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永不止步!12月7日,安踏发布一则消息,称将以46亿欧元(折合人民币360亿)收购芬兰体育用品亚玛芬(Amer Sport)。再添一员洋“大将”,体育品牌的国际路还远吗?

此举引发业内人士提出五大疑问,直指安踏。一、高溢价收购能否确保未来的收益;二、安踏可能认为自身高价被高估,以收购的方式防止股价下跌;三、安踏一直聚焦于国内三四线市场,缺乏高端品牌及户外运动品牌的运营经验和能力;四、在此之前安踏从未做过真正的海外并购,Amer Sport这个大项目安踏能否消化得了;五、安踏选择这样的收购标的,真正目的是否为了进击北京冬奥会?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频繁收购,安踏会撑破“肚皮”吗?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简称安踏、安踏体育,是一家晋江起家的体育用品企业,主营业务包括运动鞋、服装及配饰。

亚玛芬是芬兰乃至世界上著名的体育用品集团,旗下的品牌产品线覆盖网球、羽毛球、高尔夫、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滑板、健身器材、自行车、越野跑装备、徒步装备及潜水等多种运动项目。一款“始祖鸟”(Arcteryx)冲锋衣,甚至被称为“运动服装里的爱马仕”,可见其在体育用品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亚玛芬的产品线多是滑雪、滑板等户外越野运动,而第24界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张家口举行。在这个节骨眼收购亚玛芬,恐怕和冬奥会难脱关系。有了冬季户外体育产品,安踏就有机会进军冬奥会的赞助商名列,以新面目出现在大众视野。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亚玛芬旗下品牌始祖鸟(Arcteryx)的门店

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寒流不退,已经持续了近两年的时间,许多国内本土品牌都遭到业绩下滑、库存上升等问题,整个体育用品大环境经济不容乐观。像361度、匹克、贵人鸟这些晋江起家的体育鞋服企业,几年来也曾多次遭遇市场“寒流”。

早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许多国内的运动品牌蜂拥而上,导致包括安踏在内的多家企业必须消化库存、关闭门店,并因此耗费多年时间,对一些企业的影响还一直在持续中。这样看来,假如安踏确实是直奔冬奥会而去,那么还会不会重蹈当年的覆辙呢?

今年6月份,安踏收购了百丽85%的股权,早在2007年,百丽国际就以3.7亿购入知名意大利鞋服品牌FILA的中国商标,但两年间百丽在FILA并无收益反而亏损近4000万,一度出现疲软状态。直到2009年,安踏从百丽手中再度拿下Fila Marketing(Hong Kong)Limited全部股权,自此,FILA正式成为安踏旗下一员。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安踏CEO丁世忠

FILA(斐乐)是世界前十位的运动品牌,产品主要涉及网球、滑雪、高尔夫、瑜珈、赛车等领域,品牌系FILA兄弟于1911年在意大利BIELLA创立,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根据当时的公告显示,在收购FILA前,安踏的国际品牌零售业务净亏损550万元,尽管如此,安踏仍以3.32亿收购FILA。众所周知,安踏的业务路线一直走的是中低端的体育鞋服路线,而FILA面向的消费人群主要是中高端的,而在经营国际品牌的经验上也确实有点不如百丽。收购FILA,真的会给安踏带来创收吗?

事实证明,安踏终于迎来洋品牌经营的春天,几年时间FILA已经成为安踏业绩增长的主力军,从去年安踏的业绩发布会上显示,FILA的营收占比已经接近安踏全部营收的30%,而在今年的发布会上,安踏高管透露“FILA的增速达到了85%以上”。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安踏CEO丁世忠(左三)

如果说安踏收购FILA是迈向国际的第一步,那收购亚玛芬就是安踏开创国际品牌里程碑的重要节点。

得益于FILA经营成功的经验,2016年安踏与东京上市公司Decente日本的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主打滑雪用品;随后又将国外著名运动品牌“斯潘迪”收入囊中;2017 年2月,安踏在多品牌战略上再下一局,成立合资集团,进军韩国品牌和香港儿童服装品牌。

为收购亚玛芬,安踏首先与方源资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腾讯成立了一个新公司“Mascot Bidco Oy”,跟着以新公司进行收购。其中安踏持有57.95%的股份,整个交易金额约为46亿欧元,比起亚玛芬当前的股价来说有很高的溢价,这次收购预计会在明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安踏的市场细分金字塔

目前,安踏的净现金有11亿欧元,而收购亚玛芬需要46亿欧元。这次交易中安踏进行了大规模的杠杆融资,杠杆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收益和损失皆可放大。由于动用了企业更多财务、人力等资源,一旦整合管理不慎,对于安踏的存亡将是致命的一击。

最经典的“门口的野蛮人”——老牌杠杆收购天王KKR收购雷诺兹-纳贝斯克公司并购案例,这笔交易以250亿美元的收购价震惊世界,被称为“世纪大收购”。然而KKR却亏损超过7亿美元,如此知名专业的投资机构都难做到一击即中,实业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更需谨慎再谨慎!

反观亚玛芬近两年的营收,并未展现出良好的潜力,近两年的营收增长均低于5%,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430万欧元。斥巨资收购这样一家业绩并不令人看好的企业,难免招来质疑的声音。乐观地来看,亚玛芬作为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比起之前掌握的FILA大中华区,更有利于安踏提升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在国内,尚无一家本土体育用品企业能做到真正国际化。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丁氏父子发家史:你不找钱,钱不找你!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丁世忠(右二)出席安踏2017年业绩发布会

安踏是一家“鞋都”晋江发家的企业,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197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晋江市陈埭镇岸兜村一户普通人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草根”家庭。

陈埭镇有一条小河叫作乌河,河的两岸出了两位企业家,一位是丁世忠,另外一位就是特步集团创始人丁水波。两家企业被誉为体育用品界的“东邪西毒”。

丁世忠的父亲叫丁和木,1937年生人,早年曾当过兵,也务过农,做过一些小生意。丁世忠是家中次子,在他之上还有一个哥哥叫丁世家,比丁世忠大六岁,也在安踏集团内出任高管。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安踏创始人兼董事长丁和木给特教学校的孩子送月饼

丁氏原系阿拉伯人,其先祖赛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官拜平章政事,元代其后裔的一支因为经商来到泉州。元明朝代交替之际,他的裔族在陈埭避居,后人取先祖赛典赤瞻思丁的尾音“丁”字为姓,后此姓流传下来。

陈埭丁氏宗祠位于岸兜村,宗祠始建于明代初年,历经修葺、重建、扩筑,是福建省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陈埭丁氏乃是回族,发展到今天在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已经汉化,但还有不少伊斯兰教习俗和民族意识的存留。

丁氏宗祠坐北朝南,建筑群体以廊院式组织,采用闽南传统民居的建筑技术,南北长49.24米、东西宽21.38米,总占地面积1052.75平方米。中堂是宗祠建筑群的中心建筑,神龛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这里举行。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陈埭丁氏宗祠

最引人注目的是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阿拉伯文组字装饰,特别是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传说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予吉祥与安宁”的“吉祥鸟”。宗祠的建筑形式为廊院式,整体布局构成汉字“回”字形,其中后殿东北削角砌筑,使回字口部更与汉字书法转角顿笔象形,是汉民族文化和回族民族意识的结合。

通常宗祠的匾额楹联多会记述历代科第功名,褒奖先进,彰显祖先功绩,或是描绘宗祠风水、历史渊源和人物事件。丁氏宗祠也不例外,匾额楹联石碑上记载了历代的丁氏文人名士,明清两代登进士者12人、举人21人、贡生26人、秀才105人。1984年,丁氏宗祠辟为“陈埭回族史陈列馆”。现如今,陈埭丁氏宗祠已成为旅游文化景点。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晋江凭借侨乡优势和政策扶持,率先发展乡镇企业,陈埭镇的许多农民都联户集资办厂、做生意。当时晋江有许多人做鞋子,晋江的鞋业逐渐发达,被誉为“中国鞋都”。面对时代大潮,曾经做过小生意的丁和木也和人合伙开起了鞋作坊。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安踏签约中国奥委会

受到父亲影响的丁世忠,于1987年初中毕业后就不再上学了,下定决心要到北京闯荡。对于他北上的念头,父亲及家人起先并不理解,但他对父亲丁和木说:不能坐等生意找上门,为什么不主动拿出去销售呢?

被一番话打动的丁和木资助了丁世忠一万块钱和600双鞋子,独闯首都的丁世忠还真在王府井卖出了第一批鞋子,随后丁世忠在商场里租下了一个柜台,销量更上一层楼。不过,同样是晋江鞋,贴上青岛双星的牌子就能卖100块,丁世忠的晋江鞋却只能卖20块,很快,他就摸透了是品牌的原因。

1991年21岁的丁世忠在北京挣下了20万,带着这些钱回到家乡晋江和父亲兄长自创公司,父子三人将自家鞋厂和鞋子命名为“安踏”,意思是“安心创业,脚踏实地”。当时的陈埭镇有上千家的鞋厂,产品质量和工厂业务模式大同小异,包括安踏在内也都是做海外贴牌。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孔令辉代言的安踏广告在央视播出

1991年,一心想打造品牌的丁世忠,花了80万请了当时的乒乓球体育明星孔令辉代言,并在央视频道播出,共花费500多万。顿时安踏火爆全国,销量渐长。

晋江商人中,多以“讲义气”、“雷厉风行”、“投入”这些字眼评价丁世忠。一次酒桌上丁世忠与卡宾董事长杨紫明义结金兰,并认杨紫明的儿子为义子,二人交好。有一回杨紫明到丁世忠办公室时,丁世忠甚至脱下脚上穿的安踏鞋伸到杨紫明面前让他闻一下气味,这让杨紫明颇为尴尬,不过这一举动是为了检验鞋子制作工艺中所装抑制脚气的芳香剂是否奏效。

这种对事认真投入的精神,或源自父亲的言传身教,丁和木曾说:“我最常对他说的就是,做事情要全身心投入,你不拼命去赚钱,钱不会自动来找你。”这话倒不假,从丁世忠主动只身北上,到斥资签下体育明星孔令辉,再到今天收购亚玛芬,无不证明丁世忠始终是主动“去找钱”。

再下一城!买下“运动服中的爱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吗?

丁世忠出任平昌冬奥会火炬手

这一两年来安踏一直在谋求创新与变革,力求赶超阿迪达斯、耐克一众洋品牌。去年,安踏向全球发布限量版克莱·汤姆森KT3篮球鞋,每双售价999元,发售前有上千人在店铺排队,当天即一抢而空。据了解,这款鞋在网上的价格已经涨到了5999元。今年,KT3也在美国试销,每双价格130多美金,这是中国品牌在过去难以企及的。

“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这是丁世忠的雄心壮志,收购、合资一个个洋品牌,不断扩大了的安踏的商业版图,从一个晋江的小工厂到全国知名的运动品牌,再到走出国门,比肩耐克、阿迪达斯,安踏无疑是民族品牌的一大骄傲。

不过,亚玛芬这块“肉骨头”安踏究竟能不能啃得动,还要看安踏的后续发力。而亚玛芬究竟能给安踏创造多大的价值,带来多少效益,就要看安踏如何消化这个洋牌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