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百強縣定位PK:廣州四會

全國百強縣定位PK:廣州四會/湖南醴陵/湖北宜都/安徽天長

廣州四會

四會市因境內四水(西江、北江、綏江和龍江)會流之地,故名“四會”。

位於廣東省中部、肇慶以東,珠江三角洲西北邊緣,地處西、北、綏三江下游,北迴歸線將全境南北一分為二。東與佛山市三水區交界,南與肇慶市鼎湖區相連,西北與廣寧縣接壤,東北與清遠市清新區毗鄰,屬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範圍。

1993年和1994年連續兩年分別跨進全國農村經濟百強縣(市)和全國經濟實力百強縣(市)行列,1996年實現了小康。

2014年四會市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97位和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76位。

2016年12月7日,四會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四會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全國百強縣定位PK:廣州四會/湖南醴陵/湖北宜都/安徽天長

湖南醴陵

醴陵,為湖南省轄縣級市,由株洲市代管。醴陵地處湖南省東部,東鄰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上栗縣,北接瀏陽市,西倚株洲市蘆淞區、淥口區,南界攸縣。醴陵市轄19鎮、4街道辦事處、1個經濟開發區、1個示範區,總面積2156.46平方千米,總人口104.8302萬人 。

醴陵盛產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中國“國瓷”、“紅官窯”所在地和花炮祖師李畋故里,是“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花炮之都”。

第十五屆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榜單出爐,醴陵市排名第82位,較上年排名第84位再前進2個名次,綜合實力居湖南省縣域前四強。

根據《2015年中國工業報告》首次發佈的中國工業百強縣名單,醴陵市位列中國工業百強縣93位。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

全國百強縣定位PK:廣州四會/湖南醴陵/湖北宜都/安徽天長

湖北宜都

宜都,湖北省直轄、宜昌市代管縣級市,位於鄂西南長江中游南岸,地處江漢平原向鄂西南山地過渡地帶,東隔長江與宜昌市猇亭區、枝江市相望,東南鄰松滋市,西南、正西與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交界,北與宜昌市點軍區接壤。

宜都市版圖總面積1357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下轄1個街道、8個鎮、1個鄉,戶籍總人口391864人。

宜都於公元前196年設縣制,名為夷道。公元210年,劉備設宜都郡,取“宜於建都”之意。宜都素有“楚蜀咽喉”、“三峽門城”、“鄂西門戶”之稱,是一代宗師楊守敬、清代學者王永彬、開國上將賀炳炎的故鄉。

宜都是2016年度湖北省唯一的全國百強縣市 ,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中國民間故事之鄉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省級環保模範城 等榮譽稱號。

2017年,宜都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市)。

首批全國農村社區建設示範單位。

全國百強縣定位PK:廣州四會/湖南醴陵/湖北宜都/安徽天長

安徽天長

天長,安徽省縣級市,由滁州市代管,位於安徽省東部,除一面與安徽省來安縣接壤外,三面被江蘇高郵市、儀徵市、六合區、金湖縣、盱眙縣五縣市區環抱,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城市,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一軸雙核兩翼產業格局中的兩翼之一,素有“安徽東大門”之稱。幅員面積1770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35921人(2016年),其中市區人口約20萬,下轄14個鎮、1個街道。

天長建縣於公元742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為紀念自己生日千秋節而特設的一個縣。為紀念已故新四軍羅炳輝將軍曾兩度更名為“炳輝縣”。有朱壽昌、宣鼎、王貞儀、戴蘭芬等歷史名人,一代名相包拯曾在此就任縣令。天長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首批商品糧、商品油基地縣(市),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天長是安徽省唯一一個連續十年十強的縣市,在滁州市連續多年保持綜合考核第一,縣域經濟綜合實力一直穩居全省十強、中部百強,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科學發展百強縣行列。

天長地處華東腹地,南臨長江,北枕淮河,東臨高郵湖,西傍京滬鐵路,205國道——寧連高速公路以及寧淮高速公路縱貫境內。水路經高郵湖直達沿江、沿海各大港口。天長是東部沿海地區與內陸中部地區的跳板,是長三角經濟區重要的配套加工業生產基地 ,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範縣(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