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房票”補償頭一次聽說?瞭解一下

房屋拆遷,“房票”補償頭一次聽說?瞭解一下

最近有網友諮詢我們說,他們當地正在進行房屋拆遷,政府給出了房票安置的方式,他們第一次聽說這種補償方式,不知道合不合理,有沒有風險。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貨幣補償和房屋產權調換,是常見的兩種拆遷安置方式。但是近幾年,在拆遷補償安置中,出現了“房票”這一全新補償方式。

房屋拆遷,“房票”補償頭一次聽說?瞭解一下

什麼是房票?

很多拆遷戶對於房票不是十分了解,今天就跟大家講一下,“房票”的相關內容。

房票,本是指業主購買房子時所產生的一切票據,包括購房發票、完稅證等等。但是在拆遷補償中,房票安置政策是指徵收人比照原地或者就近建設安置實行產權調換的政策,安置的房屋被轉化為貨幣、房票形式給予到被徵收人。

“房票”也是貨幣化補償的一種,只不過限定補償金必須購買一套商品房作安置房。在政府規定的時間內,房票可以作為專門購房的錢幣來使用。拿到房票的居民可以在政府規定的樓盤購置房屋。

房票安置,就是打破傳統單一的政府統籌建設安置小區安置模式,而轉向被徵遷群眾自主購房安置模式,拓寬了安置產品和安置空間,給被徵遷群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房屋拆遷,“房票”補償頭一次聽說?瞭解一下

“房票”安置有哪些特點呢?

一、過渡週期短。

如果選擇安置房,從拆遷徵收、辦理土地手續再到勘測、設計、建設、驗收,安置房建設週期很長,且工程易爛尾或質量不好,安置區的配套設施也大多比不上商品房小區。如果採用完全貨幣補償方式,則無法保證補償金用途,一些棚改戶可能花光了錢卻沒房住,這便違背了棚改改善居住環境的初衷。

二、滿足拆遷戶個性化需求。

就像購買商品房一樣,在政府指定的樓盤,拆遷戶可以自行選擇房屋地段、戶型、附屬設施等,更能滿足個體的需要,而不是一刀切的補償方式。房票目前大多在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中出現,可以讓棚改戶快速享受到城市的配套服務,也有助於推進棚改,解決“拆遷難”的問題。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如有法律問題,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諮詢,或點擊下方「瞭解更多」與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