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遭遇寒潮,路在何方?

关注



随着安徽,四川省也相继宣布新高考改革推迟,具体什么时候才实行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导致本应在今年秋季开展新高考试点的省份由原来的18个锐减到8个。对于新高考改革的延迟,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是“务实之举、理性选择”。

新高考改革遭遇寒潮,路在何方?


1、新高考的“3+3”模式受到严重质疑

当“3+3”模式出来以后学生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如物理专业因为本来就难度就比较大,在新高考的等级赋分而不是按分数的规则下,选择一个难度比较大的科目,无疑是给学霸当炮灰,还不如选择其他相对容易的专业,更不容易被学霸拉开差距,这也导致了选物理的人越来越少,而选择文科中的地理,理科中的生物这些相对其他专业比较简单的就有大量学生的报名。在浙江甚至出现一个学校高二只有5名同学选择了物理的情景,甚至有老师断言,这种情况下去,中国一二十年以后可能不会出现物理大师。

新高考改革遭遇寒潮,路在何方?


2、学校对这样的情况应对不足,缺少必要的配套

如第一点所说,选择物理的人数减少这必然导致的是所需要的老师也会急剧减少,相反,对于文科类专业还有生物这些相对容易的老师需求急增,打破现阶段大部分学校都是理科老师多,文科老师少的现状。为了缓解这一现状又必须让一部分老师临时转岗具备教授其他专业的能力,但实际效果却是由单科老师想复合型转变仍需要大量时间,从而学校的管理也跟不上,在这一环套一环之下新高考的改革实施进度收到严重拖延。专业选择的增多又会导致走班制上课,但是有些学校可能没有足够多的场地来安置数量巨大的学生,这个问题也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

3、学校的关注点在发生改变

“3+3”模式下会出现有20种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学校可能只会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将更多的师资力量着重发展几个专业。剩下需要做的只是让学生选择这些专业,再去考试就行了。然而,这也违背选课的初衷—选择学生喜欢的专业来学习。学校也可能慢慢地转变成一所“专科”学校。

4、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争议较大

新高考除了考察学生对于文化课知识的掌握,还增加了综合素质评价。有不少的家长对于怎样进行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时候会公平产生严重的质疑。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可能因为地域、家庭或其他外部客观原因导致有着很大的差别,又产生了新一轮的不公平。

新高考改革遭遇寒潮,路在何方?


5、各大高校并没有做好万全的录取准备

一般来说,大学里面的专业都是对于文理有着明确的要求,实施“3+3”模式后,高校的专业势必也要进行新一轮的调整来做好高考录取的准备工作。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学校想出一个万全之策进行应对。

6、已经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调整规避

对于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也肯定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才能让后面进行改革的省份不会重蹈覆辙,这也是必须要去考虑的。

相信改革后的新高考还是值得让我们期待的,虽然它现在还不够完美,需要给它打上各种的补丁,但是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还是能打造出一个相对更加公平的而且适合当前国庆的考试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