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不到一年開了1400家門店,瑞幸現在能和星巴克比了嗎?

易安小童


當然不能。


一個是偉大的企業,一個是喂大的企業;前者穩定上市,後者鉅額融資。

既然這裡強調線下1400家店,我們不談線上了,只看線下。

(其實線上來說,如果沒有補貼,恐怕兩者流量都只能大多來自外賣或電商平臺吧)

線下:

截止2017年,星巴克在中國擁有2936家門店。星巴克計劃每年在中國開店數量500家,目標在2020年星巴克門店數量達到5000家。中國新店的單店平均收入達67萬美元,利潤率達到35%,單店投資回報率為73%。


瑞幸咖啡1400家門店,反正筆者在南京很少見。就算數據屬實,那麼店的生存狀態如何?現金流如何?


再看Costa,目前 Costa 在中國有 420 家門店,南方市場共 252 家,其中有 93 家在上海。我經常能在星巴克隔壁看到Costa。不過最近 Costa 在中國的表現並不好,去年公司關閉了 37 家虧損店面,損失 160 萬英鎊。


所以,瑞幸可能在門店數量上超過了Costa,但經營數據上呢?難道永遠用投資人的錢做補貼?


最後,談談文化吧。(筆者不崇洋媚外,僅僅就事論事)


目前商務休閒會談,恐怕第一想到就是咖啡店了。星巴克、上島咖啡這類是首選。

瑞幸?未來有可能, 但現在,很難。


筆者很少能品出咖啡大區別,相信各家都差不了太多。咖啡更不是KFC一樣的剛需,星巴克的早餐死貴且難吃,看到瑞幸廣告,看來是要在難吃的路上越走越遠。


瑞幸咖啡,每個人都喝的起的咖啡 vs 30塊的星巴克,恐怕價格早已不是門檻。



簡歷牛


就想想一年時間開了1400家店,那來那麼多好店長和店員。虧得是現在連鎖咖啡店製作咖啡的方式,讓其味道還不算太變樣。

整體感覺是,80%的力量都放在營銷融資上,只有20%的心思放在做咖啡上。大師配豆也就是個營銷點,但就這種豆子,用得著大師配麼?咖啡的主產地就那幾個國家,少量的精品豆肯定不可能用到這裡邊。真要是讓大師隨著自己的意思配,成本升個兩三倍是是很輕鬆的,公司能同意嗎?

但這也沒辦法,如果公司想要好好的做咖啡,一門心思放在咖啡上。發展肯定是沒有現在這麼好。

不管怎麼說,對我們消費來說是個好事。跑出個競爭者,低價促銷,我們也能得到實惠,不是麼!


鼯鼠之飛


我們先聊一聊咖啡吧,咖啡作為一種特殊的飲品與其他飲品不同的是咖啡不僅僅是滿足大家飲用的生理需求,飲品之外還能滿足人的情感需求,走在街上,手裡拿著一杯星巴克,會自然有一種小資情調,這也是目前咖啡市場在中國市場迅速崛起的原因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百姓的收入不斷增加,咖啡輕奢品屬性會越來越弱,所以,星巴克提出了第三空間(即家和公司分別是第一和第二)給咖啡加了另一個社交需求,如果說速溶咖啡滿足了人們的生理需求,星巴克則同時滿足了人們生理需求,情感需求與社交需求!而瑞幸咖啡則是開闢了一個新新市場外賣咖啡,我們在看看他的定位,速溶咖啡在1~4元區間,瑞幸13~25元,星巴克25~40元,不難看出,瑞幸的定價避開了星巴克,同時填滿了寫字樓白領生理➕情感需求的空間,所以,瑞幸的對手其實不是星巴克,所以不存在超越與不超越,因為沒有可比性,除非星巴克降價做廉價現磨咖啡,那也就脫離了星巴克的本質。

當然,中國的咖啡市場本來由星巴克一家獨大,現在進來了一些攪局的,多少會颳風總體需求,今年以來,星巴克尋求與阿里巴巴合作開展外賣咖啡也是感受到了壓力,瑞幸毫無疑問是所有攪局者中的帶頭人,但瑞幸畢竟太年輕,星巴克在咖啡行業中的地位不是隨便可以撼動的,畢竟人家是行業內的標杆,專業不可撼動,瑞幸的勝利在於營銷不在於咖啡,所以,往長遠來看,依然任重道遠!未來,誰會笑到最後的,我們無法預測,但不容置疑的是中國的咖啡市場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升級!




股民雲天


瑞幸咖啡,對標星巴克,但最終應該不會是星巴克的對手,甚至在中國市場上份額都比不過星巴克。

現在大多數人知道瑞幸,是因為他們廣告滿天飛,朋友圈廣告天天投放,有事沒事就給星巴克來封公開信,天天都能看到湯唯。不得不承認,他們營銷做的很不錯,但燒錢買了的用戶,有幾成能成為真實用戶,有幾成是偽用戶,他們公司應該很清楚。

美團,餓了麼也燒錢,每日優鮮也燒錢,但美團和餓了麼的用戶教育已經做好,目前主要在考慮盈利,可惜的是哪怕這種平臺,依然是未盈利狀態。準確來說,有段時間實現過盈利,而實現盈利的手段,是提升平臺使用費。

當然,瑞幸買的是自己的東西,和美團外賣,餓了麼不一樣,但是選擇的用戶增長方法基本一致,再想想當年風生水起的共享經濟和現在負債累累的ofo,不難發現:哪怕你站在風口被龍捲風送上天,哪怕你有幾千萬活躍用戶,解決不了盈利問題,最終還是會從天上掉下來。

目前瑞幸咖啡依然是在花錢營銷,做用戶習慣教育。說實話你看到的這種問答社區關於瑞幸咖啡的話題和提問,到底是不是瑞幸營銷的一環都很難說。

瑞幸的賬面是什麼樣子,我不清楚,但想活得長久,總是要給投資人一個交代,只去擴大市場規模不盈利,怎麼能活下去。但一旦考慮盈利,用戶補貼肯定減少,還有多少用戶,就看他們到底有沒有成功教育用戶了。但從ofo我看到的是,哪怕你跪著,也未必能活下去。

想我這種喝咖啡無感的人,他們肯定是轉化不了我。對於咖啡市場一竅不通的我還是看戲好了。



漫談莫語


首先就味道來說,只能說都不好喝。星巴克口味更重,就像大排檔師傅,使勁撒鹽撒味精,讓你喝了覺得夠勁不虧,但要說味道的層次幾乎沒有。瑞幸口味單一,就像沙縣小吃,千篇一律,滿足基本需求。

其次就環境來說,星巴克的壓倒性的,但取決於星巴克的選址和流氓性的排他。換句換說,你點的一杯咖啡裡,可能有三分之二的成本都在場地費上。瑞幸的快取店還是挺親民的。

其三,性價比。瑞幸雙十一時買一送二還是挺優惠的,就算不喝咖啡,NFC果汁8元的價格也是可以的。如果你約了朋友在星巴克裡喝,考慮到環境因素,還是可以的。但如果是外帶,如果不考慮品牌的因素,我會選擇瑞幸。

最後,能比嗎?現在當然比不了,才成立一年,還未跨過盈利門檻的公司,充其量也就是襁褓中的嬰兒。如果瑞幸能做好咖啡教育,把廣大青年從高熱量沒營養的一點點中解救出來,那也許能生存下來,未來也許能逆襲也未可知。


阿拉丁23758


當然是不能了。

從人流量來看似乎現在是瑞幸直線飆升,但是實際瑞幸的營業額是靠向外賣和電商平臺砸錢砸出來的單量在堆積,而實體店比之星巴克要冷清得多,瑞幸用的是OFO的那一套操作,即砸錢搶佔市場並培養市場,這種操作前期會很舒服,每天都又開了幾家店又佔領了幾個城市,但是時間長了後果就會顯現出來了,會在消費者中形成廉價、低端的觀念,投資人的錢一旦燒完了,到時候價格一提升市場不買帳,而價格不提升又難以為繼,相比之下星巴克面對瑞幸的挑戰一方面是迎合外賣用戶的需求推出了專星送,另一方面則是提高了單價,在品牌形象上碾壓瑞幸,而不是自降身價去和瑞幸看齊,星巴克並不是自尋死路,而是因為星巴克有自己在中國多年來建立的所謂文化氛圍,當賣咖啡的賣出感覺來了,以至於人們挎個星巴克的紙質袋走在路上都覺得很有逼格,這才是星巴克在中國成功的秘笈,如果瑞幸只會猛打價格戰而不注重在服務文化方面下功夫的話那就只是像個有錢的暴發戶而已,和星巴克看齊還為時尚早~


潞明海明


參考OfO小黃車,第一年砸錢做得好象很火,第二年就開始縮水,第三年就走人。說真的,我在廈門,電梯,樓面廣告好象常看到它的廣告,但現實中,還沒有看到他的一家實體店。看過它的模式,似乎就是入駐,合作現有的非品牌咖啡店,然後掛上自己的招牌,再進行快遞送咖啡而已,試想一下,這種模式和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一樣,怎麼可能賺錢!!!勉強砸錢,騙集資2年多後,就走人了


新網絡白領


在中國賣咖啡就是賣營銷賣理念,根本不是賣咖啡。中國人懂咖啡的很少很少,口味和各種咖啡的區別,知道的的很少,瑞幸就是典型本土出來的模式,快速擴張,後期能不能坐穩很難說,因為有星巴克太平洋以及costa作為對比,瑞幸的沒有什麼環境可言,味道又不如其他咖啡,只剩下便宜了吧。


樂途煜


既然這麼多人說不能,看起來未來很有超過星巴克的可能......


阿飛141867491


簡單來說。瑞幸沒卷就殭屍App。星巴克之前順手也一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