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黎永剛:18年壯志如磐 誓把崎嶇變坦途

夢裡四面山,早起四面山,生在山旮旯,死後四面山

大山鎖住村子,崇山峻嶺卡住了村民的“脖子”

他們多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沒有公路是黃蓮鄉的窮根

老百姓祖祖輩輩都在盼望有條公路通往山外

1996年,黎永剛來到黃蓮工作

他看到老百姓的企盼,決心帶領村民幹好一件事,就是修路

這一干就是18年......

18年的故事就如黃蓮高山一樣永駐在老百姓心頭!

村民們的公路夢 黎永剛的修路情

“要致富,先修路!”可黃蓮鄉12個村都被大山封鎖了千年。1977年松坎鎮至黃蓮的公路動工修建了,一度點燃老百姓修路激情,全鄉老百姓放下鋤頭,扛起鋼釺,拿起鐵錘,投入了修路熱潮,終於打通了一條到210國道約30公里的毛公路。雖然告別沒有公路的歷史,但其他10個村依然沒有一尺公路。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老百姓積極修路

1996年黎永剛被組織調配到黃蓮鄉工作。“鄉里開一次會要個把星期,為什麼呢?專門請幾個人送通知每人50元送一趟,翻山越嶺送到各個村要送兩天,開會村幹部到鄉里要走一天,第四天才能開會,回到村裡又要走一天,一個周基本就完了。”大家都抱怨說,開個會爬山都要累死人。

崇山峻嶺“卡住了”村民的“脖子”,黎永剛更加堅定了要帶領老百姓修路的決心。

可修路又談何容易!黎永剛把精力傾注在瞭解村情民意和查看地形地貌上,幾個月才走遍各個村寨1846戶村民。

上螺蟹村、下螺蟹村、芭蕉溪村是黃蓮鄉最偏遠的挨鄰三個村,坐落於30多公里長的山谷,地形酷似一隻巨型海螺!村子被層巒疊嶂鎖得死死的,只有南北方向各有一個山口出谷,趕集要麼踩水下木瓜水銀、要麼爬山翻到正安縣廟堂鎮和綏陽縣太白鎮,基本不敢爬上黃蓮鄉的大山。

每次開群眾會,老百姓很有意見。“路都不通,發展個球!每年背點肥料,我們勒腫了肩膀,磨破了腳板!”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遠眺驚險的通村公路 劈山出路

“這麼多年,我們吃不盡啞巴虧!”

“必須修路才有出路!今年我們可以幹不?”

這些話,刺痛了黎永剛的心!黎永剛暗下決心,“一定要為老百姓幹幾件修路的漂亮事,不然會內疚一輩子!”

艱辛 換得條條大路通村裡

黎永剛說,“我們當時修建公路,靠的是鋼釺、鐵錘、鋤頭,問題和障礙比山高,首先沒有炸材。沒辦法,我回到鄉里纏著鄉長要炸材和資金。當時連吃飯都還成問題的黃蓮鄉只好把修松黃公路時剩下的3噸炸材全給了我,我守著炸材高興得一晚都睡不著!”

有了炸材,黎永剛住在上螺蟹村民家裡,一年都沒有回過家。他既當工程師、也是指揮員,還要親自施工。他帶領老百姓捲起鋪蓋,背上糧食,在山上“安營紮寨”,大家都有不修完路絕不回家的決心。

炸藥就堆在上螺蟹村人口主任姚勇家裡,“黎永剛就睡在倉庫裡,生怕炸材跑了,哪段路要放炮他親自勘察,每件炸材要有他的親筆簽字才能領走,”姚勇談起修路事情,顯得很激動,“工地像戰場,擺開兩三公里長,全村所有勞動力都來了,上螺蟹村來了1723人,下螺蟹來了1750多人,芭蕉溪來了900多人,簡直人山人海!黎永剛拿起大喇叭,早上督促人們起床,晚上督促人們睡覺,催促做飯的抓緊,放炮的時候更是喇叭響亮;他不光喊,還親自動手幹;每段路都要經過他驗收。”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炸材不夠,大家就省著用,只有遇到最堅硬的岩石,實在沒有辦法才用。不單單是如此,乾重活易餓,村民和幹部夜裡睡覺,餓得跳起來找飯吃!

最艱難的是修到上螺蟹與太白鎮交界的地方——桐梓埡口。先期規劃的時候從山谷通過,修了幾公里路後,土裡冒水上來把路淹了,後來只有翻過桐梓埡口上這座山——幾道拐的盤山公路,炸材有限,石頭又炸不開幾塊,全靠著鋼釺、鐵錘破岩石,每天進度不到一米,為能夠在過年前能夠通車,老百姓不分晝夜加班加點趕工修建,整整一年的艱辛,路才終於通。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2006年,黎永剛帶領向坪村沙坡組、沙林組村民修建了沙林通組公路;2009年,又帶領大路井村村民修通了大路井至黃蓮的通村公路。

2012年,黎永剛組織村民集資和發動捐款20多萬元,又帶領村民修建最艱險的——下螺蟹村至黃蓮通村公路,公路穿越險峻的原始森林天花坪。天花坪是黃蓮一座海拔1600米長條狀高峰,寒冬積雪凝凍。幾處懸崖峭壁修路,要通過簡易棧道——木頭一頭插進石縫,一頭卡在樹丫。年輕人提起膽子走過去,也會雙腿發麻。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修路時的帳篷搭建處

黎永剛立下軍令狀“不通公路不回家!”他捲起鋪蓋,在山上搭起臨時帳篷,與施工隊和志願修路村民一起,一住就是三個月。

住的是臨時搭建的簡易帳篷,喝的是從岩石裡流出來的水,吃的是從商店買來的方便麵。每天很晚下班後,一邊吃飯,一邊激烈地討論著施工方案,計算著施工進度,大家都心急如焚,巴不得早一天修完!

兩臺挖機從兩頭往中間“進攻”,黎永剛等幾個人做好簡單分工,背汽油、風鑽、做飯、“監視”安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10來人在山頂忙碌,在艱險路段施工那段時間,挖機在懸崖邊作業,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一睜開雙眼起床就互相提醒安全,讓挖機開著門施工。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柴油機是油鑽炮眼的關鍵 抬著柴油機經過羊腸小道上山 下面是山谷


路段艱險,延緩了施工進度,黎永剛比誰都著急。8月開始動工,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還有很長的距離沒有打通,冬天就要到了,黎永剛和同伴們憂心忡忡。長期吃方便麵,黎永剛得了急性腸炎,黃蓮壩村村民廖正府焦急地用車把他送去醫院,到了木瓜鎮白露村,鄉村醫生趙再富給吃了藥後緩解後,兩人勸不住,黎永剛說,“給老百姓承諾的不修完路不回家,要算數;要給老百姓幹幾件漂亮事!”說完著急地又回到山上。天寒地凍,黎永剛帶著病仍住在山上,感動了許多老百姓,他們紛紛湊集雞蛋和臘肉,主動送到了山上。

路一點點往前推進,黎永剛又把臨時帳篷往前移。深冬了,黃蓮鄉高山上掛滿了冰,幹部們都放假回家了!黎永剛走了幾公里路回到鄉里,鄉黨委書記看到他很是心疼,人瘦臉黑,頭髮深長,當下就讓他放假回家休息,黎永剛回答:“不修通路不回家!”說完,從山腳下買了一揹簍方便麵與麵條。

過年前一天,路修通了!黎永剛才安心回家。見到頭髮深長、人瘦臉黑的黎永剛,妻子鼻子酸了起來。4歲的孫子更是遠遠地站著仔細打量他,稚嫩的聲音問道,“你是哪個?”瞬間,黎永剛眼眶噙滿了淚水。

圓夢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改變村民的生活,18年時間裡,黎永剛帶領老百姓一點點實現通路夢想。

2000年,臨近除夕,芭蕉溪村、上螺蟹村、下螺蟹村的村民們異常興奮,自發組織通車儀式,表達對公路修通的魂牽夢縈的期盼。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路通後,曾祥科第一個開車進山

上螺蟹村關上組曾祥科說,“路通了,還要有車才行哪!我東拼西湊買來輛二手貨車,試路做了第一個通車的人!”

老百姓聽說後高興得不得了,他們告訴黎永剛說,“你帶領我們把路修通了,曾祥科買了車要試路,我們去接他!”

曾祥科開著二手車從綏陽繞到黃蓮鄉下螺蟹村, “我到的時候,村民唐德剛甚至早早的走了30多公里已經提前趕到了,看著他鞋和褲腿全是泥,我感動得說不出話來!”

“從太白鎮出發,車過桐梓埡口,到火秋壩時,眾多老百姓已經走了20多公里趕到那裡來接我,由於還是毛路,車子通行仍困難,邊走老百姓邊墊石頭,走了十多公里,車子壞了,顧不上休息,我連夜把車維修好。第二天過年,大家又去把車子接回來,老百姓自發放鞭炮迎接車子,沒有鑼鼓,就用自家舊盆舊鍋當成鑼鼓敲,村裡幾個拉二胡吹喇叭,一路送到下螺蟹!”村裡的群眾都聚集在一起,看到車就像看到寶物一樣,大家歡呼雀躍!

“我下車來,有群眾往我的手裡兜裡塞紅包,下螺蟹村委還給了120元的大紅包!”曾祥科激動地說,“回到家打開,總共有400多元呢!”

“記憶最深的是村裡70多歲的吳啟元也來了,我特意讓老人家坐上車,坐在駕駛室,開車在桂一崗組繞了一圈,下車後,吳啟元很激地說,要不是我來,他還坐不上車,他這一輩子終於坐車過了!”

一場特別的通車儀式,讓黎永剛和5000多村民難以忘懷!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順心路集資碑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壯觀的盤山公路-順心路


2000年,修通下螺蟹村至太白鎮公路;2003年,修通湖南洞村至黃蓮公路;2006年,修建了向坪村沙林通組公路;2009年,修通大路井村至黃蓮公路;2012年,修通下螺蟹村至黃蓮公路(順心路);2013年,修通大溪河村至黃蓮(銀杏路);2013年,所有村基本覆蓋了通村路。2014年,對所有通村公路進行維修拓寬。2015年脫貧攻堅號角吹響,開始拓寬和硬化通村公路。2017年,拓寬順心路並鋪設瀝青,修建後深溪至黃蓮通村路、芭蕉溪村通組公路等通村路、通組路。10條通村公路共76.25公里,17條通組公路共計71.51公里。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銀杏路集資碑

黃蓮這名幹部,修了18年的路!

大溪河村通村路銀杏路 盤山公路 這段公路修建花了半年多時間

如今,公路通了,鄉村旅館已逐步發展起來了,老百姓的日子變得越來越好,黎永剛也沒有閒下來,他繼續帶領老百姓為振興美麗鄉村奮鬥著。

(記者 蔡江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