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粮高峰“合二为一” 玉米备货莫失良机

2018/2019年度玉米市场供应缺口犹存,看涨氛围浓厚,农户整体售粮节奏延长,新玉米集中上市后用粮企业及贸易商大量囤粮,也将使得玉米价格难以大幅下跌,玉米上市高峰期价格回落空间和时间可能不及预期。

进口饲用大麦不具价格优势

11月1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即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大麦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本次调查确定的倾销调查期为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我国历年从澳大利亚进口大量大麦,主要用于饲料及酿酒行业。

2018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大麦624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大麦411.5万吨,占比66%。2014年至2017年我国分别进口大麦541万吨、1073万吨、501万吨和886万吨,其中澳大利亚大麦分别为388万吨、436万吨、325万吨和648万吨,占比分别达到70%、41%、65%和73%。美国农业部预计,2018/2019年度澳大利亚大麦产量为740万吨,比上年度下降150万吨,降幅17%,大麦产量为近11年来最低。

预计2018/2019年度澳大利亚出口大麦570万吨,比上年度下降80万吨,降幅12%。我国贸易商反映,今年澳大利亚大麦受干旱影响,产量大幅下降,同时其国内需求坚挺,大麦出口量可能远没有美国农业部估计的那么乐观。当前近月船期进口大麦主要来源国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而国际上2018年产法国、乌克兰大麦出口基本结束,出口报价集中在明年7-8月。

目前澳洲大麦正处于新作收获季,受产量下降影响,我国12月船期澳洲大麦进口CNF报价高达280美元/吨,进口完税价达2240元/吨(进口澳洲大麦无关税),加拿大大麦进口完税价则达到2300元/吨。我国广东港口玉米价格在2000元/吨左右,当前进口饲用大麦亏损超过200元/吨。

事实上,由于进口饲用大麦不具价格优势,目前大麦的进口买船基本上是酒用的刚性需求。截至本周,澳大利亚新作大麦的订货量在120万吨左右,对应的船期大多在今年12月至明年4月之间,如果没有“反倾销”的影响,2018/2019年度(10月至次年9月)我国进口的澳大利亚大麦预计也仅在240万吨左右,同比将大幅减少53%。

“反倾销”调查后,预计明年2月之前的船期订单可能会赶在60天“安全期”内提前交货,涉及到的进口大麦数量或在60万~80万吨,预计此次“反倾销”事件可能导致我国2018/2019年度进口的澳大利亚大麦减少100万~150万吨。如果“反倾销”被确认,2019/2020年度澳大利亚大麦产量恢复,则将对该年度澳大利亚大麦出口产生严重影响。

吉林深加工企业陈粮库存高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调研结果显示,往年收购初期吉林收购玉米主要依赖黑龙江流入,今年流入量大幅下降,吉林本地粮上市预计在12月以后。当前吉林玉米深加工企业库存普遍偏高,少的可供加工1个月,多的可供到明年2月末,目前企业仍以加工陈粮为主,新粮挂牌收购价偏低,大多企业基本无量。

调研显示,吉林全省22家玉米深加工企业中(大成集团另行核算),16家在产(8家酒精企业、8家淀粉企业)。在产的16家企业设计产能从2016年的1110万吨增至1230万吨,增加的120万吨产能全部来自吉林省博大生化有限公司。目前吉林玉米深加工在建项目220万吨,松原嘉吉扩建产能120万吨,2019/2020年度能投产;白城梅花新建100万吨,一期已经完工,正在调试生产线,预计2019年一季度可开工生产。此外,松原凯赛生物公司(吉安生化)2019年将恢复原有产能30万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2018年吉林省玉米产量为3160万吨,比上年下降90万吨;预计2018/2019年度玉米总消费量为1539万吨,比上年度下降19万吨,主要考虑到部分不宜食用的稻谷可能替代玉米进入燃料乙醇生产,影响玉米的工业消费。预计2018/2019年度吉林省玉米结余量为1621万吨,比上年度下降72万吨。

未来两个月备货时机莫错过

本周,东北玉米上市压力不明显,加之农户惜售,深加工企业继续提价收购玉米,幅度在40~60元/吨。华北地区受近日天气晴好加之玉米价格涨至高位影响,贸易商和农户出货量有所增加,加之东北临储玉米也有到货,部分企业下调玉米收购价格,幅度在10~30元/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673万吨,比前5日增加193万吨,同比减少126万吨。东北三省一区收购量同比明显下降。

受天气影响,今年东北玉米上市普遍偏晚,除10月黑龙江有一批早熟玉米上市外,市场各主体均未感受到玉米上量压力。目前来看,东北玉米集中上市推迟至11月底甚至12月,而明年春节偏早,12月和明年1月将是农户集中售粮时间,意味着往年11月和次年1月下旬左右的两个售粮高峰在今年将合并,12月至明年1月玉米价格回落风险加大。

但需注意,玉米上市高峰期价格回落空间和时间可能不及预期。从黑龙江玉米市场来看,预计在当前价格基础上回落幅度在50元/吨左右。从吉林玉米市场来看,由于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本就偏低,当前厂门到货基本无量,后期即使玉米集中上市,也难以低于当前挂牌价格,预计集中收购价在1700~1800元/吨。

淀粉后市走势仍将跟随玉米

截至11月21日的一周,加工企业淀粉出厂价:黑龙江绥化2350~2400元/吨,比上周增加50元/吨;吉林长春2400~2450元/吨,辽宁沈阳2450~2500元/吨,河北石家庄2600~2650元/吨,均持平;山东邹平2600~2630元/吨,下降20元/吨。在综合考虑折旧等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吉林长春加工1吨玉米理论盈利为180元,比上周减少17元;山东滨州理论盈利43元,减少5元。

截至11月21日的一周,全国淀粉行业开工率77%,与上周持平,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其中,东北大中型企业开工率86%,比上周下降1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华北76%,与上周持平,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行业整体开工率处于2018年以来的高水平。

本周,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持续提价收购玉米,支撑淀粉价格;华北部分地区玉米高位回落,加之当前淀粉价格处于2016年以来高点,出货缓慢压制淀粉价格。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商品淀粉产量为254.5万吨,比上月增加22.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6万吨;10月底商品淀粉库存为94.8万吨,比上月增加6.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5.5万吨。

商品淀粉库存同比增加较多,反映出今年10月淀粉需求不如上年,这对淀粉价格有一定压制。但原料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仍是淀粉价格的主导因素。后期来看,淀粉价格大势仍跟随玉米价格走势,12月东北玉米集中上市后,淀粉价格有小幅回落可能。

国内酒精价格预计以稳为主

截至11月21日的一周,玉米酒精(普级酒精,含税价)出厂价:黑龙江肇东4800~4900元/吨,吉林四平4950~5050元/吨,均比上周下降50元/吨;河南南阳5200~5300元/吨,下降150元/吨;山东5400~5500元/吨,下降150~200元/吨。DDGS(蛋白含量26%,脂肪含量10%)出厂价:黑龙江肇东1900~1950元/吨,吉林四平2000~2050元/吨,均持平;河南南阳1900~1950元/吨,下降50元/吨。

截至11月21日的一周,国内酒精行业开工率为64%,与上周和上年同期均持平。其中,东北酒精企业开工率为70%,比上周增加1个百分点;华北53%,下降2个百分点。在考虑折旧等固定成本的情况下,吉林四平玉米酒精企业加工1吨玉米理论加工利润121元,比上周下降67元;河南南阳43元,减少83元。受原料成本上涨及酒精等产品价格下降影响,玉米酒精加工利润明显下降。

据了解,近期国际原油价格走低,传导至玉米酒精。10月以来,酒精行业开工率回升,库存量也出现增长。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10月我国酒精(含燃料乙醇)产量为69万吨,比上月增加11.2万吨;10月底酒精库存为30.1万吨,比上月增加3.6万吨。

酒精库存数量增长,也不利于酒精价格走高。随着12月东北玉米大量上市,酒精行业开工率或继续增长,但下游需求旺季逐渐来临,预计后期玉米酒精价格将以稳为主。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饲料企业采购DDGS较为谨慎,加之水产养殖正值淡季,而DDGS供应量有所增长,压制DDGS价格。

作者:XXX;来源:粮油市场报;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