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艾問:豹說傅盛

艾問:豹說傅盛

獵豹是陸生動物裡跑得最快的,時速115公里,捕食時能達到120公里。它天性警惕,即使休息,也要每隔6分鐘就起身觀察周邊的情況。在受到獅子等大型貓科動物的威脅時,獵豹會捨棄幼崽而保命,小獵豹的死亡率高達77%。

經歷過自然界的淘汰機制,成年後的獵豹適應能力極強,它步履輕盈,很少在相同的地方徘徊,眼睛總盯著新獵物,一旦發現就全速出擊,不在意成功率只有六分之一。非洲草原的寧靜之下暗湧著廝殺,獵豹的進化伴隨著犧牲與放棄、遷徙與爭取,一切都在時速115邁中完成,不容得一絲一毫猶豫。

艾問:豹說傅盛

傅盛很喜歡這種精神,所以他給公司命名為獵豹移動,行之輕盈、擊之迅速、舍之果決,將獵豹的基因融於公司每一個戰略中。

八年創業,三次反殺,從PC到移動互聯網、從國內到海外、從工具到內容、再到All in AI,獵豹已奔跑成一家全球化的大公司,人們感慨於它迅猛的發展,更好奇於它多變的航道,不禁提問,獵豹的奔跑路徑是什麼?

行之輕盈,打造“小而美”的產品

卡地亞的珠寶總監貞·杜桑曾說獵豹擁有世界上最完美的身體,流線型的背脊、光滑的皮毛、深邃的眼神無一不散發著獨有的魅力,所以卡地亞的一切設計都源於獵豹。傅盛也有著相似的觀點,他專注於做小而美的東西,相信有風格、有設計感的小產品可以改變世界。

在國內流量紅利剛抬頭的時候,傅盛做過一款瀏覽器,“因為瀏覽器太平凡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反著走,做獨立品牌,在視覺上下功夫”。他投入了全公司的設計力量,黑色的頁面大膽而酷炫,吸引來的第一批用戶,就是對設計著迷的極客。

艾問:豹說傅盛

在這之後,傅盛得出了“定位小眾、形成粉絲群、再波及大眾”的產品思路,把流量養起來,再由輕入重,直搗黃龍。在對整個遊戲行業做了深入分析之後,傅盛著力於手遊端“輕遊戲”,《鋼琴塊 》、《滾動的天空》、《弓箭手大作戰》等遊戲相繼誕生,2017年第三季度,獵豹移動遊戲的總下載超過11億次,擁有接近1個億的月度活躍用戶。

獵豹出海的重要產品清理大師(Clean Master)也是一款非常簡單的產品,主要功能就是清理手機緩存,但月活用戶一度達到6億。“邊緣化切入、單點突破”,傅盛曾這樣表述自己的戰略。這與周鴻禕“集中優勢兵力,單點突破”有相似之處,但又非常不同。清理在360安全衛士只是一小塊功能,卻是清理大師的全部,

“沒有誰能集中公司全部精力去做一個如此簡單的產品,這才是真正的門檻。”

艾問:豹說傅盛

從做出360安全衛士開始,傅盛就已經被定義為一個足夠優秀的產品經理,雷軍稱他為“中國做客戶端三大高手之一”。產品給了他事業的起點,也給了他堅守的信念,“小產品,大力量”,因為懂得,所以能理解,願意嘗試;因為熱愛,所以敢於放棄,有勇氣孤注一擲。把簡單做到極致,以輕盈的姿態前行,這是傅盛的處世哲學,也是獵豹移動最核心的基因。

擊之迅速,尋找新的航道

好奇是獵豹的天性,快速出擊是它的本能,2013年傅盛敏銳地發現國內互聯網已經初現格局:微信和陌陌分別佔據熟人和陌生人社交兩條賽道;在資訊分發領域,今日頭條與各大門戶齊頭並進;在傅盛和獵豹最擅長的安全領域,360和騰訊二分天下。“所以牌桌上幾乎沒有獵豹的位置了,你做得再好,也是第三名,你不可能第一,畢竟電池醫生不是王炸。”

想清楚後,傅盛很快決定帶著公司全面進軍海外市場,放棄國內的業務,一切從頭再來。依託流量紅利,獵豹出海的第一款產品清理大師(Clean Master)在高峰期能從Google、Facebook等平臺帶來超過 60 萬美金的廣告日收入,獵豹的盈利數據逐年攀升。

2014年5月8日,公司成立第四年,出海的第一年,獵豹移動(NYSE: CMCM)就登陸了紐交所,估值19.32億美元,金山軟件、百度、小米共同認購了獵豹5000萬美元的股份,騰訊則認購了2000萬美元的股份。

艾問:豹說傅盛

然而流量紅利並不穩定,2015年起Facebook和Google相繼調整廣告策略,獵豹每天收入以10萬美金的規模遞減,進入2016年第二季度之後,獵豹的股價開始下跌,最瘋狂的時候,獵豹股價三天之內下跌了30%多,傅盛還查了一下中概股跌幅榜,獵豹排名第二。

獵豹急需一個新的獵物。

“我一直在思考文化壁壘、用戶差異帶來的影響,所以最初獵豹只敢做沒有文化屬性的清理軟件。但出海越久,越能清晰的感受到隨著網絡日益發達,全球年輕人的差異正在日漸減少,獵豹的產品應該讓他們更多地連接起來。”

於是傅盛迅速找到了發生連接的核心,決定放棄工具軟件,開始發力於佈局內容矩陣。

艾問:豹說傅盛

2016年5月直播App“Live.me”上線,這款帶有可愛貼紙、濾鏡、彈幕、打賞等典型亞洲元素的APP立刻在全美掀起一陣直播狂熱,在Google Play美國社交產品暢銷榜排第一名,熟悉的直播場景以相同的方式在跨越半球的不同空間中上演。

同年8月,獵豹以5700萬美金收購新聞產品News Republic,從用戶視角出發,以語言進行分類精準推送,一經推出就備受歡迎,在美國Google Play平臺新聞類App中排行第5,俄羅斯、意大利等地區位於第3。

全球各地的用戶分享著來自獵豹星球的新鮮事,評論區的界面閃爍著各國語言,大家在一言一語交流著有趣的事,在獵豹的內容王國中,傅盛離用戶的心越來越近。

舍之果決,押注未來世界

“世界變化太快了,大家的成長、生活背景又完全不一樣,沒辦法做到完全理解年輕人,但又想抓住、參與這個時代。所以我選擇跟著他們一起去看這個世界,”傅盛不止一次強調,“未來屬於AI。”

艾問:豹說傅盛

即使已經擁有了完整的全球內容產業佈陣,獵豹也依然充滿飢餓感。

2017年,傅盛宣佈公司All in AI。作為產品經理的傅盛曾坦言過自己的遺憾,“我想定義產品,就像蘋果定義智能手機,特斯拉定義電動車,但這些都沒有機會了”。而人工智能是一個全新的機會,是未來世界的主宰,在這場戰爭中,傅盛毫不猶豫割裂了獵豹的已有業務,準備再次集中兵力、單點突破,和巨頭對抗。

傅盛又一次踐行了獵豹的超速度,一年之後的2018年3月,獵豹在北京水立方舉辦了“機器人之夜”發佈會,一口氣發佈五款全系列機器人產品。在傅盛看來,機器人最大的難點是人工智能、互聯網和機械製造的跨界能力,同時要找到細分點,根據細分人群需求進行設計,這也非常考驗團隊的專注度。

所以獵豹的機器人,都是細化作業的,接待機器人“豹小秘”、零售機器人“豹小販”、兒童陪伴機器人“豹豹龍”、小豹AI音箱和無人值守的咖啡店“豹咖啡”,傅盛直言,“人工智能在未來一定是剛需。”

艾問:豹說傅盛

獵豹前中國市場總經理趙莎莎說,傅盛是一個很果決放得下以前的人,他所有的成功經驗都證明這一點是對的。“就算獵豹現在什麼都不做了,就只做機器人,我都能理解。因為,這就是傅盛。”

“如果你要順應這個時代,你就要把使命定的廣泛一些,這樣你才能跟隨時代去變化”,這是傅盛對於時代的思考。互聯網的紅利正在消失,前20年只要做好一個APP,就可以打遍全球;而在今天的速度之下,只有一個APP是不夠的,必須把整個體系和整套打法想清楚,才能夠獲得寶貴的機會。互聯網的下半場加速演繹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法則,人們對於固守原地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每個人都在期待跨界、融合,試圖突破自己的能力圈。

“我和獵豹最大的成長就是理解了‘進化’本身”,傅盛在一次和張穎的對話中這樣說,“你沒有辦法去避免一件事情的發生;或者你不可能只是把一件事情做好,其他事情就會因此更好。有時候,過去的經驗實際上是未來一些發展的阻礙,要學會更快地重新清空,然後去尋找下一塊領地”。

艾問:豹說傅盛

當一群人構建了一件事情,形成了共同的信仰、認知和信賴的時候,它就開始變成了這家公司的基因。而獵豹移動的基因,無疑融入了獵豹的血液,也傾注了傅盛所有的期望。

不貪戀已有的獵物,時刻警惕,尋找新的目標,孤注一擲、全力以赴。獵豹八年,反殺三次,凡是殺不死我的,必將使我強大。

重磅預告

由艾問與吳曉波頻道共同打造的全新視頻欄目《艾問企投家》之傅盛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艾問:豹說傅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