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謹以此文

深切緬懷著名作家二月河老師

1

臥龍崗並不巍峨奇峻,但在南陽人心目中,無疑就是雄壯的喜瑪拉雅,極巔的珠穆朗瑪,那絕對是人文高峰。

——二月河

南陽臥龍崗是諸葛亮青年時代“躬耕於南陽”的舊址,漢昭烈皇帝劉備三顧處,歷史上著名的“三顧茅廬”和“草廬對策”就發生在這裡。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南陽人民的心靈家園和精神高地,以及後世拜謁諸葛先師,感受聖賢精神的重要祠堂。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大拜殿諸葛亮塑像

在中國的歷史長廊中,諸葛亮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還是一位傑出的作家,他的千古名篇《草廬對》《出師表》能夠存世流傳至今,足以奠定諸葛亮在中國文壇的分量和位置。諸葛華章潤澤南陽,而後歷代文學名家輩出,成為中國文學耀眼星座,乃至後來孕育出聞名全國的“南陽作家群”,領軍人物即為已故著名作家二月河。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二月河老師為《訪古尋蹤臥龍崗》做序,並與作者李遠合影於家中

出生于山西昔陽的著名作家二月河,幼年是在南陽度過。2017年7月,二月河老師在為我的文化散文集《訪古尋蹤臥龍崗》所做序言中,曾道出了自己與臥龍崗的深厚情緣:“二月河也曾受臥龍崗“得濟”。數十年前,二月河尚未出道,南陽唯有凌解放時,我常到崗上撒歡,其時不收門票,暫作道觀,道士很和善,任由我爬古樹,掏鳥窩,捉迷藏,粘知了,玩得不亦樂乎難辨歸時。後來,我對古文字有了興趣,常流連忘返於武侯祠,吟哦詩詞歌賦,抄讀楹聯碑刻。……時至今日,二月河尚感懷龍崗人文靈秀的洇潤之恩。”

同時,在這篇序言中,二月河老師亦高度評價南陽臥龍崗:“臥龍崗並不巍峨奇峻,但在南陽人心目中,無疑就是雄壯的喜瑪拉雅,極巔的珠穆朗瑪,那絕對是人文高峰。在我心中,龍崗是有靈氣的,鍾靈毓秀人文之靈。別地兒出幾個秀才或進士,都值得炫耀自豪。南陽呢?從來不擅自我張揚,靈氣所致,風雲人物太多,僅一道高崗,就出了秦相百里奚和蜀相諸葛亮,可謂“一崗兩丞相”,皆人中之龍,名垂千古,就足以讓他處難望項背遙不可及了。“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白居易的詩句,讓南陽臥龍崗再不用贅言宣傳。

2

君子守中不務外,我內心裡確實不想做什麼官,我只想老老實實做個寫書的人。

——二月河

南陽臥龍崗至今保存著漢代以來歷代碑刻400餘通,追溯臥龍崗中碑石的前世今生,其渺遠可至元朝,即便是最近者,也有百年曆史,它們迎來了皎皎秋月,菲菲霜雪,送走了灼灼飛英,滾滾春雷,睹遍世事蒼涼,風雲變幻。漫漶模糊的碑文之下,潛藏著文明的記憶,不僅僅是一塊塊幽冷的石碑,其風格或清新雋永,意味深長,大氣磅礴,驚泣鬼神,鐫刻文字飽含著歷代文宗儒士對武侯忠義精神的頌歌和深情,滿載著歷朝賢達經世濟民的抱負和寄託,傳達著讓人汲取不盡忠貞愛國的力量和意志。

二月河著述之餘,常到臥龍崗散步沉吟,留戀碑刻楹聯之間,凝望龍崗敬拜先賢。臥龍崗上楹聯匾額高懸低掛,讓二月河目不暇接,流連忘放陶醉其中,時常玩味,細心品讀,尤其是對顧嘉蘅撰寫的千古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辯襄陽南陽。”十分欣賞。為引導女兒善於學習注重領悟,不要成為分數的奴隸,二月河曾將這幅楹聯趣改為:“巧於領悟,原無論三更五更;重在素質,何必辯多分少分。”賦予新意給人深思,愛女深情躍然紙上,並與天下學子共勉。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臥龍崗張秀山楹聯

南陽臥龍崗半月臺有近代書法家河北張秀山撰寫的楹聯“務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 釋義為不按中庸之道立身行事,就不能算君子;能維護並實行它,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這是二月河平生最喜歡的座右銘,也是他做人處世的態度,他常說:“君子守中不務外,我內心裡確實不想做什麼官,我只想老老實實做個寫書的人。”在他看來寫書本身就是一種“務外”的行為,不必去追求世俗化功利,這也是他寫書要遵守的操守。後來二月河還把這幅對聯運用到《雍正王朝》四十七回“刁巡撫仗勢擺威風 真國士瀟灑出汴梁”中:“朕告訴你:不要瞎操別的閒心,先幹好自己的事,才是正理。務外非君子,守中是丈夫。這就是朕送給你的兩句話。”畫龍點睛,耐人尋味,也再次證明了他對這幅對聯的青睞和喜愛。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唐代詩人劉禹錫的《陋室銘》雖文字不逾百,卻字字珠璣,句句錦繡,託物言志,寓情於理,含而不露地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不慕名利,高潔傲岸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人格。它向世人昭示儘管居室簡陋物質匱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處處可見雅趣逸志,自有一種超越物質的神奇精神力量。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南陽臥龍崗諸葛草廬

自來宇宙垂名,布衣有幾?能使山川生色,陋室何妨。”當年諸葛亮心甘情願建築一方簡陋的空間,來盛放自己的一身孤獨和自由的心靈,他這種人生的淡定和從容,是一種超越了物慾的“寧靜致遠”,是一種既獨善其身又兼濟天下的智慧,諸葛亮正是中國文人“陋室”精神的傑出代表。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二月河的家

二月河家住南陽市臥龍區委院內辦公區後一座小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有草地、平臺、葛條和鮮花,還有簡陋的小樓和擁擠的書房。二月河喜歡過平常人的生活,老百姓的日子才更像一個人。二月河每天最開心的時間,就是在自己紅磚小院內曬曬太陽,院子裡養著雞,每天為了這些雞他還會去走到街上,看到有賣菜車時,就悄悄擠過去,撿拾人們買菜丟下的青菜葉子回家餵雞。他本人喜歡喝粥,穿布鞋,在家裡幹粗活,生活低調樸素。可就是在這樣的陋室內,二月河畢二十年之功,潛心創作煌煌鉅著“落霞三部曲”,若黃鐘大呂,高妙悠遠,以其廣博深邃的歷史社會內蘊,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磅礴大氣的敘事佈局,波譎雲詭的宮庭爭鬥,獨具一格的藝術魅力,深受海內外讀者喜歡。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二月河穿草鞋圖曾讓無數人落淚

二月河是繼承和弘揚諸葛亮“澹泊明志”思想的當代“臥龍”,中國文人“陋室”精神的重要代表。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二月河與魯釗合影

青年作家、南陽市臥龍區作家協會主席、《直面“皇叔”二月河》作者魯釗先生,在《大河永遠激濤聲——深切懷念二月河先生》中深情寫道:“(二月河)一生慷慨慈善行。先生嚴己寬人捨己為人,真正芒鞋蓑衣任平生,自己結繩織草鞋,一件襯衫一個褲衩破了縫縫補補,十幾年捨不得扔。五毛錢的大蒲扇,搖來搖去十餘夏。”“先生不做官不經商,僅靠嘔心瀝血碼字為生,宵衣旰食胼手胝足讀寫,一筆一劃洋洋600多萬言,肘生繭,發掉光,桌磨破,透支健康換來中風等多種疾病,每分錢都浸透卓苦來之不易,得的再多也不會有人嫉妒,捐的再少也沒有人非議,卻在不聲不響中捐獻達二百萬之巨,且不讓報道。度已度人度苦厄,先生苦心眾知,先生得享安樂。”

3

諸葛亮之所以受人們尊崇,決不是打了幾場仗,而是他留給人們的對事業忠誠、對國家負責的態度以及個人的清廉形象。

——二月河

在南陽乃至全國,二月河是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不僅是南陽的一個文化符號,也是南陽的形象大使。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成名後的二月河,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上,多次為南陽諸葛亮搖旗吶喊,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並撰寫了許多諸如《把諸葛亮讓給誰?》等影響深遠的文章。二月河也多次高度讚譽臥龍崗,說它是南陽最值得關注的地方,是輝映宛城妖嬈風姿的風景帶,是豫西南風景首善之地,也是伏牛山之陽的最美明珠。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農曆八月二十八日,是明代世宗皇帝欽定的南陽臥龍崗秋祭武侯日,這一天,南陽在臥龍崗上都會舉辦諸葛亮文化旅遊節,二月河每次受邀之後,總是無論再忙欣然前往,用自己的虔誠之心,深深緬懷偉大先賢諸葛亮。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二月河為諸葛亮題詞

名人鍾情名勝,名家仰慕名相。2012年春季,二月河曾為諸葛亮題詞“最大男子,極偉丈夫。”給予諸葛亮一生至高無上的評價。後刻碑存石立於臥龍潭畔,成為龍崗一景。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前排左二為二月河先生

2013年4月20日,中國社科院、河南省國學研究會、河南省社科院、河南省三國文化研究會、《光明日報》國學版專家學者聚首南陽,暢談“歷史名人與南陽”。著名作家二月河應邀出席,他在發言中,南陽是戰國至秦漢時期的移民城市。秦設三十六郡,遷天下不軌之民於南陽。不軌之民就是指手工業者、小知識分子、破落貴族、不安分的自由民,實際上是一次早期的精英聚會。這次精英聚會造就了南陽的文化優勢。南陽處在長江流域文化板塊和黃河流域文化板塊的中間,南北文化在此交匯,形成複雜的文化特色。文化厚重比不上洛陽、西安、開封,但文化的複雜性在全國首屈一指。先秦時期,南陽已是交通樞紐,兩漢時又是科技重地、重工業基地(冶鐵業)和政治文化中心。東漢時,南陽又成為劉秀的“老幹部基地”,“王侯將相,第宅相望”,“驅車去弄馬,遊戲宛與洛”,足見南陽地位之高。因此,當時南陽在全國乃至在全世界都是頂尖的城市。南陽特殊的歷史環境產生了張仲景、張衡等世界級名人,吸引諸葛亮來到這裡也在情理之中。因為當時還沒有科舉制度,推薦與選拔相結合。如果沒有南陽這種政治環境,沒人推薦,沒人選拔,怎麼可能到中央做官。諸葛亮有志於安天下,有志於有所作為,必然選擇南陽這樣好的平臺、好的環境。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2014年8月14日晚,為迎接8月28日《諸葛亮》特種郵票發行,大河集郵論壇第64期在諸葛亮躬耕之地南陽臥龍崗諸葛草廬前,隆重舉行“草廬夜話——品方寸諸葛 話臥龍出山”活動。著名作家二月河蒞臨,並從文學角度解讀三國人物諸葛亮。在講話中,他動情地講到了自己對臥龍崗的特殊感情,指出人們之所以敬仰諸葛亮,不僅僅因為他有才,更重要的是人們通過諸葛亮的一生,透視了他高尚的靈魂和節操。“方寸之地”也就是心,憑我們的心領悟諸葛亮強大的人格魅力。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2015年1月19日,由河南省紀委、中央電視臺、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的《鑑史問廉》在央視播出,南陽臥龍崗岳飛書諸葛亮前後《出師表》碑刻,成為第三集的焦點。著名作家二月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南陽是官德文化、官署文物比較豐富的城市,南陽武侯祠給人們留下的核心東西就是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之所以受人們尊崇,決不是打了幾場仗,而是他留給人們的對事業忠誠、對國家負責的態度以及個人的清廉形象。”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前排左起第七為二月河老師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全國第二十二屆諸葛亮學術研討會”時李遠與二月河老師合影

2015年,9月19日——21日,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南陽迎來了一場全國性的文化盛會,備受矚目的“全國第二十二屆諸葛亮學術研討會”在諸葛亮躬耕之地、“三顧茅廬”和“草廬對策”發生地南陽隆重舉行。著名作家二月河出席盛會,並在發言中說:“諸葛亮之所以受到全民族的一致點贊和愛戴,不是因為他的《草廬對》,也不是因為《三國演義》中他神乎其神的智慧,而在於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政治信念和追求,以及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和人格魅力。”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二月河先生主講《歷史與文化》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2017年5月12日,建業“君鄰公開課·第四講在南陽臥龍崗武侯祠舉行,著名作家二月河應邀登臺開講,為各位君鄰會會員講授“歷史與文化”。先生娓娓道來,講述了自己與南陽這座古城的深情厚誼。他再次用“歷史不是泥巴捏的,歷史不屬於有錢人”這句話,重申關於諸葛亮躬耕地之爭的態度,並分享自己對於普及閱讀、國民教育等文化發展相關問題的所思所想。先生平實而又不乏生動語言,引得現場不時迸發出陣陣掌聲。

4

南陽是二月河的源頭,是我的家園,我在南陽生活,在南陽成才,我對南陽、對南陽人有太深太厚的感情,永遠不會離開南陽。

——二月河

二月河對譽為“千古人龍”的諸葛亮十分崇敬,也很有感情。歷史有著驚人的相似,而名人成才也有著驚人的相似,兩個人雖祖籍不是南陽,卻成長於南陽,皆與南陽有著很深的淵源,都在南陽走向成功的彼岸,成名後也始終沒有“忘本”。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二月河清代帝王系列“落霞三部曲”

一個是追尋楚風漢韻,以南陽人才輩出為楷模,淡泊名利,寧靜致遠,躬耕南陽,晴耕雨讀,後受三顧之恩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建立蜀漢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終成一代名相萬古敬仰;一個是汲取龍崗靈氣,為孔明少有大志所激勵,春花秋月,冬寒夏暑,奮筆疾書,厚積薄發,終於創作出清代“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世人矚目名揚天下。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諸葛亮曾在《前出師表》中深情地說道:“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時刻沒有忘記當年南陽沃土對自己的培養之情;二月河也曾多次向南陽父老鄉親表露心跡:“我過去說過,南陽是二月河的源頭,是我的家園,我在南陽生活,在南陽成才,我對南陽、對南陽人有太深太厚的感情,永遠不會離開南陽。”

2018年12月15日凌晨,著名作家、“南陽作家群”領軍人物二月河(凌解放)先生病逝。本人曾敬撰輓聯緬懷二月河老師:淯水嗚咽獨山蒼茫“南陽作家群”痛失文學巨匠;南都文昌臥龍風流“帝王三部曲”終成曠古絕唱。

李遠:二月河與南陽臥龍崗的珍貴情緣

2011年李遠與二月河老師合影於臥龍作協

作者簡介:李遠,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臥龍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南陽諸葛亮研究會副秘書長,《南陽文化》執行主編。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訪古尋蹤臥龍崗》,參編有《魅力南陽》等。(李遠/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