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交了一份保險,每年交1.5萬,交二十年,以後每年領1.5萬,領到老,划算嗎?你怎麼認為?

芊裡先生


對於一般家庭來說,為避免不時之需,購買保險是一項對家庭安全的重要舉措,而如果有一份這樣給孩子的保險,每年交1.5萬,交二十年,以後每年領1.5萬知道去世,看起來似乎很好,但要金十君說,保險公司是在賺你的錢。


1、這份保險時間成本過高

交這樣一份保險,那麼到孩子20歲時候總共交了30萬,之後20年才能拿回來30萬,也就是說你用20年時間在保險公司那裡存了30萬,然後保險公司再用20年時間還給你30萬,一來一回就是40年。

但這家保險公司就一定能活40年嗎?40年後的1.5萬經歷各種通貨膨脹後能買到什麼東西呢?換一種思維方式,就是保險公司每年和你借1.5萬,借了20年,然後再用20年還你錢,你願意嗎?

2、存銀行有150萬,保險公司卻只給你90萬

要金十君說,這樣買保險把錢給保險公司,其實還不如把錢存銀行呢!假如把錢存銀行21年,按照定期三年的利率2.75%計算,轉存7次21年後大約可以拿到53萬,已經獲利23萬,而保險只能拿到31.5萬,剛剛回本!

如果活到80歲,30萬存銀行60年轉存20次,最後可以拿到的本金加利息大約為152.7萬,但領保險的錢60年只能拿到90萬,果然還是保險公司會做生意啊!

這樣看下來,保險公司拿了你的錢,什麼都不需要做,把錢存銀行裡,然後再把利息先給你,過個幾十年,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賺60萬了。

3、交錢的20年其實損失了至少5萬

從孩子一歲開始交錢,每年1.5萬交20年,這20年裡其實也是可以產生不少收益的。如果一開始就把錢存銀行,一開始的1.5萬存20年,隨後的1.5萬存19年,以此類推。

按照一年定期存款的1.5%最低利率計算,這20年下來也可以得到本金加利息35萬2千零57元,利息有5萬多了。但如果你買了這個保險,不止這5萬沒了,每一年還得交出去1.5萬,這樣子到底是你賺還是保險公司賺呢?


金十數據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董巖:

如果從孩子出生就開始交的話,每年1.5萬交到20歲總共交30萬元,現在人的壽命都比較長,假設活到80歲每年領1.5萬元,可以領90萬元,如果活到70歲那麼可以領75萬元。

乍一看很划算,交了30萬最後領的錢是當初本金的3倍了,可是仔細想想保險公司會做虧本的買賣嗎?保險公司也是企業不是社會慈善機構,他們設計一個保險產品不賺錢可能嗎?如果這個時候你冷靜下來想想就會讓過熱的大腦降降溫。我們來計算一下看看這樣買保險是否划算。

首先我們按照每年往銀行存1.5萬元按照一年的定期進行存款,因為利率會有浮動我們按照年利率2%來計算(因為現在銀行利率水平處在較低水平,未來20年肯定會有起伏,取平均值按照2%計算),那麼第一年存的錢為1.5×1.02^20,第二年的為1.5×1.02^19,以此類推最後是一個等比數列,計算公式我們就不再列了最後的計算結果大約為48.89萬元,同樣為了方便計算按照50萬元計算。

20歲之後每年開始從這筆存款中領取1.5萬元,那麼21歲的時候開始領,這時候50萬元的本金1年的利息為1萬元,將從本金中支取5000元。中間的具體計算過程不再列出大約57年之後本金加利息全部取完,這樣人的年齡大概在77歲左右,基本上在我們剛才預測的70歲到80歲之間。

但是實際上保險公司拿走這個錢之後每年理財的利息不會像銀行儲蓄那麼低,如果每年的年利率3%的話,那麼20歲的時候本金還按照50萬元,每年的利息為1.5萬元,那麼你在20歲之後取的永遠是利息,本金一直在保險公司那邊,保險公司根本不會在意你活到多少歲,因為你取的永遠都是利息。

當然上邊的這些計算我們都是粗略計算,但是大致不會差太多。在保險行業薪水最高的就是精算師,這些保險都是經過精算師計算過的,各種情況保險公司都是考慮進去的,所以保險公司虧本的可能性很低。再疊加以後通貨膨脹的因素,可能等到六七十歲的時候每年領的1.5萬元也只能吃碗拉麵也不為過。

有句俗話: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這個在什麼行業都是一樣的。如果你買這種保險其實最後都是很雞肋的,保險最本質的屬性就是給自己將來的不確定性投保來降低這種不確定性給你帶來的傷害,給孩子買這種保險不如個孩子買大病的保險,保的是將來的不確定性。


首席投資官


我給孩子買了份保險,每年交1萬多,交五年,每兩年能領2070元,當時說的都挺好,交夠年限隨時可以退,但是你要真正想退的時候你就知道上當了,這是一份終身理財保險,也就是說我給孩子入的保險孩子都不能領取,得等我的孩子百年以後才能退回本金,我給孩子入的時候孩子才2歲,挨千刀的保險公司,我入到7年的時候主動退了,利息不光沒有,本金將近6萬,才TM返還3.9萬,這就是平安保險乾的好事,所以說,我是在也不會相信理財保險了,本身承諾它借你一隻雞,幾年後加倍返還給你,但是當你想退的時候,別的雞不光沒有,我那隻雞連他媽兩隻雞腿都讓保險公司扣下了


節操去哪裡啦


如今的一年一萬五拿在手裡還有點用處。你知道20年後的一萬五有可能也就是一個月的低保工資,可能也就夠一個月吃飯,也可能在縣城都買不到一平米的房子。30年後呢,50年後呢?錢貶值太快了!

千萬別買保險!我爸媽二十年前一個月工資300多,他們花巨資每年交2000元,給自己買了保險,當時說退休後一個月,每個月能拿500。當時他們高興的不得了。認為至少退休後拿的工資比現在還多,吃喝不愁了。如今呢?每個月500能幹嘛???物業水電費都不夠!

再句一個例子,我12年前貸款買房,當時每個月要還1600房貸!我的工資當時也就1000+。可以說是舉全家之力去還貸款!我當時也認為,這30年啥都想別幹了,專心還款。結果呢,沒過幾年1600越還越的輕鬆!現在每個月還1600和玩一樣。。

10年前花5萬買個麵包車,感覺太貴了,別人都沒車,我能開面包車,自己很牛。10年後自己開二三十萬的車,感覺並沒有當年開長安麵包車有面子,因為豪車遍地跑。

錢貶值的速度是你想象不到的快!切記切記!


圓隆自動門


本人就是做保險的。個人不太喜歡做這樣理財性保險。主要原因就是我自己都算不來這個利息和收益。不過我覺得對於有條件的家庭買一份也是可以的。在你有能力的時候為自己做一筆儲蓄。還有其他的保險重大疾病一類的保險。我個人是覺得很有必要買的。這是在我沒做保險之前就有的意識。我屬於沒錢,存不下來錢的人。如果我不為自己購買重大疾病還有意外險這些,我一年下來也存不了錢。但是當我生病的時候有保險我至少能治得起病。如果是有錢家庭條件好的。一年幾千塊錢的保費可能就是幾件衣服的錢。為自己買一個保障。在生病的時候讓保險公司出錢,不用動用自己的存款。不是很好嗎?而且現在的保險很多都是身故就賠。意識是不是他殺謀殺都賠錢,就是一個早晚問題。有一些是保終身不退費的。買十年二十年保你一輩子。不好嗎?有些保險是買夠多少年按多少倍退你。是或許通貨膨脹錢沒那麼值錢。但是在你繳費後人家為你做了保障。你今天或許有能力,以後呢?所以保險真的很必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類型。注意看條款就好了。還有保險有猶豫期。合同書下來十五天。很多保險員都不會說。在這十五天內仔細看合同。


Annawu174184858


每年1.5萬元,也不算很多,人多了就可以有所成就

  1. 每年1,5萬,現在銀行存款利息2.%多吧, 很多銀行都有上浮的,3%很多的

你存了1.5萬元*(1+3%)^20年=2.7091萬元,

20年後你開始取你的第一筆存款1.5萬

還剩下 2.7091-1.5=1.3091萬元,這剩下的錢你只能夠四十年後才能夠開始領取。

2、這樣又是一個循環,相當於你每年存了1,3091萬元,假設這公司非常有信用,能夠持續經營下去,銀行利率沒有什麼改變。

你存了1.5(1.3091)萬元*(1+3%)^20年=2.364萬元,

40年後你開始取你的第一筆剩餘存款1.5萬

還剩下 2.364-1.5=0.864萬元,這剩下的錢你只能夠六十年後才能夠開始領取

3、這樣又是一個循環,相當於你每年存了0.864萬元,假設這公司非常有信用,能夠持續經營下去,銀行利率沒有什麼改變。

你存了1.5(0.864)萬元*(1+3%)^20年=1.56萬元,

60年後你開始取你的第一筆剩餘存款1.5萬

還剩下 1.56-1.5=0.06萬元,這剩下的錢你只能夠八十年後才能夠開始領取,錢也開始被你領取完了。

假設從孩子出生你就開始給他買這個保險,20歲後開始領錢,每一年投資都會等20年你才去取,1循環取完就40歲了,2循環取完60歲了,3循環取完都80歲了,

你的賬戶還應該剩餘600*((1+3%)^20-1)/3%=16122元。

人是長壽的,你的生命超過了80歲,81歲時你去取1.5萬元,還有一千多元,在82歲時,你終於可以拿到盈利的錢了,歡喜吧。


4看看現在,看看未來,20年前你的10元,和現在的十元有多大差距,現在的1.5萬元,和80年之後1.5萬還能比嗎?


5現在的通貨膨脹還能夠低於3嗎? 1.0353^20=2, 當膨脹達到3.53% 你剛好拿到你自己的錢


北極深山雪源


實話說,我國老百姓購買保險的意識還很薄弱,一方面是我們的社會保障方式與西方國家有很大差別,而另一方面就是因為早期我國保險行業中騙子太多。


以上述這個事舉例,假設父母現在30歲,孩子5歲,二十年後父母50歲,孩子25歲。這二十年一共交了30萬,目前我國男性平均壽命為72.38歲,女性為77.37歲,平均一下按照75歲計算。也就是孩子能領50年錢,總金額75萬,看似非常合適。

但是我們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每年1.5萬的儲蓄所得和未來70年的通貨膨脹。假設未來20年銀行平均的定期存款利率為年息4%,粗略計算一下每年本金1.5萬加上上一年存續的本金和利息,那麼20年後這筆錢大概是479538元。

根據央行給出的數據,2017年我國的通脹率是

7.5%,如果按照此通脹率計算未來70年的貨幣購買力,現在的15000塊20年後的購買力是3154.4元,那麼這20年每年15000元購買保險的錢,在20年後的總花費計算了通貨膨脹率後相當於支付了157940元。如果繼續以此類推,在孩子25歲至75歲之間領取的75萬元,在計算了通脹率後能夠領會的錢卻僅價值41206元。


上面幾組數據已經充分說明了問題,我國現在通脹率相較於銀行存款利率高出不少,雖然儲蓄也跑不贏通脹,但好在儲蓄和通脹之間還是有一部分可以抵銷的。相比於把錢給保險公司等著貶值,20年後的一筆錢總比從第21年開始每年領15000元要划算的多了。20年後可能人均收入都不止10萬元每月了,那15000元每年還能叫錢嗎?


2018年了,別再交智商稅了。


未泯雙瞳


一定要看清楚保險合同,這幫孫子說話騙人不打草稿,我買了一份理財保險,一年三千,交10年,他們發的宣傳單上寫如果孩子18歲,能領近二十萬做為教育資金,如果放到25歲再領,能領三十多萬做為婚嫁金。可是現在,球,等交幾年,你去保險公司問問,人家從來不正面回答你,只是告訴你,比銀行利率強點,你碼的,銀行可以隨時取出來,這要是取出來,一萬能取一千多,


亂世浮塵一老生


這應該是一份“教育險”,也叫“教育金險”。

按理來說,這種教育險會包含一定的保險保障功能(如“身故賠付”,雖然是象徵性的)。不然,以這種收益率,估計只有冤大頭才會買。

我們算一算就會知道有多虧。

前20年0息存錢,至少淨虧七萬元

在不考慮保障功能的前提下,每年交1.5萬,交20年,這就是30萬。

在這20年裡,你這30萬是沒有一分錢利息的。

如果我們把這30萬存銀行,存一年定存,按照平均2%的年利率算,每年的複利滾存,那麼20年下來,你能得到的利息是:

這樣一列表,一目瞭然,這20年您至少損失了71742元的利息。

換句話說,您這20年白白在給保險公司打工。保險公司憑藉一紙合同,白白賺了您至少7萬塊。

而且別忘了,人家保險屬於金融機構,是可以做投資的。人家才不會傻傻的讓白來的錢趴在銀行戶頭吃那點利息~

看看保險公司的收益率吧:

人家保險公司從您這0息借來錢,自己做投資,一年收益5%甚至10%以上,然後利潤全部放在自己口袋,您一分錢都沒有。

這個賬,怎麼算怎麼不划算,是吧?

後20年,時間越久,越不划算

20年後,孩子即將走向社會,這個時候保險公司履行合同,開始每月給你返錢,而且是“活到老,返到老”。

乍一聽,挺好,我孩子要活到100歲,我能領一大筆錢呢。。。

但我想說,這依然是一筆不划算的買賣,而且孩子活的越久,越不划算。

【下面是計算過程】

1、保險收益

後20年伊始,您在保險公司存有本金30萬,每年可得收益1.5萬,相當於年化收益 1.5萬 / 30萬 ×100% = 5%。

5%的年收益率,能跑贏大部分的貨幣基金,也能跑贏銀行5年期定存利率,但不一定跑贏一年期銀行理財的收益。

當然,收益率5%以上的銀行理財,淨值往往是浮動,也就是說最終收益可能高於5%,也可能低於5%。

2、銀行理財收益

我們退一步,用收益率相對較低的“保本型銀行理財”來PK保險的5%年收益。

我們拿相對靠譜的“宇宙行”工行的理財產品為例。

這是一款浮動收益理財,我們不貪心,按照4%的收益計算。

1、如果交給保險公司理財,本金30萬,保險公司每年給你1.5萬(單利),20年下來的純收益是1.5萬 × 20=30萬;

2、如果是自己理財,那麼本金就是最上圖計算的371742元。

按照4%的年化收益,每年利息復投(複利),20年下來是會變成814532元,淨賺442790元,比保險多賺142790元!

列個表,大家可以看得更清楚:

雖然保險理財的年收益率更高,但輸在初始本金低、而且是單利投資;

雖然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低,但贏在初始本金高,而且關鍵是做到了複利投資。

只有複利投資,財富才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越滾越快!

按照4%的收益一點點做,40年後,你的純收益將達到141.29萬元,而同期保險理財的收益只有1.5×40 = 60萬元,差距被進一步拉大!

誰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生活無憂,提早為孩子規劃財富,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關愛。

選對了理財方式,時間將成為財富最大的助推器;

相反,選錯了理財方式,時間也將無情的限制財富的增長。

所以買保險的話,最好只關注它的保障功能,要記住“保險姓保”。至於理財,還是自己做更靠譜、更踏實。


金投手


這個問題問到我的心坎上了,我們家也剛剛給孩子交保險,真的是經歷了好多選擇,題主的這個保險我也瞭解過,最終看下一圈來,我覺得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吧!

首先,小孩子買保險已經成了現在小孩子的必備了。除了必要的社會保險、醫療保險,那個支出也不高,每年一兩百塊而已;還有各種各樣的商業保險、重疾保險等等。很多有條件的家庭,愛子心切都會給孩子買的。我們一開始也在糾結買不買,主要是看到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買了,所以也買了,算是有一點點跟風吧。

其次,我的一個個人觀點,現在的商業保險是真的貴啊!題主的保險每年孩子的保險支出就是1.5萬,真的需要一點經濟基礎哦!我們給孩子買的一年7千,沒到了交保險的日子就覺得很痛苦了。

再次,我個人覺得,保險主要還是保障功能為主,我們自己買的保險主要是重疾這塊,對於返還看得比較淡,現在小孩患病導致家貧的案例太多了。

題主這個保險是每年交1.5萬,交夠20年再逐年的返還,我覺得光看返還的話,還是非常划算的,你想想孩子40歲就算是吧保險都領完, 40歲之後就都是紅利了,如果領到70歲,相當於多領了45萬,30萬本金回來75萬還是很划算的。

但是保險停繳退錢一般都是有扣除費用的,這個題主一定要關注一下,一旦買了保險,退的話肯定是不划算的,一般都會虧掉一部分錢。具體看您的保險合同是怎麼規定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