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靠什麼盈利?

宇能雲企


進入2018年以後,共享單車行業開始變得很平靜。摩拜和ofo都開始專注於業務的發展,不再忙於“燒錢大戰”。雖為競爭對手,但是在商業變現上,兩家卻顯得很有默契。ofo取消了月卡,而摩拜則是提高了月卡的費用,兩家都逐步取消了一些優惠活動。看來對於賺錢這件事情,摩拜和ofo都是很迫切的。當然,迴歸商業的本質是對的,企業本身就是以盈利為目的。很多人都會好奇,到底共享單車如何賺錢?畢竟,半個小時一塊錢的費用,怎麼看起來都很難打平支出。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單車業務收入

用戶交給共享單車的錢分來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押金,另一部分是騎車的費用。關於押金這個部分,其實平臺是託管給銀行的,按照道理來講是不能隨便動的。因為,押金是需要隨時退給用戶的。另外一部分是騎車的費用,又分為單次和月卡,這是平臺方可以去支配的地方,也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如果只考慮到一輛車正常使用的情況下,如果成本是700元,那麼大概每天幾個人來騎就可以保本。當然如果要計算損耗,那麼就需要更多的人來騎行。並且現在是推廣期,所以收費的成本會低一下,現在競爭沒有那麼激烈了,開始恢復到比較正常的價格。

平臺廣告收入

跟所有互聯網產品,流量大了就可以發展廣告業務。共享單車其實也是一樣的,目前摩拜和ofo都已經成為了巨大的流量入口,在產品完全是可以放入其他產品的廣告。比如可以在首頁增加彈窗廣告,就可以按照曝光或者點擊來收費。考慮到共享單車是非常熱門的產品,會有非常多的品牌願意在上面打廣告。實際上,這也是一筆比較不錯的收入。在之前的一些節假日,摩拜就曾聯手一些知名品牌開展活動,至於有沒有收費就不知道了。但是,一旦收入壓力增大,摩拜是有可能對品牌主來收費的。

增值業務收入

這塊的內容就比較靈活了,包括佣金收入、積分商城等收入類型。比如摩拜現在接入了專車和拼車,用戶都是先支付給摩拜,然後再轉給提供服務的平臺。在這個中間,摩拜是要抽取一定的佣金。隨著用車訂單的增多,這一塊的收入也會慢慢起來。另外,背靠海量的用戶,摩拜建立的積分體系,可以啟動積分商城。用戶使用“積分+現金”來購買商品,由於平臺大批量購買會產生差價,摩拜也會有一定的收入。

當然,共享單車的賺錢方式也不侷限於以上三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摩拜甚至切入到了網約車領域,跟滴滴開始“搶生意”。如果有一天,共享單車開始發展外賣業務,大家也不要覺得奇怪。都是為了賺錢啊!

行走在創業路上,追逐光榮與夢想


光榮與夢想1987


這個問題找我們回答絕對沒毛病!

共享單車當先被資本炒的非常火爆,既然火爆就一定有它背後的道理,共享單車究竟靠什麼賺錢?我們來一起研究下。

很多搞金融的人或者聽風就是雨的人都在說摩拜單車和OFO本質上是靠金融賺錢,而做金融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收押金做資金池。對於這種觀點,我只能說扯淡!
一個優秀的公司都是通過核心業務獲得收入的。共享單車的核心業務就是租金,每筆5毛一塊的租金*被使用次數構成了它的核心收入。而且這個收入模型本身就是健康的。假設每輛OFO單車成本200元,每次1元,每天流動5次,每天收入5元,40天就可以收回成本。即使加上損壞,損壞概率即使達到30%,辛苦點200天也可以實現盈利。關鍵是市場佔住了後續還可以再優化車輛。所以共享單車的這個盈利模型怎麼算都能轉的動。

剛才我計算的這個盈利模型中損壞概率30%是完全基於投入市場100輛單車,投入後的第一天其中的30輛就丟了,沒有為公司創造一塊錢收入計算的。所以,共享單車無論怎麼算它本身都是一個非常健康的狀態,前提是需要風險投資的不斷支持。

再說回到押金的問題。其實對於這些共享單車來說,押金最大的作用在於綁定客戶。押金數量越大,它的更換成本越高,畢竟大家每個人都懶得取出押金。所以,為摩拜單車付了押金的人,看到摩拜單車會優先選擇摩拜單車,OFO也是同理。但當一個人既為摩拜單車交了押金,又為OFO交了押金,那他對第三種單車幾乎就沒有需求了。

馬雲做單車起步晚了,用戶已經被摩拜單車和OFO的押金策略所綁架。如果再讓大家交押金,那肯定是作死。所以,馬雲的選擇是讓大家免押金租車。這核心原因不是因為馬雲有支付寶可以查看大家信用,更不是因為馬雲爸爸有錢任性。而是因為:第一,共享單車在核心盈利模型上其實不需要押金,押金只是綁定用戶的策略和門檻。第二,押金和誠信沒什麼關係,不要想太多了。

好在大家目前絕大多數人群還只是為了摩拜單車或OFO其中的一個買單,永安行還有機會。但這個機會跟押金真心沒多大關係,押金只是為了構築自己的護城河。接下來大家都不收押金就可以了,反正影響也不大。但永安行確實把競爭推到了下一個階段:所有人的護城河都已經消失,大家只能拼資本的階段。

變革家


就像題主說的那樣,伴隨著資產的湧入,城市路上的共享單車已經很多家了,那些五顏六色的單車隨處可見。資本的背後其實就是瘋狂的造車和搶佔用戶資源,行業開始變得非常躁動。為了迅速佔據市場,經營者停不下步伐的大量投放單車,地毯式的進入全國各地,以至於忽略了企業的運營的本質和自己的商業模式,所以到現在,很多共享單車死的死,倒閉的倒閉,跑的跑。

在最近,12 月 4 日,10 月底哈羅單車與永安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合併後的新公司哈羅單車宣佈完成首輪融資,同時這也是原哈羅單車 D1 輪融資,數額為 3.5 億美元。這又讓共享單車上了一輪熱點,但還是掩蓋不了共享單車冬天的來臨。共享單車將迎來最終大洗牌,大多數的共享單車很難熬過這個冬天。都說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可是最終能飛上天的畢竟還是少數。

雖然共享單車的冬天已來臨,可是也讓我們不禁感慨,為啥資本如此瘋狂的湧入共享單車這個行業?共享單車究竟是靠什麼盈利的?它的盈利點有哪些?

1、數據

數據真的很值錢。如果你經常使用共享單車,它可以明確你的生活路線,經過哪些商店,哪些超市,具體的時間點等等數據。有了這些數據,怎麼變現,那是時間問題了,畢竟未來還是屬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當然現在也可以根據你的數據精準的推送廣告等等。

2、押金

共享單車的押金聚集起來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而且這個數字會越來越大。可能你會說,押金可以退啊。是可以退,但大多數人也不會主動要求退。而且要注意不是一份押金對應一輛車,而是一輛車可以對應多份押金。所以說押金池的數字會越來越大。有了這個押金池,盈利的方式就自然多了,比如可以用來投資理財,用來開展其他業務等等。

3、租賃

其實共享單車是單邊的租賃模式,你騎一次,是需要交納 1 塊錢左右的費用的,這也是共享單車可以盈利的點,不過盈利很難,所以他們也沒在這方面下功夫,反而推出各種月卡,年卡來拉攏用戶。


stormzhang


共享單車的最大價值並不僅於用戶騎車,而在於與各方資源的協同。

1)基礎設施價值:高德地圖統計,共享單車出現後,目前北上深的交通擁堵情況分別都至少下降了5個百分點,而隨著共享單車的持續發展,未來可以將這個數據上升更多,創造更大價值。這也讓城市交通系統、用戶等多方面受益,共享單車已經成為繼滴滴之後,出行系統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為出行行業以及用戶的剛性需求,屬於基礎設施項目,有著極大的價值。

2)數據價值:凱文凱利說“一切生意都是數據生意”,共享單車屬於智能出行,可以掌握到用戶出行時間,出行軌跡的各種數據,而這些數據對於公交系統,對於商業公司來說都有重要意義。例如滴滴通過ofo出行數據與自身用戶出行數據進行打通,為用戶提供公交與ofo的最佳接駁方案。ofo用戶去商場的行為數據,對於支付寶來說,也非常有用,可以幫助其發展“新零售”戰略,各方都能受益。

3)線下支付價值:線下支付一直都是阿里與騰訊的戰場,雙方你來我往,需要不斷拓展場景維護用戶線下支付習慣,而月活千萬級別的共享單車,則是最佳的線下支付場景,支付規模已經逐步趕上了滴滴。培養用戶線下支付的場景,其實也意味著在培養用戶在其他場景中選擇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的習慣,進而掌握到用戶更多的消費數據,完善自身的線下實力,而目前ofo接入了支付寶,摩拜接入了微信,彼此擦槍走火。

4)信徵價值:目前ofo接入了NB-IoT智能物聯網鎖,摩拜單車也有自身的GPS定位,可以有效的追蹤用戶行為,而一旦檢測到用戶出現亂停車、騎出指定區域的行為,則不僅可以對其進行相應的懲罰,還可以將違規數據提交給芝麻信用以及相關信徵部門。這樣不僅能有效約束用戶,還可以幫助完善較為匱乏的信徵建設。


南七道


共享單車從去年開始突然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速度,迅速風靡全國,引起了眾多企業的進入和眾多資本的角力,在多個大中型城市都可以看到共享單車的影子。隨著以摩拜為首的共享單車企業估值的不斷提高,風投資本的不斷投入,這個行業貌似風光無限。


在單車投放量不斷擴大的同時,各種負面消息也接踵而至,鎖單車,春運帶單車回老家,單車扔河裡,破損單車遍地都是,弄得一地雞毛 ,在二維碼上粘貼其他二維碼的騙局也屢見不鮮,引起了輿論對國民素質的擔憂,對政府監管和配套的質疑,乃至對企業管理模式的不滿。  共享單車之所以發展如此迅速,幾乎一夜之間,各種小黃車如雨後春筍一樣出現在諸多城市街頭,共享單車到底靠什麼賺錢的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共享單車到底靠什麼賺錢的,知道真相的你絕對會大吃一驚!

  

  押金200,假設每輛車平均有6-10個人把押金留在APP裡(你不會每次用車都把押金拿進拿出的,對嗎?這是利用你的懶惰),那麼 就有1200-2000元停留在這輛車上。

  

  這輛車的購入單價,我不太清楚,但目測估計不會超過200元。而富士康工廠化生產大規模介入後,可能只需要100元。

  

  於是,每一輛共享單車,要生生從市場上拿走至少1000元。如果投放1000萬輛車,那麼就是100億元的存款。這不是一個農村信用社嗎?



  

  100億的現金,可以派生出500億的借款(你腦子可別想著100億元去投資國債,每年3%的回報喲),這是金融基本的套路。500億投資市場上,每年是35億的穩妥收入,刨去利息、運營等費用,10-20億利潤,是有的。

  

  一年掙10-20億純利潤的生意。中國有幾家上市公司能做到?怪不得能估值上百億!

  

  再則:

  

  在你屁股跨上單車的前,無論是摩拜,還是ofo,你都必須把你的電話號碼、真實姓名、身份證號(要實名認證)都發送過去,同時,你還得提交299元(摩拜)或者99元(ofo)的押金…

  

  商業模式實際是一個鏈狀的體系,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創新,至少要想明白如下5個核心問題:

  

  1.你準備提供的產品(或者服務),解決什麼需求?換而言之,你的目標用戶群體是誰?剛需,還是改善性的?高頻需求,還是低頻?

  

  2.這個需求的市場是否足夠大?如果是個小市場,那就不是創業,是餬口;

  

  3.你的模式,會動誰的奶酪?換句話說,你的潛在敵人,塊頭有多大?這決定了你創業的摩擦係數與阻力,也決定了你最終能走多遠;


靜你amber


很簡單,盈利點主要分成兩塊



1.靠資金沉澱盈利。

一輛摩拜押金299,按照去年的投放速度,到目前註冊人數大概在3000w+ 那摩拜的這個資金池的數量在90億左右。如此數額的資本無論是簡單的購買債券或者基金,年收益率10%是肯定不止的。資金池帶來的收益保守估計一年為9億。對,經過簡單的資本運作就能賺9個億,這也是為什麼資本大鱷紛紛看好共享單車的原因。

滴滴打車,共享雨傘都是這樣賺錢的。

2.靠數據積累盈利

現在的ofo和摩拜是有你的騎車軌跡的,你經常在哪裡上車哪裡下車,每天活動範圍和滴滴或者airbnb的數據加在一起基本上可以概括你一天的生活軌跡,那個時候的你,沒有隱私,吃哪兒住哪兒的數據全部被人掌握。但是,這正是商家要的效果,知道你在的活動範圍和活動頻率以後,吃穿住行廣告的精準投放就不是問題,精準營銷給共享單車、滴滴等公司帶來的廣告費用非常可觀。

而且,你可以自己接廣告,也可以直接把數據賣給阿里,或者騰訊百度。

還有一點最直觀的,共享單車是要收費的。當然盈利的大頭基本在押金和廣告,這點收入對於摩拜和ofo基本能夠忽略,夠日常管理費用吧!

(v^_^)v


老何住六樓


中國城市的街頭巷陌已經被各種各樣的顏色所充斥著,這個顏色就是大名鼎鼎的共享單車們,無論是摩拜還是OFO,亦或永安行、小鳴單車之流,原先大家都還能用所謂的小紅車、小黃車、小藍車來形容他們,但是如今隨著共享單車四處布放,共享單車已經從大家原先新鮮看著新奇的稀罕品,變成了現在已經習以為常,並且經常使用的東西。最近幾天,瀚哥和一個朋友出去聊天,途中路過了一個地鐵站,地鐵站旁邊整齊擺放著成百輛的各色共享單車。


這個時候朋友問了瀚哥一個問題:你說這麼多的單車他們到底靠什麼才能盈利?

碰到這個問題瀚哥不禁愣了,是啊,一個租金只有五毛到一塊的共享單車究竟在靠什麼賺錢?畢竟開單車企業不是做慈善,更不是做社會公益,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共享單車到底怎麼才能活下去?

一、共享單車的成本究竟有多少?

說到共享單車到底成本有多少?相信各大媒體都在紛紛爭相報道,瀚哥在這裡不想花費過多的筆墨來討論共享單車的成本問題,我們引用各家媒體的報道來綜合一下共享單車的成本。共享單車的成本主要來源於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本身自行車的生產成本,第二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


第一個,自行車的生產成本。共享單車的生產其實比較複雜,比如說摩拜單車用的是自建自行車廠,OFO單車是和老牌自行車巨頭飛鴿、鳳凰合作,其他的各類單車也都是來源各不相同。那麼既然,來源不同成本也就差異很大。

根據南方都市報等各類媒體的報道,再結合各個單車創始人們在各大論壇的發言,我們不妨綜合出單車的價格。共享單車的生產成本帶有GPS電子鎖的共享單車成本較高約在2000元左右,而沒有加裝電子鎖的單車大概約在700元左右,甚至有媒體給過了300-3000的超大區間價。


第二個,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呢?根據新浪網採訪幾家單車創始人的說法,共享單車的運營成本可能一年高達千元。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麼貴的單車,這麼高的成本,共享單車到底該怎麼賺錢?

二、共享單車的盈利點在哪裡?

我們剛剛說了共享單車的成本,那麼共享單車到底有什麼辦法能夠賺錢呢?瀚哥研究了市面上盛行的幾款共享單車,發現其盈利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共享單車的租金。這是最直接的東西,畢竟每個單車都會有直接向用戶收取的租金,根據各家共享單車公佈的數據顯示,平均每輛單車一天的使用次數是5次,那麼其收入一般在2.5元到5元之間,假設一輛單車的成本是3000元,那麼想要回收成本的話,可能需要三年以上。然而根據得到的數據顯示,大部分的共享單車企業都表示,這些租金基本上只夠支付共享單車的維護成本,所以想靠租金賺錢可謂是難上加難。


二是共享單車的押金。對的,大家都想起來了每輛共享單車都是有押金的,摩拜單車的押金是299元,OFO單車的押金是99元,以最近的數據,每家單車企業都有1000萬以上的活躍用戶的話,摩拜單車的資金池就有29億元之多,OFO的資金池也有9.9億元。這些資金如果用來購買理財產品的話,就以現在餘額寶的收益約3.6%的年化收益率為例,摩拜一年的收入是1.04億,而一輛單車的生命週期是4-5年,那麼這個押金的收益也就約為4-5個億。這些錢看上去不少,但是從付出的成本來說,還是難以覆蓋成本。

那麼,這兩個主流的方式都沒辦法完全覆蓋成本了,那麼到底共享單車怎麼才能賺錢呢?正如同摩拜單車的創始人CEO王曉峰說的“摩拜單車沒有對手,但是盈利卻不知道在哪?”


三、共享單車到底該怎麼盈利?

剛剛我們說了現階段共享單車的主要盈利點是租金和押金,然而這些錢基本上都不足以能夠支撐共享單車盈利,那麼賺錢到底該怎麼賺呢?瀚哥認為互聯網思維的制勝之處就在於,羊毛出在豬身上,狗買了單。共享單車作為互聯網思維,尤其是共享經濟的一次嘗試,其要生存下去,最大的關鍵點就在於如何能夠創造盈利模式。

講到這裡瀚哥就想到了一個和共享單車非常相似的產業,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支付產業,相信每個人都有出門用銀行卡或者掃碼支付的習慣吧,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支付產業作為一個金融的基礎工程來說,支付是幾乎沒辦法賺錢的,並且從阿里巴巴的發展初期我們就能夠看到,支付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只是網上電商消費的一個載體,一直是作為成本支出的服務部門存在的。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支付正在成為一個個產業,一個個場景的入口,也許支付不能賺錢,但是通過支付,藉助支付的入口向其他業務要收益就變成了可能,比如說大家眾所周知的支付寶,其支付的確難以賺錢,但是通過花唄、餘額寶等產業,通過各種增值服務,螞蟻金服已經成為了中國最賺錢的公司。微信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我們再回到現在的共享單車,的確從上文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共享單車如果僅僅從租金、押金這兩個方面來說,賺錢都是非常難的,其所獲得的收益能夠維持運營就已經非常不易,那麼,我們就要認識到,共享單車到底是什麼?

瀚哥認為共享單車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最為主要的一個入口,因為在線下真正可以觸達用戶的產品入口其實並不多,除了上面說的支付以外,很多都是有用戶沒入口的狀態,但是共享單車作為一個場景固定的特殊產業,其入口的功能將會是其未來發展的關鍵。

比如說,最近一段時間盛行的單車免費騎活動,雖然從活動的角度來說,很多人認為都是共享單車企業的一場燒錢大戰,瀚哥承認從燒錢的角度來說,共享單車是在燒錢,但是我已經看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因為燒錢的同時,我們在開屏廣告上看到了美團、攜程、招行等等著名企業的身影,瀚哥認為這就是其入口功能的體現,因為如此漂亮的場景化信息分發,可以說共享單車正在成為大量商戶、企業的真正入口,做接口,做流量,做數據而不僅僅是坐單車,這個才是共享單車的一大法寶。


此外,我們能不能試想這樣的一個場景,你經常騎單車,單車可以從你的運動軌跡上知道你的個人喜好和愛好,以及你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那麼完全可以用大數據分析,給你推薦你所需要的商戶和商品,這個時候共享單車完全可以攜用戶令商戶,讓商戶向共享單車支付更多的廣告費,甚至幫助商戶實現從無到有的推廣,因為共享單車還有著明顯的觸達功能。同時,瀚哥還記得在部分共享單車的發展初期,曾經出現過去哪個咖啡館或者商店簽到就可以領取免費騎行券的案例,這個也是一種應用方式,為商戶引流,給單車企業賺錢。

因此,瀚哥認為共享單車如何能夠真正活下去,其關鍵不是說賺取租金或者押金這樣的小錢,而是如何用活共享單車,實現真正的入口經濟。


瀚海觀察


以ofo舉例,成本大概在200元,騎一次1元,平均每天十次,就是10元,不算押金的情況下,20天也就回本了,這是最好的商業模式。當然早期有押金的情況下,一週就能把本收回來了。

mobike比ofo貴,最開始的產品要1800的成本,不過現在也降下來了,主要模式跟ofo類似。

有意思的是最早為共享單車提供密碼鎖硬件的供應商大賺了一筆。

現在會發現幾乎不用錢就能騎共享單車,他們的主要商業模式是廣告,共享單車是一個支付入口,用最大的努力提升每天的試用頻次,當然就必須規模化,這時候這個觸達用戶的渠道就變得很值錢。想象你掃碼打開app的時候,投放一個廣告,你是不是必須得看,這個廣告露出就夠cover你騎的成本了,有的時候還能拿到一些福利,所以往後走,共享單車就是一個數據採集器,最後通過採集到的大數據變現,金融徵信、行研報告、廣告投放等很多想象空間,不怕賺不到錢。


為你讀歷史


經過整個市場的運轉,以及目前共享單車所出的所有活動等等,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盈利方式。

1.傳統營業方式盈利

這一點就是大家平時最能看見的,30分鐘1元錢的普通租騎模式。別看它30分鐘一塊錢的金額,但是,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他能賺多少錢。假如2000萬輛摩拜,不算多的,十分之一的車進入營業模式,產生的營業額在短短的30分鐘內都非常客觀。

2.看似虧本的推廣方式

不論是什麼單車,作用紅包車吸引顧客下載APP,利用限時免費的方式,開拓自己的市場。這遠比傳統的地推模式更加吸引人,而且效果更加。你可以說在這個階段,他們處於虧本狀態,但是換個角度算他們的成本,算整體的效果,這點錢,划算的多的多。

3.XX邀請你免費騎單車

我想,現在的摩拜,大家都經常可以看到,週一到週五免費,週末XX請你吃大餐免費騎等等。看似免費騎沒有任何盈利,其實最大的盈利點就在這裡。

我記得摩拜創始人在北京拉投資的時候做了一件事:大屏幕顯示了當時全國的摩拜作用量和正在騎行量。大屏幕顯示的數據是非常可觀的,我記得當時創始人說了一句話,我這裡的用戶,給你們做產品的推廣的話,你覺得怎麼樣。

不難看出,在這個大數據時代,除了數據統計還有就是用戶共享。我有幾千萬的用戶,你有產品需要推廣,那好,我給你平臺,你給我錢,我讓用戶免費使用我的平臺,實現雙贏模式。何樂而不為呢?!

4.押金理論

就拿摩拜的押金,一個用戶299,也就是300,不算多的,全國算2000萬用戶,押金就有60億。哪怕我不做任何投資,單純的利息,一天都可以產生一筆巨大的資金。

所以,共享單車,他所有的盈利,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遇見獨白


湖南株洲市的公共自行車從2011年開始運行,給市民交通帶來了諸多方便,綠色環保、便捷出行、鍛鍊身體。

既然是公共的,那肯定是政府公益性質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不圖賺錢,那也最起碼也得維持運行吧?


那是靠的什麼呢?政府財政撥款是毫無疑問的。另外,辦卡時每人所交的300元押金,20萬用戶就是6000萬,這筆不小的資金可以再利用投資什麼的。其次是1000來個自行車站點和上萬輛自行車上,是做廣告的好領地,應該有一筆廣告收入。其三,免費3個小時以外的收費,不管再少也是一筆收入。

公共自行車的社會效益是不可低估的。據統計株洲市公共自行車,每年的騎行量達到1500萬人次以上,按2公里/人次,每百公里耗油8.33升,每升汽油約減少碳排放2.25千克計算,公共自行車為全市可節約汽油249萬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620噸,同時還有效地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

綠色環保,低碳出行!大家共享騎行快樂,共建生態城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