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殼市驚現堰塞湖,有FA手握50家A股公司“嫁不出去”

“今年殼資源出奇多,以前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現象)”,李漁(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李漁在一家專注資本市場一二級市場資源整合的FA(財務顧問)工作,他的工作是開拓上下游資源,找到需要賣殼的上市公司,為大股東找接盤人或找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是他的工作內容之一。

李漁手上握有一份長達50多家的A股上市公司擬賣殼名單,其中羅列了上市公司的名稱、實際控制人以及公司近年淨資產和淨利潤以及主要業務的概貌。

李漁告訴記者,這50多家公司都是實際控制人或大股東準備出手的公司,“一些實際控制人告訴我說,不想做了,對繼續經營(上市公司)沒信心,賣了殼至少也能實現財務自由,心不那麼‘累’了”。

第一財經記者以前接觸的一些FA公司,以幫助上市公司“保殼”的居多,通常是“五個鍋子,一個蓋子”,尋求各類資源以幫助實際控制人留在上市公司。但最近的情形有些變化。

“跟往年需要‘保殼’的上市公司需求不同,現在這些公司不是要‘保殼’,而是要賣殼。”李漁說。

大股東保底失敗

記者粗略瀏覽了這份名單,其中既有多年賣殼不成的公司,也有上市時間不長的公司;有換手過好幾道的公司,也有從來沒有變更過實際控制人的公司;既有st公司,也有一些看上去質地還不錯,股價一兩年前還很活躍的公司,甚至還有一些在地方政府紓困企業名單的公司。

50多家公司,以江蘇、浙江、廣東一帶的企業居多;國資的殼也有,比如因政策需要剝離非主業資產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旗下的上市公司,當然主要的殼資源為民營上市公司為主。

從共性來看,這50多家公司都曾經有過“大股東保底”的行為。比如大股東高比例質押、員工持股計劃、保底定增、大股東或法人股東發行過可交債。

上述上市公司或大股東資本運作,不管是員工持股計劃,還是可交債,以及保底定增,其隱含的約束條件均有“大股東保底”的成分。有的是以股換債,有的是以債之實行股之名,背後都有大股東作為擔保。

甚至有一部分公司,存在大股東向場外資金配資,聯合操縱股價失敗,最後不得不賣殼的情形。

系統性風險形成的堰塞湖

一家併購基金負責人朱先生也告訴記者,他們手上也有幾家關係比較緊密的上市公司想賣殼。“主要還是系統性風險造成的(這一現象),其中大股東高比例質押是最普遍的情形”,朱先生說。

朱先生舉例說,他認識的一家上市實際控制人,當初股價在10元左右質押了上市公司的股票,他的爆倉點在5元左右,股價最低點的時候在2元左右,這一波大盤反彈,股價漲到3元左右,已經算是漲得很高很快的了,但大股東的實際成本在7、8元錢,“你想想看,股價漲回到7、8元有可能嗎,短期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大股東對未來不樂觀,只能賣。”

信託公司、證券公司受理上市公司質押的股票平倉受限,這就使得原本爆倉後,信託公司、證券公司處置股份的行為被押後,爆倉的股權,只能滯留在信託、證券公司手中,暫不處置。

原先定向增發併購資產,起死回生也是一條路,但這條路現在行不通,最主要的還是系統性原因:以現在的股價,上市公司再去做市場化併購,無論是募資現金併購,還是發行股份併購,從估值的角度來講,都不合算。

對於大股東來說,沒錢贖回,或不能追加提供擔保物的情況下,不出售資產或轉讓股份,大股東與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的“死結”就無解。這樣,各家實際控制人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去找買家,“殼砸在了實際控制人手中”,於是就形成了“殼堰塞湖”。

朱先生說,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別說50家了,可能100家都有。

不過,可能是因為現有股價“低過了頭”,市場上殼雖然多,但願意在現有股價基礎上折價賣的,還是不多, “基本上平價賣,也有見到比現有股份溢價一點賣掉的”,李漁說。

殼堰塞湖的背後是資產荒

這麼多殼,賣給誰是個問題。

近期,國資接殼已經成為一個“現象”。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超過20家國資背景的接盤方或擬接盤方具有國資背景,比如金一文化實控人變更為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新築股份實控人變更為四川省國資委。接盤人中,其中既有地方國資,也有央企。

“你會看到國資接殼的案例越來越多,”朱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因為接盤人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資金實力;一是有可以注入上市公司的資產,現在的大環境,只有國資具備這些條件。”

從資產條件來說,資本市場近年來的大擴容,已經使得市場上好的資產基本上都已經裝入上市公司了,另外還有一些好的資產,可能會選擇通過自己IPO獨立上市,“符合接殼條件的人並不多,接盤人也就只剩國資了。”

除國資外,今年來還有一個現象,是PE(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及一些合夥企業接手上市公司控制權,比如中鈺資本接盤金字火腿。

從私募股權基金的退出方式來講,項目退出的主要方式,一是IPO,一是被併購。新的玩法是,通過控制一家上市公司實現項目退出,這種“另類”退出方式也漸成一種“現象”。

朱先生認為,PE和合夥企業並非產業資本,其背後的資金也是通過加槓桿拿到的,PE和合夥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實控人後,可能又會有新的問題出現:這些新控制人會好好經營產業,還是通過市值管理套現,因為PE背後的資金,都是有期限的。期限一到,大幅減持的問題還是會存在。“做實業的人都玩砸了,做資本運作的進來,就更不看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