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藝之梅,花開滿園

趙梅名氣大了,擔子也更重了,有時不得不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代價。蒲劇現代戲《嫁不出去的姑娘》快排出時,趙梅做了痔瘡手術,傷口一直長不住。過了春節,戲報早貼出,換戲不可能,趙梅卻還臥病在床。左右為難的團長找她商量:堅持一下,只演一場,應付過去再安心養病。趙梅二話沒說,咬著牙上了舞臺。誰知上去就下不來了,在芮城縣城連演13場,接著又在永濟大禮堂連演7場,觀眾場場爆滿。劇院一再要求加演,趙梅哪能休息?

懷孕過了8個月,即將臨產的趙梅才請假回家。劇團在靈寶演出,觀眾非看趙梅的戲不可,團長來叫,趙梅只好渡河趕去。路上坐的是小農用車,劇烈顛簸,根本不能坐,趙梅就站在車上,兩手緊緊抓住欄杆,踮起腳尖站了二十里路。當晚演出《玉堂春》、《 三堂會審》時趙梅扮演的蘇三跪著唱了40分鐘,觀眾看得如痴如醉,趙梅兩腿跪麻了,雙腳腫得站立不起,機靈的衙役一邊一個,把“蘇三”扶著慢慢下場,觀眾還以為劇情本來就該這樣。

憶及在芮城縣蒲劇團從藝的14年,趙梅感慨而動情地說:“人常說父愛偉大,母愛偉大,這話肯定沒錯。但從某種意義上說,給了自己特殊關照的老師的愛更偉大。剛進團時,其他學員已經練了四年,自己卻一無所知,什麼也不會,在練功場上傻乎乎地不知所措,一度有些灰心。是恩師賀新民老師加班帶功,為我吃偏飯。早上,別人還沒起床,我已練完一場功, 練功三個月賀老師就開始幫我選戲。我演出時有下場就要喝水的習慣,賀老師總是及時把熱涼適度的開水遞到我手上。沒有賀老師的關心支持,沒有領導和其他老師的培養、搭檔的扶助,就沒有我的一切,我一輩子也忘不了他們!“

蒲藝之梅,花開滿園

是金子,總要閃光。1988年10月,中國現代戲第7屆年會在運城舉行,趙梅主演的蒲劇現代戲《月亮灘的姑娘》在河東劇院精彩亮相,一鳴驚人,一舉獲得五項大獎和山西省演出超百場獎,趙梅獲表演獎。這是趙梅以同一劇目獲運城地區戲劇一等獎之後,再獲國家級獎勵。《月亮灘的姑娘》以深化農村經濟改革為背景,演繹了高考落榜生馬臘臘困境中執著追求,歷經坎坷辦起養雞場,在月亮灘上闖出了一條勤勞致富新路子並收穫了美好愛情的故事。趙梅準確理解劇情,深入人物內心世界,恰到好處地運用唱做念舞藝術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個自立自強、敢愛敢恨、辣味十足、純樸可愛的農村女青年藝術形象,連演300場而久演不衰。此次獲獎,進一步確立了趙梅在劇壇的位置,引起了專家、戲迷和領導的熱切關注。

此時,更大的藝術平臺向她召喚。應臨汾眉戶劇團團長崔鳳鳴之邀,趙梅實現了蒲劇向眉戶、傳統戲向現代戲的雙重跨越,加盟到臨汾眉戶劇團。

在臨汾眉戶劇團,領導為趙梅安排的第一齣戲是接演《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中的趙巧英。《兩》 劇是該團演出千場而歷久不衰的品牌劇目。趙梅接受任務後,反覆研讀劇本,深入角色的情感世界,與劇組人員密切配合,準確、清晰刻畫了趙巧英這位農村封建習俗叛逆者聰明善良、潑辣大膽、愛恨分明的性格特徵,準確揭示了趙巧英因愛旺泉而返回家鄉,幫助旺泉找水時甘願吃苦受累,對“情敵”喜鳳的坦率直爽,搶救喜鳳時的真心誠意,在“絕命洞”裡與旺泉演繹“一夜情”時的悽楚悲壯,對旺泉屈從封建陋習的絕望、灰心,離開老井時義無反顧的心路歷程,成功地完成了人物塑造。

蒲藝之梅,花開滿園

在臨汾眉戶劇團新排的現代戲《幫工與主人》中,趙梅塑造了楊青鮮活生動的藝術形象,得到各方好評。她的藝術靈性、演唱功力、善於刻畫各類人物極強的可塑性得到普遍認可,很快跨入新的藝術高峰期。

由趙梅領銜,與王建龍、周頂立、高愛愛等名家聯演的《山外來的媳婦》赴省匯演,一炮打響。 趙梅塑造的李小娥藝術形象傾倒了專家、戲迷,獲主演金牌獎。趙梅擔綱主演,與潘國樑、王建龍、周頂立、張雲霞等合力打造的《山凹人家》,在趙梅的藝術生涯中佔有特殊的位置,為趙梅展示藝術才華提供了廣闊空間。趙梅用優美的身段、臺步以及對面部表情和眼神,形象地表達了紅果黑暗中跳出牆外的驚慌,夜間在荊棘叢中穿行的艱難。同時將紅果面對追來的新郎的焦慮、瞎眼婆婆的哀求、鄉親們的苦勸時無可奈何、只得面對現實的情感變化,表達得層次清晰,收放自如,強烈地震撼了觀眾的心靈。

蒲藝之梅,花開滿園

在《山凹人家》一劇中,兒子小根染病、善良的劉根服毒身亡的雙重打擊,再次擊垮了紅果的精神堤壩。此處,趙梅處理得不慍不火,張馳有度,準確到位,刻畫了紅果血肉豐滿、稜角分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人們不由議論,趙梅的紅果演得太好了,以至觀眾在臺下見了趙梅,弄不清她究竟是戲中的紅果,還是生活中的趙梅。《山凹人家》成了臨汾眉戶熱演城鄉的經典劇目,曾為全國地方病防治工作會議演出,引起轟動。此後該劇連中三元:1996年赴鄭州參加文化部第三屆秦、晉、豫金三角戲曲交流演出,獲5項大獎,趙梅獲優秀表演獎;三集同名眉戶電視劇先後榮獲省戲曲電視劇一等獎、華北區“國際杯”二等獎和廣電部電視劇“飛天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