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基本都是公立和部隊醫院的,你怎麼看?

琴琴飛歌指上聽


國家最少要有時刻應對危機的兩支隊伍。

應對戰爭危險靠軍隊,這有共識。

應對公共衛生危機,也有一支隊伍。

通過此次疫情,檢驗出這支隊伍同樣強大。

最新消息,截至2月20日,國家、軍隊、各省、市、自治區共派出256支醫療隊、32772名醫務人員支援武漢。

這32772名醫務人員確實以公立(部隊)醫院抽調的醫務人員為主。

千萬別以為私立醫療機構抗疫作壁上觀。

其實不是。

美年大健康昨天派出200人醫療隊支持方艙醫院。復星醫療、寶石花醫療集團、新里程等非公立醫療集團早就投入到抗疫之中。

非公醫療機構不僅馳援,在各地方防控疫情中也起到積極作用。

這就是制度優越。

最近,有人針對美國一批政客對我抗疫發噪聲,回懟總結了美國人8個做不到:

①最高決策層帶領全國人民迅速有效遏制疫情蔓延擴散;

②疫情發生後10幾天建成兩座醫院,同時在湖北建成15座方艙醫院;

③全民自覺居家隔離,聽命國家安排;

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⑤點對點幫扶;

⑥高效全區域聯防聯控機制;

⑦用40年時間讓8億多人擺脫貧困;

⑧堅持和平發展。

美國不可能做到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家公權力<資本利益。

比如2016年美國應對寨卡病毒感染。當時美國政府要求國會緊急撥款19億美元,但因黨爭,事關美民眾生命安全撥款議案來回扯皮7個月後,國會才批准拿出第一筆11億美元的撥款。而此時,美國本土和海外領地波多黎各已有超過2.3萬人感染。

應對重大疫情,醫療資源不管是在公還是在私,關鍵是在於最高決策層是以人民利益為重還是以資本利益為重。

只要以人民利益或者說為大多數人的利益為重,整個社會的醫療資源就能有效彙集起來,最高效應對重大公共衛生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