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業企業修改收購凱世通方案,降低估值,取消業績對賭

12月26日晚間,房企萬業企業跨界收購集成電路企業的事項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

,涉及估值調低的原因與上次問詢前後矛盾、調低後的評估值與此前支付對價基本相同、近年來標的企業淨利潤過低引起的商譽可能過高等多方面的問題。

此前,萬業企業擬以現金購買凱世通51%股權,另外擬向凱世通香港、蘇州卓燝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凱世通49%的股權,合計交易作價9.7億元。

12月25日晚間,萬業企業發佈公告,表示擬調整對上海凱世通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凱世通”)49%股權的收購方案,本次方案最突出的修訂內容是將收購標的凱世通整體估值由9.7億元降至3.98億元,同時,擬取消原有的業績對賭。

12月26日,萬業企業開盤漲幅達5%,收於9.14元,今日漲幅為1.9%。

緣起

萬業企業於1993年上市,主營業務為房地產開發與銷售,經營模式以自主開發銷售為主,業務板塊主要為住宅地產開發,目前業務範圍主要集中在長三角區域。另外,萬業企業還涉及租賃貿易和物業服務。

Wind顯示,2017年萬業企業98.53%的收入來自房地產,從這個角度來說,萬業企業是不折不扣的地產公司。

而凱世通成立於2009年4月,於2017年3月登陸新三板,並於2018年7月摘牌。凱世通的主營業務為離子注入及相關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業務。包括太陽能離子注入機、集成電路離子注入機和AMOLED離子注入機的全系列產品。

《國際金融報》記者曾梳理發現,該收購或與其此前實控人變更有關。

上市之初,萬業企業名為“上海眾城實業”,1998年更名為“中遠發展”,2006年更名為“上海萬業企業”。

2005年12月至2015年11月,三林萬業是萬業企業的控股股東,林逢生是實際控制人。

2015年11月16日,三林萬業與浦科投資進行了部分股份的轉讓,股份轉讓完成後,萬業企業進入了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的時期。

直至2018年7月17日,公司公告顯示,為上市公司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強公司與集成電路基金在集成電路領域的合作,控股股東三林萬業擬將持有的萬業企業7%的股權轉讓給集成電路基金,此後,三林萬業持股比例會減為13.53%。浦科投資將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朱旭東、李勇軍、王晴華將成為萬業企業實際控制人。

不過,這個三林萬業與集成電路基金的股權轉讓,有一個前提條件——萬業企業要完成凱世通的控股權的收購。至於收購凱世通的控股權為何成為前提條件,尚不得知。

難題在哪

在萬業企業看來,這樣的跨界存在合理性。

一方面,房地產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房地產開發商加速分化,市場資源逐步向大型全國性開發商集中,中小開發商面臨的競爭形勢愈發嚴峻。

另一方面,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產業引導、稅收支持等方面扶持國內集成電路企業的發展,萬業企業收購凱世通控股權,是抓住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對高端半導體裝備產業進行有效整合、實現資源互補。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類似萬業企業的地產企業,屬於典型的項目規模不多,但是收益率等不錯的企業。這類企業往往在房地產領域,更偏重從金融投資的角度去研究擴張,而在營銷和項目定位方面偏弱,另外,它們在這兩年優勢不明顯,尤其是拿地方面的機會相對比較少。

而此類房企轉型,恰是因為資金方面還比較充裕,但是房地產投資方面有各類問題,所以會考慮轉型科技等產業。轉型風險其實很高,比如此前中弘的投資,和不專注地產業務也有一定關係,所以此類企業要警惕新產業方面專業度不夠的問題。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對此表示了審慎的觀點,他認為,房地產是資源型產業,相比其他行業,現在房地產企業轉型的難度非常大。到目前為止,房地產行業轉型的企業沒有一個成功的,沒有轉型的房地產企業不論大小活的都還可以。

從營收體量來看,這樁收購當前對萬業企業的貢獻有限。

2015年-2017年,萬業企業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38億元、31.88億元、20.96億元,波動較大,其扣非後歸母淨利潤連續增長,分別為1.84億元、5.51億元、8.16億元。最新公告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萬業企業營業收入為25.17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9.24億元。

本次公告更新的審計報告顯示,2017年以及2018年1月-7月,凱世通合併報表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920萬元和4842萬元,對應的淨利潤為865萬元和964萬元。

調整

雖然初步交易涉及的股權比例為49%,但是,萬業企業後續擬實現全資控股。

公開資料顯示,凱世通51%股權的交割程序已於8月2日完成。凱世通已成為萬業企業控股子公司。

雖然,記者在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和天眼查尚未查詢到上述信息,但是在三季報中,萬業企業已將凱世通納入合併報表。

此前,凱世通估值約為9.7億元,51%股權對應作價為4.947億元,由萬業企業以純現金方式支付,其中首期支付3.98億元,剩餘9680.34萬元則與業績承諾掛鉤。業績承諾主要包括:凱世通需在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實現2.5億元的淨利潤,否則交易對方需向公司履行相應業績補償義務。此次修改中,該業績承諾已經取消。

關於剩餘的49%股權,此前的方案是通過發股購買的方式進行,並按照規定向證監會遞交了申請材料。本次調整改為純現金收購,而最新的評估報告將其估值調整為3.98億元。

該估值系採用收益法的結果,估值較賬面值9930.17萬元增值了301.19%。

本次轉讓價格最終確認為3.98億元,因為此前取得51%股權的支付價款接近3.98億元。因此,本次交易的現金支付僅需補差。

據公告,在本次協議簽署並生效後10日內,凱世通原股東黃林祥、章捷劍尚需向萬業企業返還的約3478萬元,將由其直接支付給凱世通原股東凱世通香港、蘇州卓燝。同時,萬業企業需將剩餘部分103365元支付給凱世通香港、蘇州卓燝。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為何調低估值,萬業企業的解釋是由於光伏新政的政策影響,收購標的難以完成業績承諾。而上交所發現,在早先的問詢函中,萬業企業明確回覆上交所,光伏新政預計不會對標的公司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針對上述情況,截至發稿前,記者尚未收到萬業企業的回覆。

万业企业修改收购凯世通方案,降低估值,取消业绩对赌
万业企业修改收购凯世通方案,降低估值,取消业绩对赌

[email protected]

万业企业修改收购凯世通方案,降低估值,取消业绩对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