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股份“沒有實際控人” 旭輝舉薦了三位高管 意欲何為?

陽光股份“沒有實際控人” 旭輝舉薦了三位高管 意欲何為?

沉寂已久的陽光股份,因一則公告再度引發市場關注。

12月11日中午,陽光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第七屆董事會任期屆滿,董事會將根據相關規定進行換屆選舉。

其中,陽光股份第二大股東上海永磐實業有限公司(旭輝全資控股子公司,下稱:永磐實業)提名林峰、陳東彪、王壽慶等三位旭輝高管為第八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

旭輝回應鳳凰網房產稱,本次董事候選人提名,是出於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和維護股東利益的期待。“希望在董事會換屆後,陽光股份能夠迎來健康發展,從而更好地回報包括眾多中小股東在內的廣大投資者”。

然而,在股份增持、人員提名等一系列操作下,旭輝意在“借殼”的聲音仍不絕於耳

陽光股份長期“無主”

陽光股份是一家老牌地產企業,於90年代在A股上市,一直專注於商業地產項目的持有、開發、招商和運營。

2006年,陽光股份與新加坡政府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RECO SHINE PTE LTD(下稱“RECO SHINE”,其母公司為RECOSIA CHINA PTE LTD)簽署戰略投資協議,成為國內第一家引進國際戰略投資的A股上市地產公司。

然而,陽光股份此後的發展一直頗為波折。其中,股東首創置業在2007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間,先後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競價交易系統減持了3357.5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13%。減持後,首創置業僅持有公司0.35%的股權。

自2015年以後,陽光股份更是長期處於“無實控人”的狀態。2015年8月,RECOSIA CHINA PTE LTD將RECO SHINE100%股權轉讓給Leading Big Limited(下稱:領大),領大間接控制了陽光股份29.12%的股權。由於領大無實控人,因而陽光股份同樣處於“無實控人”的狀態。

“無主”的陽光股份彷彿成了市場中的“香餑餑”。2017年9月,陽光股份拋出現金併購京基集團的計劃,而京基集團的資產規模卻遠超陽光股份本身的資產規模。這樣“蛇吞象”式的收購曾引發市場猜測,京基集團有借殼上市的可能性。不過,該收購計劃最終“流產”。

與此同時,陽光股份同樣引起了旭輝的興趣。自2016年11月起,旭輝便透過永磐實業悄無聲息的增持陽光股份,直到2017年1月,旭輝累計持有3749.6萬股,佔陽光股份總股份的5%。

不過,陽光股份與京基集團重組的“光環”散去之後,市場才關注到旭輝的加入。此後,旭輝高調的持續增持,持股比例一直漲到12.03%。

期間,中信銀行下屬公司CNCB於2017年9月通過領大受讓,間接持有了陽光股份約10.08%的股份,但這一變化並未引起陽光股份實控人變動,陽光股份仍處在沒有實際控制人的狀態。

旭輝意欲何為?

此次董事會的變動,旭輝是否意在拿下陽光股份控制權希望“借殼”或是“借勢回A”,成為關注焦點。

事實上,在當前形勢下,房企在A股上市難上加難。除非“借殼”的業務完全和地產不沾邊,否則地產“回A”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旭輝方面表示,陽光股份第七屆董事會已超期服役,公司近年來的業績也不盡如人意。本次旭輝提名的董事候選人,均是房地產、商業管理、上市公司合規經營方面具有多年經驗的專業人士,能在戰略方向、業務佈局、產品定位等方面給公司提供卓有成效的意見和決策建議。

或許,旭輝想要的並非“回A”,而是希望分出一部分業務與陽光股份進行合作,做成“雙平臺”。旭輝若獲得一個新的上市平臺,對於擴充融資渠道來說,無疑是一條更加可行的道路。

旭輝去年宣佈,未來5年要打造五個上市公司,包括物業、長租公寓、EPC、教育、商管。

如今,在物業管理、長租公寓和資管業務方面,旭輝均已成立了相應的業務公司獨立發展。其中,永升物業於12月17日上市,成為了商業板塊裡最早上岸的一部分業務。

長租公寓方面,旭輝領寓已在北上廣深等16個城市落地,簽約公寓數量超過2萬間。在2018年,旭輝長租公寓的目標是達到6萬間。

縱觀旭輝發展,可以看出在幾條未來主要業務線中,尚未成規模的商業地產業務無疑是較為明顯的短板。

而本次獲得提名的王壽慶正是旭輝的商業顧問,負責旭輝商業地產等業務的開發及運營。這或許正是旭輝在為將來“借殼”發展自身商業地產、資管類業務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陽光股份第一大股東的“無實控人”狀態長期存在,並且首創內部人員透露,“首創置業已經不再過問陽光股份的事情”。旭輝表態稱,“作為投資者之一,將長期關注和支持陽光股份的發展”。

可以預料的是,若一旦出現機會,旭輝將會是陽光股份實際控制人最具競爭力的候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