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陇县边家庄出土青铜器概括

对于秦襄公都“汧”,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王国维先生在其《秦都邑考》中就未曾详及。随着陇县边家庄春秋秦人墓地和磨儿原春秋古城的发现,“汧”的位置逐渐显现出来。

边家庄墓地位于陇县县城东南4公里、千河西南岸台地上边家庄村,村西北有一条小河从南向北流入千河。从20世纪20年代起,不断有春秋时期青铜器出土。

众多墓葬的不断出现和大量青铜器的连续面世,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1986年冬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考古队和陇县博物馆联合对边家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28座,出土文物达4000余件,其中青铜礼器100余件,是目前宝鸡境内发现的出土青铜器最多的秦国墓地。现代考古为澄清历史上的一些遗留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就像银雀山汉墓中《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同时出土,澄清了千余年有无《孙膑兵法》的一桩历史公案一样,“汧邑”也不例外,现代考古技术与历史文献的结合,使不少学者重新认识到秦的确建都过“汧”。

边家庄秦国铜器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分别相当于春秋早、中晚期。从边家庄秦墓可以看出,秦国青铜器的总体面貌与西周青铜器传统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后来才渐渐形成了秦器的风格特点。这一时期,随着奴隶制的衰退和崩溃,作为奴隶制象征的列鼎,已经超越了礼制的限制,僭越了等级的束缚,成为一种流行的造型形式。鼎成列,钟成律,簋成偶,匜盘成套,已构成造型设计的主流。礼器的配置也如出一辙,重食器而轻酒器,通常组合为鼎、簋、壶、盉、甗等,奇数的列鼎与偶数的列簋相配。从工艺水平上看,春秋初年的秦器,形制、纹饰虽承袭周器式样,而铸造技术却与周器有较大差距。许多器物器形不够规整,器壁厚薄不匀,纹饰也颇粗糙,线条滞涩不畅,有的铭文系凿刻而成,反映了青铜礼器开始走向没落。随着秦国国势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秦国青铜冶铸技术迅速进步,到战国中、晚期,秦国青铜器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陕西陇县边家庄出土青铜器概括

(波曲纹列鼎)

赢秦族一直保持擅长驭马驾车的传统,所以秦国贵族死后从葬车马器的风习非常盛行。边家庄秦墓也出土了大量车马构件和饰件。这些车马器具有春秋时期通行的形制特点,轻便实用而又不失精致,反映了秦人青铜车马器制造技术的成熟。

陕西陇县边家庄出土青铜器概括

(秦铜车马)

汧作为秦都城的时间很短,从秦襄公二年到襄公十二年襄公去世,总共11年。汧邑是秦国当时向东伐戎、扩张领土的需要,城址规模不会很大,因为作为都城的时间只有11年,可能无暇修建规模较大的城池。秦襄公“伐戎至岐”,卒于军前,一定会引起统治集团内部较大的恐慌,因此,即位的秦文公为了稳定局势,离开汧邑,迂回宗庙所在地——西垂,直到三年后,秦文公才再进关中,建都于汧、渭之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