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帶給我什麼|潛意識裡一碰就慌的那根弦

大J的話

很多媽媽都會和我說,大J,你脾氣真好,真有耐心。其實沒有小D的時候,我脾氣又急又臭;還有媽媽和我說,你絕對是學霸,竟然學了那麼多育兒知識。其實沒有小D的時候,我常常靠小聰明“投機取巧”的。

兩年過去了,當初我不斷問老天,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是我。如今,我反倒覺得,小D是上天給我的禮物,她的到來幫我反思了自己身上的很多問題,讓我變得更好。

我的朋友曉白,她的兒子最近剛剛收到上海最知名的私立雙語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很多媽媽估計都能猜到了,真的很牛的一所學校),而我也是最近才得知原來她的兒子也是早產寶寶。於是,在佩服她培養孩子的同時,也特別想了解早產對她的育兒風格會有影響。看看一個過來人早產寶媽的答案吧。

曉白之前是外企高管,有了兒子後在親子陪伴和育兒上花了很多很多時間去琢磨、總結和分享。

早產,帶給我什麼|潛意識裡一碰就慌的那根弦


文:曉白

兒子是33周零四天就跑出來的,但直到大J約稿,問我:早產這個問題會影響你的育兒風格嗎?我才第一次認真系統的思考這件事。幾番糾結之後,我的回答竟然是Yes!

之所以從未思考過這個問題,是因為兒子雖然比嚴格意義上的足月兒(38w)早了一個月零三天,但因為出生體重2.4KG、只比足月兒的最低體重少了0.1KG,身長50cm,也符合足月兒的最低身長。

所以在確認他出生時沒有殘疾、心肺功能正常後,我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再加上他在之後的環節裡表現超常,最後只比順產出院的我晚了一天回家。所以我告訴自己:沒問題了!

在後面幾年的大部分時光裡,我因此在很多地方還是比較粗枝大葉的。母乳餵養到六個月,我才發現兒童保健院的月保我竟然一次還沒有去過;在兒子出生的前三年,我正常上下班、每天只有幾個小時陪他、也不帶他睡覺。可是早產這件事吧,似乎就像是隱藏在我神經裡一根弦,現在回想起來、不乏影響。

早產,帶給我什麼|潛意識裡一碰就慌的那根弦


比如我母乳餵養的那六個月,那時候還沒有專業的催乳師,月嫂和所有人的觀念都是奶越多越好。我又是那種傳說中的奶牛,儘管很快停止了所有的催乳湯,每次餵奶後電動、手動、手排輪流上陣,一天二十四小時的綁在家裡,但是從餵奶的第一個月開始乳腺炎就像大姨媽一樣每月準時拜訪。

第一次乳腺炎的時候月嫂每次餵奶前都給我熱敷、按摩;第二次乳腺炎的時候老公跑遍了廣州的藥店找芒硝、老媽縫成布口袋每半個小時換一次;第三次乳腺炎的時候發燒到39度多自己完全沒感覺、老公回家抱我才發現溫度不對;第四次乳腺炎的時候去廣州中醫院找護士手排,那間治療室裡其他媽媽的慘叫聲堪比產房;第五次乳腺炎的時候全家人跟我說真的不要再堅持了,此時兒子五個月、20斤。

這大概是第二次,我告訴自己:沒事了!

早產,帶給我什麼|潛意識裡一碰就慌的那根弦


這根弦的下一次被觸動是在兒子兩歲半上託班的時候。那時候他已經成長為一個又高又壯、性格開朗、熱愛交際的陽光暖男。上了一年半的金寶貝已經不能滿足他的社交需求,於是我們挑選之後、送他去了一個離家近的託班。

之後的事件其實運氣有點差,他剛去託班就被一個病毒感冒的同學把嘴唇咬出血、發高燒,那是他第一次用抗生素。在我們後來發現這個託班的監管不力後,火速換了一家、去了一週後他被感染了手足口。從那之後他開始頻繁生病,成了瑞金醫院的常客。

按理說這是很偶然的事件,可是因為觸動了這根弦、我開始思考:是不是兒子早產?雖然生長指標和足月兒無異,但是一些看不見的指標、比如抵抗力其實比別人差?這樣頻繁的生病、吃藥、用抗生素會不會讓抵抗力進一步惡化?

我帶著兒子去了和睦家體檢,仔細和醫生探討他身體發育的各項指標;那段時間國內的食品安全頻頻爆出負面新聞,我買了烤箱、麵包機、酸奶機、果汁機,儘可能選擇進口的食材和自己加工;甚至在過去的三年,我選擇的都是高度靈活的工作。而現在回想起來,連這幾年工作和業餘興趣的領域都和這個有著或多或少的關係:保險(重大疾病的風險防範)、運動和營養學(提高免疫力)、兒童發展心理學。

經過了這三年他不再頻繁的生病、各方面都健康的生長、考入了心儀的小學,我想這是我最後一次告訴自己:沒事了。

早產,帶給我什麼|潛意識裡一碰就慌的那根弦


很多在我懷孕前就認識我的人甚至是家裡人都覺得,我在有了兒子之後人生和事業的追求有了巨大的變化。有人問我是否預料到這樣的變化?有人問我是否值得這樣的犧牲?

說心裡話,我雖然沒有預料到,但既不覺得這樣的變化有什麼不好、也不認同這是一種犧牲。任何事情若是你的主動選擇,就不要用道德或責任來綁架或是包裝自己。而人在無意識情況下做出的主動選擇,往往要麼是這件事有你值得追尋的意義或價值,要麼你在過程中收穫了自己想要的回報。

所以,沒必要去討論這件事值不值得:人生中的很多事很難量化,每個人受家庭、經歷和價值觀的影響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也不要問我再來一次、會不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如果人生可以重來,哲學也不會成為所有學科的終極問題。

早產,帶給我什麼|潛意識裡一碰就慌的那根弦


我只想談談這三年最大的一個收穫:陪伴孩子是一個絕佳的自我認知、自我修正和自我療愈的過程。這其實是我們受教育時比較缺失的一個部分,也是成年後相當不容易實踐的一個部分。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什麼時候人會更需要自我認知、自我修正和自我療愈呢?通常是在你受挫的時候。小的時候我們跌倒了,爸媽會扶。做錯了,老師會教。成年了,遇到困難怎麼辦呢?如果你足夠幸運,也許你會發現一本好書、遇見一位人生導師,帶你去開啟自我發現的大門;如果你有足夠的自我意識和驅動、並且找到正確的方法,你也許會有意識的去自我修正和療愈。

不過更多的情況下,或許因為不自知、或許沒有足夠的驅動力、或許找不到方法,在人生的大部分情境下、我們不會選擇改變自己。親密關係有問題可以選擇離婚、事業發展不順利可以頻繁跳槽、人際關係不好可以和電腦為伴。唯獨孩子是不可選擇的。公司裡下屬做的不好,我手把手教三次、不行就請他走人。

早產,帶給我什麼|潛意識裡一碰就慌的那根弦


如果孩子覺得學習很枯燥,你既不能把他扔出門、也不能說那咱們就不學了。怎麼辦?找原因、想辦法,直到找到解決方案為止。在這個過程中,我不斷的看見自己、反思自己、調整自己。

以前我是個急性子,遇到事通常我是家裡第一個跳起來的。現在全家人都急了,我是還能心平氣和地找解決方案的那一個;以前我是個完美主義,也因此常常讓自己和別人很痛苦。現在我總能找到讓自己舒服的狀態,自己舒服的時候也能自然而然地給身邊人帶去正能量;以前我認為成功的路只有一條,即使不快樂也在那裡死撐著;當我戰戰兢兢的離開那條路時,才發現外面的世界如此廣闊。

所以我很感激這一切的經歷、也很珍惜現在的生活,也許兒子的早產真的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但他是上天和老公給我的最好禮物。

早產,帶給我什麼|潛意識裡一碰就慌的那根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