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眼看宿遷”——碧波盪漾在城市中

“网眼看宿迁”——碧波荡漾在城市中

治理過的馬陵河水清可觀、景美可賞

宿遷網訊(記者 史偉/文 楊群/圖)水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潤澤之水,幸福一城”,9月24日上午,宿遷市政府辦組織開展了第四次“網眼看宿遷”活動,近20名媒體代表和網友代表實地採訪、觀摩,將焦點聚集在宿遷水環境生態治理和修復等方面,用網絡的“眼睛”看看宿遷水環境。

說到水環境生態治理,就不得不提馬陵河。媒體代表和網友代表一行首先來到馬陵河最北段的先導工程。岸芷汀蘭,錦鱗游泳……不少家長帶著孩子在河岸邊的棧道上玩耍。曾被周邊居民稱為“臭水溝”的馬陵河經過截汙納管、片區改造、源頭溼地、清淤拓浚、生態修復和景觀交通這六大工程的相繼實施,如今已呈現“水清可觀、岸綠可憩、景美可賞”的景象。

紅磚青瓦的老房子、發黃的珍貴照片、老式翻水灌溉設備……宿遷水利遺址公園以水文化和水利文化為主題,挖掘運河灣的歷史文化資源和宿遷水利歷史及水利文化資源,通過系統整理、展示和宣傳宿遷治水成就,普及水利科學知識,給市民提供一個水文化體驗、宿遷因水興城的往事追憶和運河民俗文化消費與傳播空間。

“网眼看宿迁”——碧波荡漾在城市中

駱馬湖生態環境發生顯著變化

自來水如何產出?如何流到老百姓家中?宿遷市水文化展示館以水的根源性出發,通過“聲、光、電、影”等方式,從城市到水廠到每一戶家庭,講述自來水行進之路。區域供水通村達戶工程是我市實施的惠及面最廣的民生工程,讓農村老百姓和城裡人一樣喝上了同源同網同質的自來水,水價實現縣域內統一,群眾對供水滿意度明顯提升,徹底改變了農村分時供水的局面。

水清湖秀、魚多鳥來。“禁採、退漁、保水、治汙、建綠”,通過水環境整治工作,駱馬湖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整體水質持續穩定在Ⅲ類水以上,銀魚魚汛在消失十多年後多次出現,湖區各種珍稀鳥類重新迴歸。

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曾是一個“有色、有味”的地方,而今讓媒體代表和網友代表沒想到的是,化工園區已黑水難尋、臭氣不再。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的轉變是從2012年開始的,“法寶”是園區61家企業實行“一企一管、一企一測、一企一策”,實現汙水處理全過程可監管、可控制、可跟蹤。經過整治,昔日的“生態窪地”華麗變身為“環保高地”。

“環境好、綠化美、空氣清新,三臺山太美了!”這是來自連雲港的遊客在鏡湖拍照留念時發出的讚歎。作為三臺山國家森林公園“那水”的代表,鏡湖是“那山那水衲田”山與花的“紐帶”,是景區的“母親河”,是景區的“加溼器”。鏡湖之水來自清清的駱馬湖,水質清澈,景色秀美,風景宜人,一湖多景,湖岸柳陰長堤,湖邊曲水風荷,湖面畫舫輕泛,令遊客流連忘返。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是城市每一條河流的追求,也是每一位百姓的期盼。宿遷水環境生態治理和修復情況如何?在涉水方面的工作理念、思路、舉措和成效有哪些?參加本次活動的媒體代表和網友代表一路看、一路問、一路賞。在瞭解宿遷黑臭水體整治的理念做法、水利文化與成就、區域供水和農村飲水安全、駱馬湖水環境治理、企業汙水處理及水生態景觀建設等內容後,給予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