮揮作用的是事業部經理和員工,所以經營者必須要有管理會計的意識。

管理大師稻盛和夫:反對績效主義,提倡阿米巴經營!

世界上有很多經營機制,但唯獨阿米巴能改變公司決策機制、組織架構,甚至能改變企業文化,阿米巴激活了人的潛能,讓人有了更多自主性。稻盛和夫近80歲時,受日本政府邀請,管理負債累累的日航,他就是導入了阿米巴,結果兩年多後就實現了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