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閱讀 贏得輸家的遊戲——讀書筆記2

接上文讀書筆記1,上文寫了輸家的遊戲、贏家的遊戲、市場先生、價值先生、波段操作並不能擊敗市場。

投資閱讀 贏得輸家的遊戲——讀書筆記2

第四個重點:行為經濟學

著名的大眾哲學家波哥發現了一個對投資者來說有特殊意義的真理:“我們遇到敵人了,敵人就是我們自己。”我們都是情緒化的,因為我們是人,我們都有人性的弱點。

以前專門寫過關於《投資中人性弱點》的文章,讀了這本書之後,感覺非常認同。查爾斯說:“投資者在市場跳水時倉皇離場卻錯過接下來的市場回暖。太過努力,在市場高位買入股票。”正如我一直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越跌越悲觀,越漲越樂觀,是投資者最常犯的錯。因為投資者都有人性的弱點,漲的時候貪婪的買入更多,跌的時候又悲觀的賣出。總是如此。”

書中提到:“行為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作為人類,我們並不總是理性的,也並不總是做出自利的決定。作為人,我們具有某些與生俱來的固有心理和行為特徵,促使我們在投資時做出不完美的決策,甚至是嚴重錯誤的決策。投資中的很多問題不在於市場,而在於我們本身,在於我們的觀念,我們的人性。”

記得我在之前的文章寫過:投資者天生的有很多人性的弱點,短視、盲從、急功近利、沒有耐心、喜歡攀比、貪婪、恐懼、自大、自欺欺人等。

查爾斯在書中還提到了“智慧能力”與“情緒能力”。“智慧能力”就是你:分析企業、分析財報、評估價值的能力。情緒能力就是:避免被市場集體情緒影響,避免市場短期波動影響,當市場擾亂你決策或者一片混亂和崩盤的時候,還能保持鎮定和理智的能力。簡單點來說,智慧能力是知識,情緒能力是理性。

裡面有一張圖特別好,舒適區+能力區=最佳區域。“能力區”代表的是你的“智慧能力”範圍,“舒適區”代表你的“情緒能力”範圍。不要走出自己的能力區,不然你將會分析自己不瞭解的東西,得出錯誤的價值,進而犯錯。不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區,舒適區外會使你變得情緒化,無法保持理性,進而犯錯。作者:W安全邊際

投資閱讀 贏得輸家的遊戲——讀書筆記2

第五個重點:風險

主動型投資者的風險可以分為四種:

1價格風險,你可能因為以太高的價格買入股票而虧損。

2利率風險,如果利率上升幅度超過預期,而且已經在市場貼現,那麼你的股票價格就會跌。

3企業風險,企業可能犯錯,無法產生收益。如果這種情況發生,股價就會跌。

4最極端的倒閉風險,企業可能完全倒閉,或者退市。黑天鵝的可能是存在的。

另外書中還提到了槓桿風險,如果用借來的錢投資,那麼風險就會加大。如果組合中保留部分現金,風險就會降低。但是無論如何,股票投資中的風險永遠存在,很多風險都無法完全避免或消除。所以,必須加以管理,把管理市場風險視為投資管理的最主要目標。

“投資中真正的投資風險和表面風險或市場風險的區別在於:時間的功能不同。從短期來看,股票存在很大的風險。但除非你在股價漲到很高的時候開始投資,否則只要時間夠長,股市的表面風險便不復存在,可觀的長期收益會逐漸凸顯。”

這也正是我以前講過的投資常識之一:“只要你不是加槓桿投資,只要你是基於長期的投資,只要你買的不是垃圾股,價格也不是高的離譜,那麼“波動對你來說就不是風險”。深表認同!

查爾斯說:“投資風險也能按時間劃分為短期風險與長期風險。短期的風險在於你不得不在股價便宜的時候賣出,以換取現金。因此,長期投資的風險顯然更低,而短期投資的風險顯然更高。大多數投資者對股價需要多長時間上漲的風險準備不足。標普500指數花了16年時間才回到1966年的頂部,回到1929年頂部則花費了更長時間。但是,如果你不需要賣出也不會賣出,你真的不必在意短期的股價波動。這些波動如同千里之外的暴風雨一樣,對你來說無關緊要。”

以前我就總說,每個人都聲稱自己是價值投資者,聲稱自己是長期投資,聲稱自己有耐心,但實際上市場中大多數人都期望短期賺快錢!借用巴菲特的那句話就是:“為什麼價值投資的道理如此簡單,還少有人賺錢呢?因為沒人願意慢慢的變富!”如果你真的是個注重長期的價值投資者,那麼你就應該忽略短期波動,注重長期企業價值。

查爾斯:“風險承受能力並不取決於我們冷靜的考慮市場運行、長期平均收益、及其波動率正常時自己可能會做出怎樣的選擇,而是取決於我們在因為市場極端情況出現而滿懷擔憂,尤其是被證明屢屢出錯時做出的選擇。只要你在進行長期投資,你就會擁有自我保險,以對抗由短期市場價格波動造成的不確定性,因為只要你一直投下去,市場先生製造的價格波動就影響不了你。”

確實,平時我們貌似每個人都足夠理性且冷靜,但那只是在市場波瀾不驚的時候。當市場極端行情出現的時候,市場中99%以上的人都會失去理性,一些原本聲稱注重長期的投資者也會變得注重短期。還有那些每天盯著盤面走勢的人,說他們是注重長期的投資者?估計他們自己都不信!短期波動不是風險,長期永久性損失才是風險!投資者越是注重短期,風險越大!注重長期的人,才能更為理性的看待市場,規避那些短期風險。長線投資的成功秘訣就是避免嚴重、永久的虧損。在投資歷史中,最悲慘的事情就是投資者過於急躁貪心而導致嚴重損失。槓桿往往是自我毀滅的工具。投資者在投資時,一定要分清最大化和最優化之間的巨大區別。作者:W安全邊際

第六個重點:認知與理解

查爾斯:“抵禦市場先生短期波動的最好屏障是認知和理解,尤其是對自己、目標和重點的理解。因為,你應該把自己認真思考得出的投資方案寫到紙上。別以為在其他人都被情緒左右的時候,你能夠完全保持理性。你也不過是普通人而已。”

“大多數情況下,投資者犯錯都是由於事前對市場短期情緒、自己的長期目標、外在的市場環境、投資標的等理解不足。很多時候,投資者的策略含糊不清,拖到市場環境異常惡劣、壓力加重時才匆忙的做出決定。這最容易讓人在錯誤的時間由於錯誤的理由做出錯誤的決定。結果往往是,投資者在股價大跌後將股票賣出,轉而買入債券還或者其它固定收益的投資,錯過股市轉牛的快速上漲。相反的,在市場達到或接近頂部、創出激動人心的新高時又開始買入股票。顯然,這是不合時宜的高買低賣,極大的損害了投資者的長期回報。”

我以前說過:“買入價格決定了你的投資收益率,你買入價格越低,未來的潛在收益率就越高,風險越小。你買入價格越高,未來的潛在收益率就越低,風險越大。但是,沒人會在自己的股票下跌的時候感到開心,也沒人會在自己的股票上漲的時候感到失望。除非你空倉。正因如此,很多人才會越跌越害怕、失望、悲觀;越漲越高興、自信、樂觀。這雖然符合人性,但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負面情緒!真正的理性的投資人在投資中都是有些“反人性”的。

查爾斯:“商店最好的商品在不斷的降低價格、打折出售時,誰會夾著錢包走開呢?誰敢說,我不會買打折的東西。我會等到價格漲上去我再買?但是,在投資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確實這麼做。市場下跌的時候,股票在打折,但我們卻不買,甚至我們還賣出。當市場上漲的時候,我們卻一股勁的買入。就像《金錢》雜誌傑森.茨威格所說:如果像買襪子一樣買股票,我們會更富有。在行情上漲的時候我們不該興奮,在行情下跌的時候我們不該沮喪,下跌的行情是低價買入的首要前提。”

這個例子很有意思,如果像買襪子一樣的買股票,我們將會變得更富有!我們買襪子的時候怎麼買?首先選質量好的(優秀公司),然後還要價格便宜(便宜的股價),最好是在大幅打折的時候買(市場大幅下跌的時候)。投資的道理顯然很簡單,但是實際行動中卻很難!當你看好的股票大幅下跌、一跌再跌的時候,投資者往往會非常焦慮、恐懼,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而相反,當你看好的股票大幅上漲、一漲再漲的時候,投資者往往會非常興奮、貪婪,甚至自大的更加堅信自己的英明。實際上,短期的價格是由“市場先生”的情緒所主導的,而長期價格則是“價值先生”的價值所決定的。只有研究和理解股市漫長曆史的人,才能預見且以平常心對待短期虧損與短期盈利。

查爾斯:“投資者可能會淹沒在各種信息中,如經濟學家和股票分析師的研究報告,還有讓人感覺緊張或鼓吹市場的各種消息等。過度注意眼前和短期內的事情,不僅會導致群體思維錯誤,同時也會把我們的注意力從認真的研究短期與長期本質之間的深刻差別中分散。”

“市場的極端暴漲或者極端的暴跌,以及推動市場波動的主流輿論往往會讓情緒佔上風,從而激發人們不切實際的期望和不必要的恐懼。投資者需要避開這一負面傾向。當然,有這一傾向是可以理解的。沒有充分了解投資市場真實本質的投資者必定會心慌意亂。”作者:W安全邊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