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永不止步!12月7日,安踏發佈一則消息,稱將以46億歐元(摺合人民幣360億)收購芬蘭體育用品亞瑪芬(Amer Sport)。再添一員洋“大將”,體育品牌的國際路還遠嗎?

此舉引發業內人士提出五大疑問,直指安踏。一、高溢價收購能否確保未來的收益;二、安踏可能認為自身高價被高估,以收購的方式防止股價下跌;三、安踏一直聚焦於國內三四線市場,缺乏高端品牌及戶外運動品牌的運營經驗和能力;四、在此之前安踏從未做過真正的海外併購,Amer Sport這個大項目安踏能否消化得了;五、安踏選擇這樣的收購標的,真正目的是否為了進擊北京冬奧會?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頻繁收購,安踏會撐破“肚皮”嗎?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簡稱安踏、安踏體育,是一家晉江起家的體育用品企業,主營業務包括運動鞋、服裝及配飾。

亞瑪芬是芬蘭乃至世界上著名的體育用品集團,旗下的品牌產品線覆蓋網球、羽毛球、高爾夫、高山滑雪、越野滑雪、滑板、健身器材、自行車、越野跑裝備、徒步裝備及潛水等多種運動項目。一款“始祖鳥”(Arcteryx)衝鋒衣,甚至被稱為“運動服裝裡的愛馬仕”,可見其在體育用品中的地位。

眾所周知,亞瑪芬的產品線多是滑雪、滑板等戶外越野運動,而第24界冬季奧運會將於2022年在北京-張家口舉行。在這個節骨眼收購亞瑪芬,恐怕和冬奧會難脫關係。有了冬季戶外體育產品,安踏就有機會進軍冬奧會的贊助商名列,以新面目出現在大眾視野。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亞瑪芬旗下品牌始祖鳥(Arcteryx)的門店

國內體育用品市場的寒流不退,已經持續了近兩年的時間,許多國內本土品牌都遭到業績下滑、庫存上升等問題,整個體育用品大環境經濟不容樂觀。像361度、匹克、貴人鳥這些晉江起家的體育鞋服企業,幾年來也曾多次遭遇市場“寒流”。

早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許多國內的運動品牌蜂擁而上,導致包括安踏在內的多家企業必須消化庫存、關閉門店,並因此耗費多年時間,對一些企業的影響還一直在持續中。這樣看來,假如安踏確實是直奔冬奧會而去,那麼還會不會重蹈當年的覆轍呢?

今年6月份,安踏收購了百麗85%的股權,早在2007年,百麗國際就以3.7億購入知名意大利鞋服品牌FILA的中國商標,但兩年間百麗在FILA並無收益反而虧損近4000萬,一度出現疲軟狀態。直到2009年,安踏從百麗手中再度拿下Fila Marketing(Hong Kong)Limited全部股權,自此,FILA正式成為安踏旗下一員。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安踏CEO丁世忠

FILA(斐樂)是世界前十位的運動品牌,產品主要涉及網球、滑雪、高爾夫、瑜珈、賽車等領域,品牌系FILA兄弟於1911年在意大利BIELLA創立,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根據當時的公告顯示,在收購FILA前,安踏的國際品牌零售業務淨虧損550萬元,儘管如此,安踏仍以3.32億收購FILA。眾所周知,安踏的業務路線一直走的是中低端的體育鞋服路線,而FILA面向的消費人群主要是中高端的,而在經營國際品牌的經驗上也確實有點不如百麗。收購FILA,真的會給安踏帶來創收嗎?

事實證明,安踏終於迎來洋品牌經營的春天,幾年時間FILA已經成為安踏業績增長的主力軍,從去年安踏的業績發佈會上顯示,FILA的營收佔比已經接近安踏全部營收的30%,而在今年的發佈會上,安踏高管透露“FILA的增速達到了85%以上”。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安踏CEO丁世忠(左三)

如果說安踏收購FILA是邁向國際的第一步,那收購亞瑪芬就是安踏開創國際品牌里程碑的重要節點。

得益於FILA經營成功的經驗,2016年安踏與東京上市公司Decente日本的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主打滑雪用品;隨後又將國外著名運動品牌“斯潘迪”收入囊中;2017 年2月,安踏在多品牌戰略上再下一局,成立合資集團,進軍韓國品牌和香港兒童服裝品牌。

為收購亞瑪芬,安踏首先與方源資本、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成立了一個新公司“Mascot Bidco Oy”,跟著以新公司進行收購。其中安踏持有57.95%的股份,整個交易金額約為46億歐元,比起亞瑪芬當前的股價來說有很高的溢價,這次收購預計會在明年第二季度完成交易。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安踏的市場細分金字塔

目前,安踏的淨現金有11億歐元,而收購亞瑪芬需要46億歐元。這次交易中安踏進行了大規模的槓桿融資,槓桿的作用是一把雙刃劍,收益和損失皆可放大。由於動用了企業更多財務、人力等資源,一旦整合管理不慎,對於安踏的存亡將是致命的一擊。

最經典的“門口的野蠻人”——老牌槓桿收購天王KKR收購雷諾茲-納貝斯克公司併購案例,這筆交易以250億美元的收購價震驚世界,被稱為“世紀大收購”。然而KKR卻虧損超過7億美元,如此知名專業的投資機構都難做到一擊即中,實業企業進行海外併購更需謹慎再謹慎!

反觀亞瑪芬近兩年的營收,並未展現出良好的潛力,近兩年的營收增長均低於5%,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430萬歐元。斥巨資收購這樣一家業績並不令人看好的企業,難免招來質疑的聲音。樂觀地來看,亞瑪芬作為國際知名的運動品牌,比起之前掌握的FILA大中華區,更有利於安踏提升自身的國際知名度,在國內,尚無一家本土體育用品企業能做到真正國際化。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丁氏父子發家史:你不找錢,錢不找你!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丁世忠(右二)出席安踏2017年業績發佈會

安踏是一家“鞋都”晉江發家的企業,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丁世忠1970年出生於福建泉州晉江市陳埭鎮岸兜村一戶普通人家,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草根”家庭。

陳埭鎮有一條小河叫作烏河,河的兩岸出了兩位企業家,一位是丁世忠,另外一位就是特步集團創始人丁水波。兩家企業被譽為體育用品界的“東邪西毒”。

丁世忠的父親叫丁和木,1937年生人,早年曾當過兵,也務過農,做過一些小生意。丁世忠是家中次子,在他之上還有一個哥哥叫丁世家,比丁世忠大六歲,也在安踏集團內出任高管。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安踏創始人兼董事長丁和木給特教學校的孩子送月餅

丁氏原系阿拉伯人,其先祖賽典赤瞻思丁(1222-1279)仕元,官拜平章政事,元代其後裔的一支因為經商來到泉州。元明朝代交替之際,他的裔族在陳埭避居,後人取先祖賽典赤瞻思丁的尾音“丁”字為姓,後此姓流傳下來。

陳埭丁氏宗祠位於岸兜村,宗祠始建於明代初年,歷經修葺、重建、擴築,是福建省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回族祠堂。陳埭丁氏乃是回族,發展到今天在社會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已經漢化,但還有不少伊斯蘭教習俗和民族意識的存留。

丁氏宗祠坐北朝南,建築群體以廊院式組織,採用閩南傳統民居的建築技術,南北長49.24米、東西寬21.38米,總佔地面積1052.75平方米。中堂是宗祠建築群的中心建築,神龕供奉丁氏列祖列宗考妣神主,每年隆重的春秋二祭就在這裡舉行。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陳埭丁氏宗祠

最引人注目的是門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牆的石雕阿拉伯文組字裝飾,特別是鑲於正門門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組繪而成的鳥形圖案木雕,傳說是伊斯蘭教“祈求真主賜予吉祥與安寧”的“吉祥鳥”。宗祠的建築形式為廊院式,整體佈局構成漢字“回”字形,其中後殿東北削角砌築,使回字口部更與漢字書法轉角頓筆象形,是漢民族文化和回族民族意識的結合。

通常宗祠的匾額楹聯多會記述歷代科第功名,褒獎先進,彰顯祖先功績,或是描繪宗祠風水、歷史淵源和人物事件。丁氏宗祠也不例外,匾額楹聯石碑上記載了歷代的丁氏文人名士,明清兩代登進士者12人、舉人21人、貢生26人、秀才105人。1984年,丁氏宗祠闢為“陳埭回族史陳列館”。現如今,陳埭丁氏宗祠已成為旅遊文化景點。

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召開後,晉江憑藉僑鄉優勢和政策扶持,率先發展鄉鎮企業,陳埭鎮的許多農民都聯戶集資辦廠、做生意。當時晉江有許多人做鞋子,晉江的鞋業逐漸發達,被譽為“中國鞋都”。面對時代大潮,曾經做過小生意的丁和木也和人合夥開起了鞋作坊。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安踏簽約中國奧委會

受到父親影響的丁世忠,於1987年初中畢業後就不再上學了,下定決心要到北京闖蕩。對於他北上的念頭,父親及家人起先並不理解,但他對父親丁和木說:不能坐等生意找上門,為什麼不主動拿出去銷售呢?

被一番話打動的丁和木資助了丁世忠一萬塊錢和600雙鞋子,獨闖首都的丁世忠還真在王府井賣出了第一批鞋子,隨後丁世忠在商場裡租下了一個櫃檯,銷量更上一層樓。不過,同樣是晉江鞋,貼上青島雙星的牌子就能賣100塊,丁世忠的晉江鞋卻只能賣20塊,很快,他就摸透了是品牌的原因。

1991年21歲的丁世忠在北京掙下了20萬,帶著這些錢回到家鄉晉江和父親兄長自創公司,父子三人將自家鞋廠和鞋子命名為“安踏”,意思是“安心創業,腳踏實地”。當時的陳埭鎮有上千家的鞋廠,產品質量和工廠業務模式大同小異,包括安踏在內也都是做海外貼牌。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孔令輝代言的安踏廣告在央視播出

1991年,一心想打造品牌的丁世忠,花了80萬請了當時的乒乓球體育明星孔令輝代言,並在央視頻道播出,共花費500多萬。頓時安踏火爆全國,銷量漸長。

晉江商人中,多以“講義氣”、“雷厲風行”、“投入”這些字眼評價丁世忠。一次酒桌上丁世忠與卡賓董事長楊紫明義結金蘭,並認楊紫明的兒子為義子,二人交好。有一回楊紫明到丁世忠辦公室時,丁世忠甚至脫下腳上穿的安踏鞋伸到楊紫明面前讓他聞一下氣味,這讓楊紫明頗為尷尬,不過這一舉動是為了檢驗鞋子製作工藝中所裝抑制腳氣的芳香劑是否奏效。

這種對事認真投入的精神,或源自父親的言傳身教,丁和木曾說:“我最常對他說的就是,做事情要全身心投入,你不拼命去賺錢,錢不會自動來找你。”這話倒不假,從丁世忠主動隻身北上,到斥資簽下體育明星孔令輝,再到今天收購亞瑪芬,無不證明丁世忠始終是主動“去找錢”。

再下一城!買下“運動服中的愛馬仕”,安踏能消化得了嗎?

丁世忠出任平昌冬奧會火炬手

這一兩年來安踏一直在謀求創新與變革,力求趕超阿迪達斯、耐克一眾洋品牌。去年,安踏向全球發佈限量版克萊·湯姆森KT3籃球鞋,每雙售價999元,發售前有上千人在店鋪排隊,當天即一搶而空。據瞭解,這款鞋在網上的價格已經漲到了5999元。今年,KT3也在美國試銷,每雙價格130多美金,這是中國品牌在過去難以企及的。

“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這是丁世忠的雄心壯志,收購、合資一個個洋品牌,不斷擴大了的安踏的商業版圖,從一個晉江的小工廠到全國知名的運動品牌,再到走出國門,比肩耐克、阿迪達斯,安踏無疑是民族品牌的一大驕傲。

不過,亞瑪芬這塊“肉骨頭”安踏究竟能不能啃得動,還要看安踏的後續發力。而亞瑪芬究竟能給安踏創造多大的價值,帶來多少效益,就要看安踏如何消化這個洋牌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