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万余字《史记》浓缩的10句精华,道尽古今至理!

《史记》全书共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至传说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五十二万余字《史记》浓缩的10句精华,道尽古今至理!

1. 市不豫价。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郑子产传》。当政者不要去干预市场的商品价格。这句话表明商品的价格应当由市场来决定,不能由统治者来决定。商品的价格只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不受统治者的摆布,即使统治者规定出一定的价格标准也是徒劳的,因为这个标准是不符合市场要求,也是不能执行的。如果强行执行,则可能会引起市场的混乱。

五十二万余字《史记》浓缩的10句精华,道尽古今至理!

2.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当货物的价格很高的时候,就应当像粪土一样快速抛售;当货物的价格很低的时候,就应当像珍宝一样购买。

3. 贪买三元,廉买五元。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贪图利益的商人,只会获得百分之三十的利益;而那些薄利多销的商人会获得百分之五十的利益。

4. 富贵多士,贫贱寡交。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富贵者,多有世人相助;而贫贱者,很少有人愿与其交往。反映了世态炎凉。

五十二万余字《史记》浓缩的10句精华,道尽古今至理!

5. 国有道则仕,国无道则隐。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仕:旧称做官。国家政治清明,就出来做官。

6.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要想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很难,而失败却很容易。时机很难遇到,而失去却很容易。

五十二万余字《史记》浓缩的10句精华,道尽古今至理!

7.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张仪传》。铄:熔化(金属)。毁:毁谤。许多人的非议,其厉害的

程度,就好比黄金那样坚硬的金属也会被销融掉;众多的谗毁,可以离间骨肉之情。

8.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传》。聪明人反复考虑问题,也会有疏漏之处;愚笨人再三考虑问题,也会有可取的地方。

五十二万余字《史记》浓缩的10句精华,道尽古今至理!

9.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熙熙、攘攮:人来人往,喧闹纷杂貌。天下的人来来往往、熙熙攘攘,都是为了追求利益。人们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利益,追求利益是人类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人的本能和原始欲望。但人们的物质欲望应当有一定的限度,人们追逐利益的方式应当合乎道义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0. 夫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

出自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纤啬筋力:精打细算,勤苦劳动。通过辛勤的劳动,是发财致富的正途。但是想要创造更大的财富,还是需要出奇制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