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來了,生態變好!河北“冀棗衡”漏斗區地下水位回升

據瞭解,為解決華北地區地下水嚴重超採問題,按照水利部、省政府部署,2018年9月13日上午10時開始,河北省通過滏陽河、滹沱河、南拒馬河3條河流實施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河湖地下水回補試點,計劃利用南水補水量5.5至7.5億立方米。截至10月底,三條試點河段共利用南水補水約2.0億立方米。

生態補水超4億噸 小河變成“湖”

目前,滏陽河水頭已至艾辛莊,南拒馬河水頭已達新蓋房樞紐,兩河水頭均達補水試驗段末端,滹沱河水頭已過安平縣。三條河道形成水面面積3200萬平方米。徑流入滲回補地下水,效果明顯。目前,進入我省的中線總乾渠流量正以213立方米每秒的流速向北方輸水,其中生態補水流量80立方米每秒。

另據瞭解,今年4月,中線一期工程開始向河北省實施生態補水以來,已累計補水4.04億立方米。中線工程向滹沱河、七里河、滏陽河等大中小河流生態補水,涵養了水源,補充了地下水,提升了城鄉生態景觀效果。其中,向邯鄲、邢臺、石家莊、保定、衡水、滄州、廊坊市生態補水2.92億立方米,向白洋淀補水1.12億立方米。

南水來了,生態變好!河北“冀棗衡”漏斗區地下水位回升

行洪河變成“湖”

“你們可以看看這個水面寬度近兩百米,深4~5米,長度有5公里左右,這條河是滏陽河的支流,叫支漳河,它本來是用來城市行洪的,以前也有水,但是水面很窄,但是有了江水,水面寬了,也被居民稱為南湖。”11月1日14時許,在邯鄲市區支漳河河岸上,記者看到大面積的水域碧波盪漾,景色如畫,韓法垚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這條行洪河是如何變遷為“湖”的。

關停自備井6300眼 地下水位回升

南水有力地改善了沿線水生態環境。目前,中線總乾渠在我省形成了一條長465公里、寬幾十米的清水走廊。我省建成的2056公里的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形成了向受水區供水、補水的網絡體系,可相機向下遊河道、交叉河渠生態補水,逐步遏制水生態惡化狀況。

南水的穩定供應推進了水生態修復工程。據統計,河北省受水區城鎮已累計關停自備井6300眼,形成地下水壓採能力11億立方米。位於“冀棗衡”漏斗區的衡水市城市自備井累計關停609眼。2017年底該市深層地下水平均埋深較2016年同期回升0.59米,地下水生態得到逐步恢復改善。南水的使用有效緩解了當地深層地下水過度開採。兩年來,我省受水區累計壓減地下水開採量近9億立方米,地下水位得到不同程度回升。

■攝/河北青年報記者王勇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