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文力平90后女大学生回乡发“竹”财

重庆梁平文力平:90后女大学生回乡发“竹”财

在重庆梁平区,大家也许会首先想到百年古寺双桂堂、汁多味美的梁平柚或者干香诱人的张鸭子。其实梁平还有很多的“打开方式”,“百里竹海”就是其中之一。“百里竹海”位于梁平西北部,由35万亩连片竹林构成,因盛产寿竹,享有“中国寿竹之乡”美誉,是国内独有的以寿竹为主的竹海景区。

近日,记者在梁平区团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百里竹海”景区的新盛镇银新村,采访以90后女大学生回乡发“竹”财的青年创业致富能人文力平。

初生之犊,赚取第一桶金

今年26岁的文力平201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食品营养系,作为一个学医的姑娘,她原本打算毕业后进医院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大二时,文力平从《黄帝内经》上了解到,竹荪营养价值丰富,是很名贵的健康食材,市场前景广阔。于是文力平脑海中立即浮现出自己家乡广袤的竹林,种植竹荪的想法萌芽了。

为了学习竹荪种植管护技术,文力平利用业余时间了解竹荪的一系列消息。一个偶然的机会,文力平在网上得知四川宜宾有个竹荪专业合作社,于是从那时开始,文力平利用周末以及节假日的时间,到宜宾学习竹荪种植技术以及管护知识。

很快,悟性很高的文力平掌握了竹荪的种植技术以及管护知识,初生之犊不畏虎的她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回到银新村,拿出自家一亩多土地试种竹荪。“当初不晓得能不能成功,所以就拿一片地开始做实验。”文力平说,让她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她的竹荪竟然有了收成,这给了文力平很大的信心和动力。

重庆梁平:文力平90后女大学生回乡发“竹”财

文力平在网上查找竹荪资料

2015年她说服父母筹措资金,流转村里近10亩林地开始了大面积种植竹荪。

“刚开始种竹荪我和她妈妈是反对的,觉得好不容易才把她送去读大学,希望她毕业后可以找个体面的工作,谁想她竟然要回农村。但我这闺女就是犟,没得办法。”说起文力平回来创业,父亲文成洋很是无奈,他说,原来他和老婆在广东佛山打工,老两口每年的工资剩余加起来也有十来万,但自己唯一的女儿要回来创业,他和老伴只好辞去工作回到老家,帮助女儿一起创业。

创业总是有风险的。由于选择性失误,2016年上半年眼看丰收在即的竹荪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冲走,为此,文力平损失近十万。尽管如此,她没有退缩,而是坚持自己的创业梦想,多方筹措资金于2016年下半年在邻村流转了40多亩土地种植竹荪,并注册成立了重庆力泥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管护的好,经过小半年的生长,竹荪迎来了收获期,2017年,文力平赚取了大学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收入了近30万元。

   

“竹荪”让她走上富裕路

有了大面积种植的成功经验,2017年6月,在考察了环境、温度后,文力平把竹荪基地扩展到梁平以外的忠县和大足,面积也扩大到了100余亩,并建起了两间烘干房。

“面积扩大后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虽然遇到了瓶颈,但是只要肯想办法,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文力平说“通过多方集资,在父母的支持和朋友的帮助下,创业并没有‘耽误’。”

才从学校毕业,除了在书本上了解的农业知识,对于实践经验文力平还是一个新手。虽然自己的种植技术很过关,但一些必要的农业常识还是需要掌握。于是文力平经常跟村里的村民请教,慢慢的自己也能掌握天气和时令了。

重庆梁平:文力平90后女大学生回乡发“竹”财

文力平动员村民走竹荪致富路

“最辛苦的其实就是收获竹荪的时候,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要采摘,热天棚里像烤炉,下雨棚里无法完全遮雨,但是看着长势喜人的竹荪,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文力平说。

因为竹荪的采摘很讲究时间,竹荪破蕾开裙就要马上采摘并及时烘干,否则就会枯萎。因此她每天4点多就起床和工人一起下地采摘,采回来又忙着烘干,通常夜晚12点才入睡。

虽然很辛苦,但是文力平却感到很充实。

今年5月,基地的竹荪迎来了丰收,平均产量一天达40多斤,多的时候一天能产80多斤,按照市场600元/公斤的标准,最多的时候一天收入2万余元,文力平今年基地的纯收入至少在30万元。

以“竹”为媒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不仅如此,在后期的销售,从包装到商标,每一个环节文力平都亲力亲为。包装自己设计,文案自己想,一个人兼任很多“职务”,如今通过了商标申请,并把商标印在包装上。

“一步一步走来很辛苦,但是看到有成效,自己还是很欣慰,年轻人就是要多奋斗。”文力平笑着说。

从最开始的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到现在一包几十斤重的竹料(竹荪的养料)直接提到大棚,谈到创业的初衷,文力平说除了挣钱,最主要的还是证明自己。“我出生在农村,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我希望靠自己改变生活,证明自己。”文力平表示。

如今,靠着自己的努力,文力平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竹荪种植技术愈加成熟,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不仅如此,在文力平发展竹荪种植的同时,村民们也尝到了甜头。

重庆梁平:文力平90后女大学生回乡发“竹”财

文力平传授村民竹荪种植技术

一到采收时节,当地30多位村民就会到她的竹荪大棚采摘竹荪,村民采摘竹荪每天可获得80到120元不等的工资。去年村民周应江跟着文力平一起种植了七八亩竹荪,收入也达到10余万元。今年文力平采用“公司+合作社”和“公司+大户”等形式,带动梁平区竹山镇、仁贤镇等乡镇农户开始种植竹荪,大户罗红文、唐忠海种植面积达二十余亩。更多的农户跟着文力平一起走增收致富之路。

“新盛位于竹海景区,是天然氧吧,对竹荪的种植有很大的帮助,只要村民愿意学,我都乐意教他们种植技术。只要掌握了技术,种竹荪远比种玉米等经济作物收入多。”文力平坦言。

望着一大片黑色竹荪大棚,文力平谈起了下一步的打算:“利用目前闲置的土地种一些季节蔬菜、有机蔬菜,另外再流转闲置土地种植竹荪,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文力平最后表示,加强品牌建设,规范产品质量,着力打造互联网营销,发展农旅结合,做乡村民宿,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让更多的村民受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 图 记者 蔡昌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