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迴流船洋誤解糾正及存世量解析

臺灣迴流船洋誤解糾正及存世量解析

很多玩銀幣的朋友都常聽到一句話:臺灣迴流貨。這句話通常是指民國二十三年版船洋。

由於07、08年市面湧現出大量的二十三年船洋,且枚枚都是原光好品,價格又很便宜(270元,當時大頭通貨170元)所以當時最風靡的傳說是這樣的:國民黨在撤回臺灣時帶走了23年船洋的祖模,在2000年初大量翻鑄,按照當年同樣的含銀量配比,又是用的祖模,所以不能稱其為仿品,只能說是後鑄品(類似奧地利大奶媽銀幣),臺灣人大量鑄造後銷往上海一帶,批發給幣商的價格是50元一枚,由於銷量好,直到08年都還在不斷翻鑄,古玩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物以稀為貴,所以玩這東西沒前途。

後來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真實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金圓券全面崩盤,老百姓不再信任民國政府發行的紙幣,自動改用銀元,民國政府被迫恢復銀本位,又逢當年國民黨和共產黨大決戰,急需戰爭經費開支,於是緊急向美國訂購了大量二十三年版船洋,據資料記載數量是3000萬枚。另外各地錢局緊急開鑄二十三年版船洋以供軍需,上海的中央造幣廠鑄造了662.5萬枚,成都造幣分廠鑄造了394.5萬枚,重慶第十二兵工廠鑄造了200萬枚,廣東省銀行造幣廠鑄造數目無詳細記載,據推測應為120萬枚左右。雲南造幣所鑄造了176萬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滇版船洋),貴州89軍軍長劉伯龍亦曾私自鑄造低成色減重船洋3萬餘枚(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私版船洋),1949年4月,戰火已波及京滬地區,中央造幣廠為安全計將上海總廠造幣機器設備分別轉移到成都和臺北(臺灣有祖模的傳說屬實),於同年9月正式開工,原定日產10萬枚,但因自廈門汕頭等地供應銀料不順,到12月底止共計鑄造104.8萬枚。

總體來說,1949年全國各地加美國代鑄的二十三年版船洋總量應該在4500萬枚左右,由於戰事緊迫,很多船洋已在當時作為軍餉發放或購買物資,國民黨戰敗逃往臺灣時大約運走1000多萬枚(具體數量無資料記載,只是推測),原本運走的數量應該還要多,但當時搶運金磚、珍貴文物,船隻有限,只帶走一部分(剩下的部分應留存在上海中央銀行,後被共產黨接管)。運走這1000多萬枚二十三年版船洋應該就是我們目前所說的臺灣迴流幣,但這並非現代所鑄。

雖然從歷史資料記載來看臺灣確實有造幣總廠的機器設備和祖模,臺灣究竟有沒有在近年翻鑄一直是個迷,但個人根據目前市面原光幣的交易量和價格來推測,臺灣應該沒有補鑄,目前PCGS評級公司評出的MS64二十三年船洋的市場零售價在4000元左右,2011年初最高紀錄曾到達過10000元,如果臺灣目前仍有翻鑄,在這樣高額的利潤下,市場上的原光船洋數量應該更為龐大,價格也不可能保持在這樣的高位。

PCGS官網的數據,MS64截止到今天總共是7666枚,MS65截止到今天總共是1000枚。從PCGS官網的數據來看,這個數量與上千萬存量對比顯得非常稀少,相信臺灣國庫裡還存放著大量原卷二十三年版船洋。

臺灣迴流船洋誤解糾正及存世量解析

下面再簡單的回顧下船洋的歷史:

1933年3月,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頒佈了《廢兩改元令》和《銀本位鑄造條例》,決定結束各省分鑄銀元的局面,將銀幣的鑄造權收歸於設在上海的中央造幣廠,並決定先從上海實施廢兩改元,規定從當年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項的收付,須一律改用銀幣,不得再用銀兩交易。同年,一種新式的銀幣——“船洋”開始在上海中央造幣廠鑄造。

“船洋”銀元為民國時期南京政府發行的銀本位幣。“船洋”幣設計新穎,鑄工精湛,其正面圖案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身著漢裝的側面頭像,上方紀“中華民國二十二或二十三年”;背面圖案是雙桅帆船遠洋圖,紀值“壹圓”兩字列在船的左右,銀元直徑3.94釐米,標準重量26.697克,成色88%,含純銀23.49克,外環直齒邊。“船洋”發行後,在市場上深受民眾歡迎,並和“袁大頭”、“開國紀念幣”一起逐漸取代了流通於市面的各式“龍洋”和外國銀元。直至1935年國民黨政府實行法幣政策,禁止銀元流通為止。

據查閱有關資料獲悉,民國二十二年版船洋幣鑄量為4640萬枚,民國二十三年版船洋幣鑄量為9874萬枚,這樣的鑄造量在當年是相當大的。加上1949年補鑄的二十三年版船洋,僅二十三年版總鑄造量達到一億四千四百多萬枚!

民國二十一年版船洋銀幣也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三鳥銀幣卻有著戲劇性命運。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國民政府上海的中央造幣廠發行了民國二十一年銀元,幣面刻有一艘雙桅帆船,頂上有三隻飛鳥,東方有一輪初升的太陽。寓意“國運”、“一帆風順”、“旭日東昇”。不料剛發行,正逢日本軍隊發動“九·一八”事變,由於日本的國旗是以太陽為設計靈感,當時有人把銀幣背面的太陽圖案附會為日本國正要升起,三隻鳥被說成是東三省要飛掉了,或者說成是日本的轟炸機要來轟炸中國,破壞中國的“一帆風順”,因此輿論譁然,紛紛指責國民黨居心叵測。政府也感到“天上的飛鳥是外國人的徽記,凌駕於中國帆船之上”,都認為不妥,馬上下令收回這版銀幣,以制止謠言流傳。如此小小方圓之間,竟然蘊藏著如此深刻的歷史內涵。民國二十一年版“船洋”總鑄量為226萬枚,緊急回收220萬枚熔鑄銷燬,實際流通量不足5萬枚,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三鳥幣稀缺的原因所在。

臺灣迴流船洋誤解糾正及存世量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