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大學生村官

選聘高校畢業生到農村當“村官”,旨在培養有知識、有文化的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培養鍛鍊對人民群眾有深厚感情的黨政幹部後備人才,特別是對於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對於農村來說也是件大好事。

被忽略的大學生村官

近年來在一些地方, 通過層層選拔的大學生村官,忽略了重要的“後續管理”,使很多大學生村官被“閒置”。 由於缺乏有效的監管,難以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

目前大學生村官成長的現狀:

一、很多的地方大學生村官整天無所事事,偶爾騎單車到村裡去轉轉,既不與群眾“打成一片”,也不“輕易”與幹部交流,大部分時間閉門不出,兩耳不聞窗外事。成了名副其實的“閒人”。

二、大學生村官到基層首先在生活上就遇到很多難題。每月僅僅獲得的補助款,光是吃飯、交通、通訊實在難以維持,所以每天不得不減少外出。

三、大學生村官農村工作經驗缺乏、專業知識和自身能力與農村需要不相適應。大學生村官從校門到農村,缺乏對農村社會的瞭解和艱苦環境的鍛鍊。眼下大學生村幹部認為組織文藝活動、活躍農村氣氛是重要的工作,這與農民群眾迫切要求發展經濟的願望顯然不一致。

四、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存在盲點。由於大學生村官工作還處於探索階段,管理機制尚不健全。有些地方雖然出臺了大學生村官的管理考核辦法,但管理和考核機制並未真正落實到位。大學生村官的學習培訓、政策保障、工作考核、督促檢查、表彰激勵等制度也都處於探索階段。

五、大學生村官這個頭銜本身就有點特殊,既不是村民,也不是村官。對村級事務的管理沒有監督建議權,更沒有組織管理權,“身份”的限制使他們很難“有所作為”,身份尷尬。農村需要的是帶領農民致富的領頭人。大學生村官“非官非農”的尷尬身份,使他們很難融入當地環境。

被忽略的大學生村官

所以,對於大學生村官的後續管理頗為重要。加強崗前培訓,結合本地實際與大學生村官的個性特點,在起步階段給予他們支持鼓勵。來鍛鍊和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

被忽略的大學生村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