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代表在行動”!貴州8萬多名各級人大代表這樣幹……

“脫貧攻堅,代表在行動”!貴州8萬多名各級人大代表這樣幹……

創意配圖:脫貧攻堅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參與脫貧攻堅,全省8萬多名各級人大代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密切了代表和群眾的聯繫,也讓貧困山鄉百姓脫貧的信念更加堅定。

10月25日至26日,全省“脫貧攻堅,代表在行動”經驗交流會上,全省各級人大常委會負責人和各級人大代表們紛紛亮出了一年來的“賬單”。

履職擔當

算好脫貧“民生賬”

“選我當代表這是群眾對我的信任。”當選人大代表那天開始,獨山縣上司鎮上司村黨支部書記莫可仙就下定決心,“我要努力在工作崗位上實踐著一名人大代表和共產黨員的價值”。

黔南州人大代表莫可仙發揮上司村的位置優勢,建立起了代表聯絡室,教育、衛生、交通……周邊村寨的群眾都把這裡當成了說句心裡話的窗口。

今年以來,莫可仙先後接訪群眾300人次,走訪800餘戶群眾。先後提交了《關於加強農村環境治理的建議》《關於建立農村合作醫療一卡通的建議》等建議並得到落實,幫助群眾解決了發展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六枝特區月亮河彝族布依族苗族鄉,六盤水市人大代表劉翠,銘記“脫貧攻堅到了啃‘硬骨頭’的階段,更是要履行好宣傳員、監督員、聯絡員、引領員和戰鬥員義務。”

“要確保民生項目惠利於民。”劉翠和鄉里的人大代表一起,進村看項目、入戶探實情,重點對低保評定、貧困戶識別退出、扶貧項目建設等領域進行監督,確保各項民生實事惠利於民。

監督中發現的水庫建設復墾費未及時兌現、以工代賑項目質量不過關等問題,得到了及時督促整改,“群眾都在為自己投票選舉的代表豎起了大拇指,給我們點贊”劉翠說。

各級人大代表在發力,各級人大常委會也在不斷出招。

銅仁市人大常委會把“關注民生、傾聽民意、化解民憂、維護民利”作為創新履職的立足點,率先試點開展了人大代表監督民生工作,拓展人大監督和代表工作領域。全市共組織人大代表開展民生監督事項622項,落實564項。

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專題詢問了全省脫貧攻堅工作。扶貧資金如何花更有效、貧困戶後續發展如何才能更有勁……委員們紛紛表示“貴州如何突破貧中之貧、艱中之艱,我們決不能辜負群眾選我當代表的信任,要為大家問清楚。”

落小落實

算細金秋“豐收賬”

惠水縣濛江街道新民社區,作為一個易地扶貧搬遷的新社區。入住的居民都是以前散居在各地的貧困農戶,從“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瘠土地,一躍住進了城郊的寬敞樓房,大家的生活好了、找活幹也更容易了、掙得也比以前多了。

“新的問題也出現了!”全國人大代表、社區黨支部書記羅應和發現,搬遷群眾思想在變化,新的思維在突顯,“得抓學習、抓培訓,讓大家搬來了穩得住、過得好、過得長遠”。

於是,移民夜校、掃盲班、培訓班在新民社區相繼出現。“白天開辦‘技能培訓學校’,晚上開辦‘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有效地幫助103個精準扶貧戶成功脫貧。”羅應和表示。

貴定縣新巴鎮新華村,全村15個村民組,共814戶,以布依族聚居為主,屬於省級二類貧困村。不僅沒有致富門路,茅屋、爛泥路更是成了新華村的標誌。

“要想富,光有門路還不夠。”鎮人大代表、村黨總支書記陳文舉與代表們商議,“得一邊發展產業,一邊開展思想扶貧工作”。

結合新華村的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農耕文化,代表們利用廢棄農具、鵝卵石等器具植入了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等內容,設計了8000多平米的文化牆;將《全民公約》永久性宣傳牌訂掛到各家各戶大門上;構建了村寨“文化客廳”“思想堂屋”“美德露臺”。

“我們村成為了黔南州思想扶貧的發源地。”陳文舉倍感驕傲,現在新華村真真正正實現了山上有產業、山鄉環境美。

事雖小,不為不成。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各級人大代表們正是像羅應和、陳文舉一樣,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把脫貧任務落細落小落實,奮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示範帶動

算優發展“產業賬”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個人大代表最顯著的特徵,也讓他們成為了群眾的知心人,最能知曉群眾所需、所急、所盼。

“我本身就是一個繡娘。”全國人大代表韋祖英告訴記者,苗家婦女從小學習,都有著很深厚的手工刺繡基礎,他們缺的是對機器的瞭解、對刺繡技藝的掌握和創新,“從我走過的路來看,發展刺繡產業一定能幫助姐妹們走上致富路”。

通過成立合作社,韋祖英帶領姐妹們不僅製作苗繡、苗族服裝,還開發出了鞋、包等產品,貧困戶領取布料按照樣品加工,計件結算,“忙時管莊稼、閒時來刺繡,也能從合作社掙一萬多元”。

2018年,馬安村又購進了10臺大型電腦繡花機器,“精品刺繡一條街”也已經形成規模,刺繡產業覆蓋全村。從事刺繡產業年總產值928萬元,實現人均增收1050元,成功帶動貧困戶脫貧。

在德江縣,銅仁市人大代表蔡大棣也有這同樣的想法和實踐,“我將把家鄉的建設、脫貧、鄉村環境整治納入幫扶計劃,已經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辦法,可以在3到5年形成一個致富產業。這是我對家鄉父老的承諾,更是一名地方人大代表對選民的承諾”。

這樣的承諾來自於他的創業底氣和信心。作為德江洋山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蔡大棣和德江農戶與合作社簽訂的原材料採購合同,佔到企業中藥飲片生產每年所需的60%以上。

“僅原材料種植一項就帶動500人以上,每年回饋到專業合作社和村民手裡的錢不低於1000萬元。”蔡大棣表示。

提高致富能力,帶動村民致富。在全省各地的基層人大代表中,湧現出了帶領大家走上黑山羊養殖路的“羊媽媽”毛文婭,開創非遺扶貧形式推進旅遊扶貧的包璐……一個又一個特色的脫貧產業正在不斷形成、集聚。


撰文:貴報傳媒全媒體記者 王魯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