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託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牢記囑託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我市著力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這是吸引了多家大型外資或中外合資企業進駐的大亞灣石化區一角


“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始終鼓勵廣東大膽探索、大膽實踐。”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廣東視察時強調,廣東40年發展歷程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發表的重要講話引起了我市黨員、幹部、群眾熱議。大家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記囑託,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齊心協力、鼓足幹勁,以更堅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深入。

關鍵詞對外開放

努力建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示範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在更高水平上擴大開放,高標準建設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全市商務系統將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熱潮,深刻領會重要講話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市商務局局長廖巍表示,商務部門將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更加堅定地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投身新一輪改革開放,努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在我市商務領域落地落實、結出豐碩成果。

全市商務部門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作為以新擔當新作為開創工作新局面的動力源,明確做好新時代商務工作的前進方向和路徑,找準工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接下來將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我市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不斷加強與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科技創新合作,推進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建設,推進大灣區公共服務一體化,深化惠港合作共建優質生活圈。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不斷完善“走出去”工作和服務機制,匯聚對外開放合作新動能。按照自貿區標準建設中韓(惠州)產業園,形成更多可複製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努力建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示範區。大力宣傳和落實《惠州市促進外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更加積極主動加強引進外資,推動我市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進一步支撐實體經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新一輪改革中,惠州要致力於打造更有潛力的開放合作平臺。”市委黨校黨委辦副主任、講師黃靜文表示,惠州是一座開放型城市,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以來,惠州立足地緣人緣優勢,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特別是港臺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通過“三來一補”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

黃靜文表示,新起點上再創新局,要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國家戰略的新機遇,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大力發展一般貿易,創新發展加工貿易,培育壯大服務貿易,著力提升我市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對內,惠州應瞄準粵港澳大灣區,用好緊臨香港、廣州、深圳等的區位優勢,更加註重引進優質企業、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對外,惠州要大力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能合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貿易合作和人文交流。黃靜文還建議,惠州要更具有國際化視野,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關鍵詞大灣區建設

加快形成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抓實辦好。

“在改革開放40週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面推進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時隔6年再赴廣東視察調研,對深化改革開放、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協調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等工作發表了重要講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鍾朝陽表示,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充分發揮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先行作用和對區域功能佈局的先導作用,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姿態,全力打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戰,加快形成內暢外通的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體系。

鍾朝陽說,全市交通運輸系統要圍繞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目標,重點加密、優化出市、出省、出港高快速通道,拓寬、提升高快速路通道,打通惠州與周邊地市的斷頭路、瓶頸路、連接線,打造高品質的快速交通網絡;圍繞建設珠三角核心區世界級機場群目標,推進惠州幹線機場建設;抓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解決城鄉區域交通發展不平衡問題,推動惠州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如何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推進醫療衛生改革?市衛生計生局局長嚴戈科表示,我市將以申報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契機,建設國家中醫藥康養基地,吸引全國知名的中醫藥養生項目落戶,引進中醫藥康養領域的國醫大師及國家級名中醫,建設名中醫診療中心、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更好地滿足港澳地區對醫療服務的需求。

“鼓勵社會力量辦醫,進一步加大社會辦醫力度,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居民提供多元化醫療服務。”嚴戈科表示,同時,鼓勵各類養老機構與各級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原則,開展多種形式的協商合作,發揮我市濱海、森林、溫泉等資源優勢,推進供養型、養護型、醫護型養老機構建設,因地制宜地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候鳥式”“度假式”等中高端養老模式。

此外,嚴戈科表示,我市還將打造粵港澳三地立體醫療急救服務體系,推進惠港健康聯合研究中心建設,建成國際標準化醫學檢驗中心項目等,加快推進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與健康合作大會的合作項目落地見效。

“新時代改革開放的號角又一次吹響,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們要敢於先行、大膽創新,在新的改革開放中創造出更大的成績。”市文廣新局公共文化事業科副科長王濱旭說,一要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大背景下,在融合中保留獨特的個性和品格,找準城市文化定位,大力發掘本土歷史文化資源,弘揚“嶺東雄郡”的雄武氣魄。二要著力在推動本土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下功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充分利用豐富的歷史文化、生態等資源,著力發展特色文化+旅遊產業。三要注重從惠州文化的深厚內涵、自然稟賦和發展後勁等多方面,提煉概括惠州文化特質和文化惠州的城市品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做強一批屬於惠州的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進一步提高惠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和關注度。四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在“剛柔並濟”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同時,要 “細看深挖”發掘本土特色人才,為我市文化建設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五要通過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等措施,鼓勵和吸引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文化建設中來,從而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為推動文化繁榮興盛貢獻力量。

關鍵詞深化改革

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以改革為動力,推動我市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學有優教’目標。”市教育局局長袁清山認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撐,就要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教育改革。

“全市教育系統將大力推進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齊步走’工程,研究制定《惠州市推進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 “齊步走”工程實施方案》,推動實現學前教育與義務教育協同發展、優質發展。”袁清山說,我市將實施《惠州市發展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 (2018-2020年)》,每年新增60所幼兒園,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萬個。編制實施《幼兒園和中小學建設專項規劃 (2018-2022年)》,力爭年度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4萬個以上。研究制定《關於落實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

袁清山介紹,全市教育系統將繼續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研究制定《關於惠州市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方案》《市教育局直屬公辦中小學校激勵型績效工資實施辦法》《惠州市中考招生考試改革方案》《關於發展農村教育助力農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方案》,大力推進市直學校教師“局管校聘”制度改革、惠州中學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改革試點等系列改革措施,不斷激發全市教育系統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動力和活力。

惠州青年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姚宏認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與惠州旅遊發展相結合,推進改革開放,在創新中獲取新的發展動力。要對旅遊產品和服務進行升級,增加旅遊產品供給總量,優化旅遊線路質量,適應遊客日益變化的旅遊消費需求,接待好來自全國、全世界的遊客。

文明旅遊志願者陳麗純說,這幾天都在關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的新聞報道。廣東的改革開放走在全國前列,吸引全國人才匯聚。這次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肯定,讓年輕人更加堅定了對廣東未來發展的信心。

“我們的人生舞臺也變得更加開闊,在廣東工作生活,前景自然是十分美好的。”陳麗純告訴記者,她已經做了3年文明旅遊志願者,看到來惠州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遊客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她將繼續堅持開展志願服務,倡導樹立文明旅遊新風尚,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為惠州旅遊事業發展作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