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糧食漲價了,有什麼好處?

用戶51172709417


糧食漲價了,有好處,也有不好的影響,看針對的產業和對象不同吧。而討論這個如果,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年糧價下跌的多,漲價的少,再加上種植成本的增加,農民種糧的收益和意願都受到了影響。

如果糧食漲價了,首先可能帶來的好處,就是農民的收益可能會增加。為啥用可能呢?因為農業是靠天吃飯的產業,產量受自然災害影響很大,受災減產的農民,即使糧價漲了,收入也增加不了。另外,還需要考慮種植成本是否增長,增長的幅度有多大,這也會“吞食”糧價上漲帶來的收益增加預期。但不管怎樣,農民種糧的收益多少,是直接體現在糧價上面的。

同時,在糧價的市場化形成機制推進的過程中,供求關係決定價格走向,同時價格走向也會影響供求。如果糧價上漲了,那麼將有利於糧食生產的發展,有利於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舉個例子,近兩年來,普通水稻品種因為受最低收購價格政策影響,隨著政策方向的向下調整,價格和收益越來越低,但優質稻穀市場“優質優價”,種植面積逐漸增加,特別是南方地區的優質水稻價格,一舉“打破”了粳稻的市場優勢地位。

但糧價被稱為“百價之基”,其價格水平的上漲,儘管看似體現並不明顯,但對下游環節的傳導作用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我國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中,城市化率的逐漸提高,大量人口進入城市,對於糧食類產品的消費也是剛性增長的。一旦糧價出現大幅度波動,米貴傷民就會成為調控方的一大難題。因此,歷年來在農業生產的調控中,一直存在著一個不好把握的平衡:糧價傷農與米貴傷民的關係,這是很考驗有形之手發揮作用的一個大難題。


糧小咖


糧食漲價有哪些好處?這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根本就沒有一點的新的價值所在。

我不止一次在問答中說過關於糧食漲價的問題,不知道題主在以往有沒有關注過我的論點和論據?我今再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發表自己對糧食漲價的觀點兒!

我要直白的,豪不隱晦的說,糧食就是漲到5元一斤,對於工,對於農都沒有好處!首先說糧食漲價對工業的影響,民以食為天,不管是誰,只要吃的漲價了,其它的生活物資都會隨著漲價!城裡人的衣,食,住,行都會面臨著高消費的境界。房價漲到讓大眾接受不了,大米漲到10元一斤,豬肉漲到30元一斤,汽油漲到30元一升!到那時,我們的工人老大哥,你們在城裡還能呆得下去嗎?

再說說農民吧!糧食漲價,從表面上看好像是惠及了農民,讓農民從中得到實惠,其實仔細一算賬,農民一點兒好處沒撈著!如果說包米漲到3元一斤,那麼包米種子就能漲到30元一斤,化肥跟著漲到300元一袋,農藥也能漲到200元一組,農民在春季翻地,種地,秋收運輸的農機費用就會提高到300——400元一畝。農民種一畝地包米去掉這些費用後,還能剩多少啊?朋友們!農民老大哥起早貪黑忙活了一年的時間,到最後一算賬還是鬧了個白玩兒!

說真的,糧食如果暴漲,不但解決不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而且還會給社會帶來不安定的因素!所以說,本人奉勸大家以後就不要糾結糧食漲不漲價的問題了!這不是你我通過討論就能解決的了社會大問題!如果太過多的糾結糧食與社會發展的利弊問題,弄不好還要落一個謠言惑眾的罪名!

三農的話題非常之多,只要題主們稍微動動頭腦,就會發現有很多新穎的,又讓人們感性趣的話題!這也是本人對提問者表達一點私人的看法!如有不同意見的朋友們,可以把您的看法寫在留言區裡!謝謝你們!


原野山石


如果糧食漲價了有哪些好處?



糧食價格近十幾年來始終很平穩,而且在低價位徘徊,幾乎沒有出現大幅度的變動,漲價的可能性很小,這也傷害人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如果糧食漲價了,會有哪些好處呢?下面簡單的列舉幾條:

首先,糧食價格上漲直接增加了農民的收益,因為畢竟農民是靠種糧食來維持生活,如果糧食價格上漲幅度過大,農民肯定受益增多,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其次,糧食價格上漲,直接刺激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就會出現四海無閒田的現象,也不會出現農民土地撂荒的。

第三,糧食價格上漲直接增加了糧食的總產量,穩定了糧食的行情,人類的溫飽問題就會得到解決,不再會出現因糧食造成的飢餓問題。



第四,糧食的價格上漲會帶動飲食行業和農資產業的行行情好轉,而且也會增加關於糧食方面的產業鏈的收益增加,解決好多人的就業問題,改善好多人的家庭生活狀況。

第五,糧食價格的上漲會帶來好多消費者買糧食增加支出,為家庭的負擔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有利也有弊,會鼓勵好多消費者努力的去賺錢,努力的去工作。

第六,糧食的價格上漲,農民的收益增加了,從另一個方面國家會對農業的改善減輕了壓力,補貼會大幅度的減少,等於國家節約了資金。



總之,如果糧食的價格上漲帶來的好處多多益善,農民最期盼的一件事情,直接受益者就是農民。唯一的壞處就是沒有種地的消費者來說多增加了消費支出,為家庭帶來了負擔。當然糧食的價格上漲過高會引起各國政府的關注,會直接進行宏觀調控,會開倉放量來降低糧食的價格上漲的幅度,主要是為了保護沒有種地消費者的利益,也屬於一種牽扯國計民生的一個大問題,所以糧食價格上漲不虧是不可能的。


三農一姐


先出幾個判斷題:

1,糧食漲價就會帶動其他商品漲價,農民最終還是得不到實惠。對還是錯?

2,糧食漲價可以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減少耕地撂荒的現象發生。對還是錯?

3,糧食漲價會引起社會動盪,所以國家不會允許糧食漲價。對還是錯?

4,糧食漲價超過了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企業就會進口糧食,農民的糧食會賣不出去。對還是錯?

答案第1、3題錯,第2、4題對。

關於糧食漲價就會帶動其他商品漲價農民得不到實惠的說法是錯誤的。糧食漲價得到的實惠屬於農民一個群體,而因糧食漲價引起其他部分商品漲價帶來的生活成本增加由全國人民承擔。就相當於全國人民每人拿出一部分錢補助了農民。所以糧食漲價對農民的實惠是直接的和顯而易見的。

耕地撂荒確實與糧食價格有關。肥沃的土地產量高,糧食價格只是利潤多少的問題,所以不會撂荒。瘠薄地產量低,一旦糧價過低就可能賠錢,所以農民就會選擇撂荒。糧食價格越高,賠錢的地越少,撂荒地就越少。

關於國家對糧食價格的控制。現階段國家並沒有有意識的控制糧價上漲。價格是用糧單位定的。有人願意高價收糧,國家不會反對。糧食價格的低迷,主要還是供求關係。

說糧食價格超過了國際市場糧食價格企業就會進口糧食,也不對。現在國內的糧食價格就高於國際市場,但進口數量還是有限,主要是大豆、大麥、高粱等一些雜糧進口比例較大。對於玉米、小麥、水稻這些主要糧食品種,國家嚴格控制進口,並不會因為國內糧食漲價就會增加進口。


種田博士後


根據中國周邊國家行情,中國糧價確實太低了,嚴重影響了中國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拿日本來說吧,日本大米價格一般摺合人民幣三四百元一斤,買個西瓜一般要兩千元人民幣左右。又拿朝鮮來說,朝鮮人一個月工資買不到三斤豬肉,許多食品通常只能看不能買,也買不起。還拿韓國來說,韓國牛肉每斤摺合人民幣兩千多元,一盒米飯要七八百元人民幣左右。

中國一個普通工人月收入四五千元,而大米價格是每斤三元左右,對農民來說是極不公平,只有糧價提上去,中國農業才有希望。日本、韓國為什麼經濟發達,因為人家的糧價、農產品價格高。朝鮮人為什麼生活幸福,也因為人家的糧價高,種糧光榮,人人樂於務農。

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食品價格之高令人乍舌,日本食品一小份一小份地賣,買個西瓜對日本人來說純屬天方夜譚,他們只能小片小片地買。像中國那樣大擺酒宴,在發達國家根本看不到,擺那一桌,拿一年收入也擺不上。國家要富裕,人民生活水平要提高,糧價要上去。

中國普通工人月收四五千元,大米價格應提到四五十元一斤,買盒飯要一百元左右,對農民來說才公平。農民辛辛苦苦一年,不值工人打工一月,這是農民不肯種田不原種田的根本原因。

只要糧價上去了,各行各業就繁榮了。看過韓劇都知道,發達國家韓國人買蘋果,只敢一個兩個地買,而蘋果的售價是後面一長串的零,反正很貴。生活要富裕,糧價真的要上去。


豐都判官33號


我國的糧食價格一直處於較為低廉且穩定的狀態,民以食為天,糧食價格的穩定是國家人民更好發展的根本條件。以玉米為例,玉米目前的價格處於不到一塊錢一斤的狀態,那麼有人就會問了,如果我們能夠將玉米的價格大幅度提升,比如漲到3塊錢一斤,農民的生活不是將會更好嗎?農民的種植熱情不是也會更加高漲嗎?糧食價格的大幅度提升,以糧食的收入將會越來越多,種田的農民甚至在外務工的農民將會更願意回到家鄉種田。那麼,問題真的是這麼簡單嗎?


我國目前的玉米價格在9毛錢一斤左右,從古至今而言,玉米售價的最高點也只是達到了1.2元,可見糧食價格的波動其實非常小。價格對於農民的種植熱情來說確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9年國家提出的大豆種植的扶持政策,確實讓許多農民朋友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收益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民種植的發展。

但簡單的糧食價格的增加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農民種植積極性的問題,從種植成本上來說,我國的種植成本一直都是高於國際上的種植成本的,所以即使糧食的價格明顯高於其他的國家,農民的收益其實並不會有顯著的提升,加之我國人口眾多,種植面積較少的先天劣勢,抑制農業發展的主要方面其實並不是價格上的問題。即使提高糧價,肥料、水費、電費等一系列的成本都將會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農民想要獲得更高的收益,還是非常難的。



加之,糧食價格關係到了整個社會的安定,穩定的價格才能夠促進社會更好的發展。想要農民生活越來越好,離不開科技和技術的發展,也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



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小溫豫生活


如果糧食漲價了有哪些好處?作為地道的農民來說是希望糧食漲價的,因為糧食漲價,給農戶有一定的多收入,帶來一定的收益,好處多多,農民一年忙到頭,盼的就是一個多賺錢能賺到錢的好照頭,吃喝拉撒寬寬裕裕過日子,大人孩子歡天喜地,農民沒有其它收入來源,指的就是一畝三分地,有個好收成,有個好價錢,才能樂起來,可偏偏不是隨心所願,糧價基夲上年年下跌,所以多數人出門打工求生,把地拋了,不種了,不賺錢誰還願意種呢?世上沒有憨透氣的人。如果糧食真正漲了價,可以大大提高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民是非常歡迊和歡喜的,農民沒有什麼指望,只能靠地來養活全家老少,公有利,私有利,國泰民安,長治久安,農民不需外出打工了,地也不會拋荒了,農村農業出現了新面貌,新景象,社會,家人都和謁了,物質豐富了,市場經濟繁榮了,城鄉差別也小了,距離也近了,可什麼時候能真的漲價呢?盼吧!只有農民種糧有錢掙了,農業才會興旺發達。你看這玉米黃豆紅薯長勢多麼喜人,人們自會安居樂業!萬眾一心奔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WangFDDI夢圓


我認為可以放開糧價,但放開糧價的前提是:國家必須取消所有地補、植補和畜牧補等農貼,取消農村所有老齡貼、低保和五保等免保福利,為什麼要取消呢?因為國家沒有收取農村一分稅錢,其財政向農村投入的資金幾乎來自城市工業稅收和工商稅收,這就側面彌補了農民的糧食價格,放開糧價後農民糧食和農產品增收完全讓市場去調節!

我國猿農時期實行的是這種交易分式,猿農負責生產果子,匠猿負責打磨石器工具,匠猿用工具去交換猿農果實,逐漸形成了工農業交易稚型。進化到人類以後,又形成了各自勞動報酬分配方式,即工民負責製造產品,農民負責生產糧食,一切交易通過幣制來實現,即工民通過出售產品換取流通幣,再用流通幣去購買農民的糧食,隨著商民的出現,交易在間接中實現,這樣彼此形成了分工制約,工民不存在農業投入,農民必須通過不斷生產糧食才能得利,它是維繫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天條"!

如果放開糧價,工業和農業在"雙軌制″下進行著生產交易,城市恢復國家糧站供應市民,通過大量進口糧食和農產品,以國家糧站平衡市場中的糧食供應價格!


雨花石284479641



用戶思己過


什麼都可以漲,唯有糧食不能漲,小麥每公斤漲價一毛,每袋面則漲價十元,每袋面漲價一元,一碗麵漲價五毛,而且隨著化肥,機耕費等都要漲價,所以糧食千萬不能漲價,對老百姓和城市居民都沒有好處,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還算不上糧食產量大國,一大部分其實還得依靠進口解決,說真的,農民種的糧食大部分只能自給自足,賣的也只是一小部分,所以盼望糧食漲價那就是鼠目寸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