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座談會,這可不僅僅是定心丸

民營企業座談會,這可不僅僅是定心丸

民營企業座談會,這可不僅僅是定心丸

一個多月前,我路過武漢,和團結湖參考(微信ID:Talkpark)的幾個鐵桿讀者一起閒談。席間,一位民營企業家說到了他對“民營經濟離場論”的擔心,問我有什麼看法。我跟他說,這個觀點非常荒謬,與十八大以來所有的政治經濟政策都不相符。

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說服他。但我相信,我的一以貫之的“樂觀”,對他來說多少是個安慰。

那時候,我和編輯正在商討一篇關於民營企業前景的稿子,我建議在標題里加上“定心丸”這樣的字眼。雖然還有點拿不準,但稿子最終還是推送了出來,標題就叫

《民營經濟還需要定心丸嗎?》

。這篇文章閱讀數雖然不是很高,但在“離場論”甚囂塵上、民間眾說紛紜的時候,我相信它還是起到了一定的穩預期的作用。畢竟,我們說的每句話都有論據。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多個場合都談到了民營經濟,一再強調“兩個毫不動搖”。其中一個“不動搖”,就是“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本來大家以為,事情就到這裡為止了,問題已經說清楚了,但讓外界感到意外的是,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又主持召開了民營企業座談會。重視,非常重視。這是我看到新聞之後的第一個想法。

每次中央開會,我們都會深入學習有關內容,力圖領會其精神內涵。認真讀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後,第一個想法是,黨中央對輿論的關切、對民營企業家的擔憂,那真是門兒清。精確地把握了社會痛點,自然就能開出正確的藥方。

“野生經濟學家”提出民營經濟應該“離場”,這樣的觀點其實本來不值一駁,但它為什麼會引起那麼大的反響、乃至成為公共焦慮情緒的引爆點呢?當然和當下的形勢是有關係的。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就分析了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國際環境的變化,二是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帶來的影響,三是政策落實不到位、包括好的政策產生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在這種不確定性的環境影響下,人們對“風吹草動”都格外敏感,對任何一個“聳人聽聞”的說法都會做出悲觀性的解讀,這就是焦慮的來源。只有看清了這些環境因素和內在成因,才會深刻理解,民營經濟目前遇到的問題是“有解”的。

民營企業暫時面臨的困難,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都有表述。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出口型企業受國際環境拖累、產業鏈上的企業受到同樣影響的問題,政策考慮不全面帶來的企業負擔加重、預期不穩的問題,企業家對減稅的感受不明朗的問題,去槓桿過程中的斷貸抽貸問題,安監環保執法中的簡單化和“一刀切”問題,股權質押平倉風險帶來的所有權轉移問題,反腐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問題,幾乎都被提到了。所以,這個座談會是富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它不僅僅是要穩定人心,而是要提出切實的解決方案。可以斷定,一大撥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措施,都在出臺的路上。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從歷史角度闡述了民營經濟不但不能離場、反而要走向更廣闊舞臺的根本原因,也回顧了十八大以來對民營經濟的鼓勵、對合法經營的企業家及其產權的保護。如果有耐心讀一讀全文,相信企業家們都能像我一樣獲得充分的信心。講話中有幾個提法,亮度特別高,特別值得關注。第一句是,在創造中國奇蹟的過程中,“民營經濟功不可沒!”這個歷史評價非常之高、而且非常確定。第二句話更有現實針對性,

“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都不要聽、不要信!”也就是說,不要讓那些野路子的看法影響大家對大政方針的判斷、對經濟社會發展走向的信心。第三句話則指明瞭方向,“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大家也許注意到了,這幾句話都是加了感嘆號的,其中的情感色彩和強調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民營企業座談會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啟示。第一是,民營企業家們在判斷政治經濟走向時,不要太相信那些那些“野生的”觀點,不要走進那種“越是讓你焦慮的,你越是聽得進去”的陷阱。我經常勸大家多讀讀團結湖參考,這並不是王婆賣瓜式的妄言。第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並不只是說給民營企業家聽的。大家可以注意到,參加座談會的,有很多政府部門的部長,還有政法系統和金融系統的領導幹部,他們都會認真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並將講話精神貫徹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政法機關和政府部門切實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工作,有助於提升民營企業的信心。第三點是,及時關注輿論走向、及時回應民間關切,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回到我們文章開頭的主題。如果說民營企業座談會並不僅僅是定心丸,那它是什麼呢?我覺得它還是號角。回到更廣闊的舞臺上去,安心謀發展,在改革開放和民族復興這個歷史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創造更大的輝煌,是民營經濟的時代使命。

使命讓人拋卻疑慮,使命更讓人奮進。這種使命感,還會變成中國經濟的持續韌勁,戰勝那些不確定性。做好自己的事,沒有比這更要緊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