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裡的大俠都是靠什麼謀生的?他們靠什麼掙錢?

竹蜻蜓


金庸武俠中的大俠(韋小寶除外),都身負絕世武功,搞錢當然只是小意思,“槍桿子”最管用,古代社會中,拳頭就是硬道理,官府也制不了。最差的小蝦米,只能靠開鏢局賺錢,像什麼都大錦、馬春花老公徐錚之類,說起來林震南也是衰,竟然淪落到開福威鏢局混日子的程度,在武俠世界裡,開鏢局的都是LOSER,因為這一行也是服務業,其實是低三下四侍候人的活兒。

某些門派,應該是屬於豪強地主之類,像姑蘇慕容氏,有那麼大的參合莊,有聽香水榭等私家園林,自然不會是隻有這麼一座孤零零的莊園,在古代,古人置辦資產,不像現在一樣,只知道買房,他們最先渴求的,就是田地。在古時,田地是可以私有並買賣的,所以哪一個富人發了家,首先是置辦田地,田地有產值,是生產資料,能源源不斷地生成財富。所以慕容氏在江南,必然是佔地百頃的大地主。其他的豪強也約略相似,像五嶽劍派、青城派之類,名下肯定有自己的田產,而且他們弟子眾多,每個弟子孝敬一些錢物,就夠掌門花用了,就算像莫大先生那樣不擅理財的窮掌門,想必也少不了酒錢,衡山門下弟子,少說也有五百多人,一個人一個月孝敬一兩銀子(大約合200元),莫大也要有500兩銀子(10萬元)的收入支配。其餘諸大門派,無不如此。就連丐幫還收了淨衣幫的弟子入夥,其實淨衣幫都是一些富家子弟,哪裡有丐幫窮苦大眾的本色,其實就是為了創收罷了。

另外,這些武林門派還有掌管自己所屬的江湖地盤上的糾紛,彈壓盜匪的功能,林震南為什麼要給餘滄海送禮?就是因為想開拓四川的業務,走四川路途時有青城派的照顧,從而減少麻煩。像林震南說的,走鏢的如果不會人際關係,整天在路上和盜匪們打架,就算打得過,自己也有死傷,死幾個趟子手,開出的憮卹金就大大減損了利潤,甚至導致虧本,何況有時候還打不過,保的鏢給劫走,哪可是丟財又丟臉。所以,各大門派依靠自己的聲望,這類“保護費”自然收了不少,一些名聲不怎麼好的門派,更是橫行鄉里,欺行霸市,像洛陽的金刀王家那種,在洛陽地盤上就是一霸。

當然,像一些獨往獨來,也不喜歡收眾多弟子的世外高人,他們的財富,更多是或偷或搶得來的。像喬峰,不當丐幫幫主後,一路上就潛入縣衙,在公庫裡盜走了銀兩,一路上吃肉喝酒,都是大宋公款結算。當然,後來他當了南院大王,自然是錢多多,不再作此行徑了。段譽是大理王子,皇二代,自然不缺錢。像魔教一些人物,肯定也是搶擄居多,向問天的那些珍貴的書畫,棋譜之類,令狐沖就猜道,這些絕世珍奇,肯定是他或偷或搶來的。後來,令狐沖也讓恆山尼姑去劫掠白剝皮等人的浮財。

像東邪黃藥師的那些珍奇財寶,肯定都是偷來的,連搶也不用,因為以他神出鬼沒的身手,普通看家護院的鏢師、護衛之屬,焉能發覺?當然,到了他們這個程度,搞錢已不是人生的理想了,能吸引他們的,往往是武林秘籍這樣的,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才是最吸引他們的。


江湖夜雨


舉個例子,《天空八部》裡喬峰是丐幫幫主,有公款,自然不愁,段譽大理國繼承人,也不缺錢,《射鵰英雄傳》裡東邪是桃花島島主,有自己產業,西毒歐陽鋒是白駝山莊主,也有自己產業,段王爺不說了,皇帝位置上退下來,也有退休金,洪七公丐幫幫主,有公費,



量子歷史


武俠小說嗎,畢竟是小說,裡面的大俠都身懷絕技,在武俠小說裡拳頭就是硬道理,有了絕世武功自然能成就一番事業,能被人賞識,還缺錢嗎?想要什麼都有。

比如段譽從一個呆呆的書生蛻變成一個大俠繼承皇位,造福一方。再比如喬峰用蓋世武功得到完顏阿骨打和耶律洪基看重,成為南院大王,位高權重。比如張無忌憑藉絕世武功和人品折服了明教,成為天下第一教的教主,不缺錢,即便是那些小俠,也能通過投靠,助人動手來活得生計。

所以,這個問題很低俗,不需要想,既然武俠小說寫了這個大俠,肯定會有一番成就,錢財他們不會在乎,也不會缺錢。





雙雙53233


金庸筆下的大俠,謀生之道?

其實門派組織就是最大的經濟來源。

少林武當有香客,

華山嵩山有弟子,

丐幫明教有業務。

部分武者高手會到軍中、官府打工(玄冥二老等)

其實仔細來看,書中獨行俠極少。

武當明教張無忌,

丐幫桃花島郭靖,

大內和天地會韋小寶,

楊過小龍女古墓全真,

就連石破天也是誤打誤撞到了長樂幫。

金大俠設置這些背景應該也有考量。

其餘再不濟的高手也能找機會懲奸除惡劫富濟貧,邪道就更不用說了。他們自己個的溫飽總不是多大的問題。

如果放到現代對比的話,大蝦們就好比國企員工,體制內是餓不死的。😅


離火二號


大俠肯定基本都是武藝高強的人啊,有一身武藝在身,還愁沒有飯吃?況且在大俠之中,也不乏那些達官顯貴人家的公子。例如天龍八部裡的小王爺段譽本就出生於大理皇室。段譽是當朝王爺的兒子,也就是小王爺,大理的皇帝就是他的大伯父,可以說是身份非常顯貴了。為了出去見見世面,這位公子哥前去闖蕩江湖,自然不用擔心銀兩的問題。除了這種本身條件優越的,其他的大俠謀生也是靠自己的一身本領。

大俠基本都是有自己的幫派組織的,也會有不少想要學習武藝的人慕名前去,而入幫入派肯定是要交一定費用的,憑著收取來的“學費”,這些大俠也是不用擔心生計問題的。

古代有很多大俠會去鏢局做鏢師,靠著自身高強的武藝,替人走鏢,保證貨物安全,由此便可以獲得相應的酬勞。況且在古代也有不少大俠會劫富濟貧,這也是收入之一,只是想比起其他的方式,這種方式要冒險得多。但是不管是怎樣的方式,古代大俠基本都是不會餓肚子的。


個性手繪DIY


首先,能不能換一個思路:什麼人能夠學習武功?俗話說,窮文富武。餓著肚子不可能站好樁,更別說要交束脩銀子——學費了。所以,學武的基本(但不絕對)都是吃喝無憂的人,人家無論學不學武術,都不愁生活。最次投個門派,就像現在混個體校,起碼能有補助。

其次,品質生活——不能用我們現在標準去衡量,當時隔三差五吃個肉喝個酒就是超小康生活了。那時候生態環境好,出城就有樹林,走兩步就有河流,俠客們打個獵釣個魚那還不跟玩兒似的,(突然想起了武林群俠傳),君不見蕭峰靠打獵換人參,阿紫吃人參跟咱們吃蘿蔔一樣。要是靠這個發財,起碼蕭大爺在雁門關買套連體別墅不成問題吧,小俠們吃個肉喝個酒沒有壓力吧?

最後,有組織。就像能看得見的歷史中,青紅幫似的,也是一群苦哈哈碼頭工人之類的聯合體。三五個習武之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打個魚,採個參,養個馬,種個藥材等等,都是暴利行業。等最後出現了鏢行,那更是無本萬利了。

當然,以上所說的還都是正當或者中立性武者,那些奸邪之策,混得就更風生水起了,畢竟,無論何時循規蹈矩的往往幹不過邪門歪道。




玩兒在張家口


除了極少數出身富貴的,主要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本身是幫派首領,例如喬峰,靠下級孝敬。二、行俠仗義,劫富濟貧(順便富裕自己),做“無本錢的生意”,也就是盜竊大戶和官府(當然,有大俠的年代,大多為富者不仁,官府腐敗),這種手段絕大多數大俠都用過。三、發現寶藏,例如袁承志。四、有一份半合法的職業,例如捕頭、鏢師、護衛等。五、靠各地富戶的“孝敬”,這些富戶本身就是幫派性質,也大多“仗義疏財”、“樂善好施”,也大多結局很慘,例如《天龍八部》中的聚賢莊。六、還有少數大俠平時從事漁、樵、耕等工作,可以自力更生,只有外出行俠仗義時才出現前五種情況。以上幾種情況,通常是重疊的,但不管怎樣,大俠獲得財富的手段,大多是私人暴力。有的暴力是替天行道,大快人心,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濫殺無辜,往往造成更大的社會不平等。


forrestd刁俊春


這個不好說。大俠們都是是金錢如糞土的人物。他們要麼是有錢有權,恰巧家道中落,而許多人又受過他家的恩惠,所以不愁錢。另外就是英爽豪氣,名聲在外,如雷貫耳,到哪裡也有人管吃管住管喝,還送錢。再要麼就是運氣爆棚,到哪裡都有好心人。

當然概括一部分,請諒解。,謝謝。


孫瑞陽


金庸小說中,對錢的描寫很模糊,如果在水滸傳中,好漢們賺錢的方法,主要靠打家劫舍。而在金庸筆下的大俠,永遠都不缺錢花,因為大俠接觸的人,都是江湖上有權有勢的,這些被大俠幫助過的人,隨便賞點銀兩,就夠大俠花一生了。


聖度文化


俠之大也,或正或邪,屬演義中的正義或邪惡力量的化身,虛幻小說,純娛樂性質的文學作品,象我們現在的神劇,吹牛又不報稅,虛構意造的故事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