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不加班的員工就是不上進的員工嗎?

首席人力資源官


是否加班只是評判員工工作態度的一個維度,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要分清為什麼加班。

如果是因為本職工作沒有做好而加班,和上進心無關。不但如此,而且更應該提高自身的效率。

過去,在一家公司,統計工作也是剛剛起步,信息化還不夠完善,有一位臨近退休的老員工做的非常辛苦也非常努力,確實需要常常加班。但是當她的工作被交接後,來了一位EXCEL比較熟練的小姑娘,那點工作其實半天就足夠完成了。

而有些加班可能難以避免。比如過去經常開現場招聘會,安排週末,可能不得不去。

第二要看為什麼拒絕公司安排的加班。

有些活,並不那麼緊急領導卻非要你立即完成的,或者明顯佈置了你不加班完不成的任務,類似這樣的其實可以拒絕,而不是一味的加班。

還有的比如週末招聘之類的,的確有人要去,要加班,這時如果安排到你,你拒絕,如果確實有比較合理的理由還能理解。

如果經常甩個臉,堅決不去,那作為領導,心裡對你肯定有想法,覺得你不給面子,不夠上進。

在生產一線中,也常常會有員工有突發事件臨時請假,這時車間經理也常常會臨時安排員工進行頂班,保證生產正常進行,這時當領導找到你,你又比較配合,肯定會對你有好感的。

第三,也是看企業文化。

如果這個企業盛行加班文化,你獨自清高,可能就很難融入這個團隊。靠加班被提拔的領導,選人的時候,也比較欣賞會加班的員工。

有的企業的加班文化,是摸魚式加班,領導不走我不走,但是熬著等下班,就希望給領導好印象,在努力工作,變成形式主義,浪費資源。

而我在管理實踐中,更注重加班和生活的平衡的,不贊同透支自己的生命。認為充分的信任和授權,完善的培訓機制,能夠更好的激發人的潛力,能夠更有效率的工作,我始終強調,別忘了我們都是人,而不是機器。

這不,馬雲也在期待每週工作3天,每天4小時。


歡迎關注“人力資本”,帶給你熱情專業的職場問答。


人力資本


你好,最近一個詞很火啊,叫“996”。感覺大家都進入了一個誤區,就是支持996,喜歡加班的就是上進的員工,而不喜歡加班的,到點就走的員工就是混日子的,不上進的員工,其實我覺得這個命題不成立,誰規定了加班=上進的?


加班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情況:

一、工作量太大,比較緊急,在工作時間內無法完成,因此必須要靠加班來做完。

二、員工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低,導致無法在上班時間內做完,必須依靠加班來做。

三、為了薅公司羊毛,賺取加班費,在上班時間工作不積極,故意捱到下班以後再做事情,申請加班。

……


那你能因此判斷說這些加班的人就是上進的嗎?第一種被動加班,第二種因自身能力不足加班,第三種投機取巧,你捫心自問,這樣的加班,除了第一二種,其他的真的是有意義的嗎?


判斷一個人是否上進不是隻有加班這一種途徑的。我們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不止要看他上班時候的表現,還要看他下班後的表現,俗話說,8小時內謀生存,8小時外謀發展。上班時是否認真工作,是否積極建言建策,下班後是去玩遊戲了,追求享樂了,還是在想方設法的提升自己的能力,這些都是可以去判斷一個人是否上進的。


一切以結果為導向,作為公司管理者,在判斷一個員工是否上進積極有執行力的時候,重點還是應該去考核這個人所做的事情,因這些事情帶來的結果,或者說創造的價值,以此來進行判斷,就不要過多的去糾結於員工是否加班這個事情了。


有的人他能夠在上班時間內保質保量的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很好,那他為什麼還要留在公司加班呢?除了工作以外,他還是需要生活的嘛,公司管理應該注意把握工作和生活之間的一個界限。



功道雲積分制管理


不加班就是不上進,堅決反對這樣的觀點。

不可否認的是,在很多領導抱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思想下,一些油滑的員工採取摸魚式加班,導致那些不加班但有效率的員工,在領導眼中變得不努力不上進起來,這就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有這樣想法的領導,大多都是對比出來的,如果一個團隊裡,有人加班有人不加班,那麼領導就會出現這樣的想法。

而有這樣想法的領導,說明他們的思想還過於保守,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除領導自身原因外,也有可能員工慣出來的,因為員工沒有讓領導明白,雖然我不和其他同事一樣加班,但我的工作產出毫無問題,所以碰到這樣的領導,如果他自我不能改變,那麼我們作為員工不妨要求領導這樣做:

一、合理考量每一個人的工作量。

保證每個人的工作量均衡是領導的職責所在,天天加班的人,有可能是工作量太飽和,也有可能是不飽和但為了圖表現,怎麼能區分這兩類人,就靠公平合理地把每個人的工作進行梳理,保證大家工作量均衡,在公平合理的情況下,再談加班與不加班的問題。

二、確定每一項工作的工作產出標準和成效。

有了工作考量,還需要有工作標準和成效的評判,同樣的完成工作任務,但質量有高低,一項工作應該達到怎麼樣的水平,有什麼樣的評判標準,是衡量工作的關鍵,制定出每一項的工作標準,讓大家遵照執行,是檢驗工作質量的最好方式。

三、建立績效考核制度。

有了工作量,有了評判標準,接下來就是每週每月的績效考核了,通過建立績效考核的制度,確保工作目標的完成考核。如果每月自己的績效指標都能保質保量完成,不加班能說明不上進嗎?如果摸魚式加班的人,工作目標都不能加班,就算天天加班,那又能反應他有什麼上進之心。

一個人上進不上進,只有一個評判標準,就是工作的完成度,別無其他。如果你的領導通過加班來評判你上進,不妨用這3點堵住他的嘴。

我是春風HR,你身邊的人力專家,瞭解更多人力資源和職場信息,歡迎關注本號。

春風HR


加不加班和上不上進本身就是兩個問題。

首先很多企業或是人力資源部的人就沒有想過加班到底是為了形式主義還是真的有工作需要完成,不得不加班。

其次每個聰明的老闆都知道經常加班員工的工作效率其實並不高,只是你感覺佔了便宜,試問一下你有沒有想過,你到底需要那些加班的員工完成的工作,真的是你要的結果嗎?

多次和做人力資源的朋友交流,大多數時候加班只是一方面是滿足老闆的要求,另一方面讓老闆覺得員工很努力。

一個真的上進員工根本不考慮要不要加班,而是把工作當成自己實現夢想的工具,加班都是自願者,開心的,因為他們是在實現夢想。

別再羨慕996,997了,會有一天,當你發現工作為了更好的生活,然而生活卻除了工作還是工作,你該有多悲哀。


職場老郭


是否加班與是否上進不能簡單的劃對等關係。


一、加班的目的是什麼?

要搞清楚的是為什麼加班?項目緊任務重?為了加班而加班?上司覺得加班是體現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搞清楚這個why很重要,因為加班的時間很寶貴,時間一旦被消耗,就沒有了。


一般加班的說法都是,為了公司做貢獻,為了提升自己,但是這大多是站在管理者的視角看問題,從基層員工的視角看, 他們不一定真的清楚自己為什麼加班,大部分可能只是因為大家再加班,面子上過不去而一起加班。


這個目的之所以重要,是為了讓加班變成真正的有用,而不是為了加班而加班。


其實很多時候,作為管理者,很容易感到焦慮,加班就像能讓他們解除焦慮的特效藥一樣,不管效率高低,不管目的是什麼,只要坐在那裡,哪怕是無所事事的浪費時間,對於他們心裡也是一種有效安慰。


而沒有目的的加班,其實非常有害。會讓員工浪費時間的同時,對加班感覺不到任何意義,開始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


加班的目的是真的要達成某件事,還是隻是形式上的加班,造成的結果截然不同。

二、加班的過程是什麼?

加班的目的清晰後,還要看加班的過程,加班不一定都是在公司加班。


但是很多領導認為加班必須要在公司,這是非常錯誤的認知。


好的加班,是能調動員工主動的加班,有時可能不一定要在公司,但是員工想要解決某個問題,於是開始主動加班。


在一起的加班一定是為了更好的溝通協作,解決某個問題,而不是在公司加班,幹別的事也行,這其實反而有害。


很多領導只喜歡說,不看過程,只看結果,但實際上,結果是靠過程保證的,好的過程不一定保證好結果,但是壞過程一定導致壞結果。


加班更多是一種處理工作的方法,而不是必須執行的條例。


現在很多公司都喜歡說團隊要加班,喜歡加班,其實是非常大的誤區。


為什麼不能在大家有更多休息娛樂的時間後,還能讓問題得到解決?


關注點不同,造成的結果可能就完全不同。


就像為什麼大家總覺得市場銷售不加班是一種錯覺一樣,他們不再公司加班,要陪客戶,那本質就是加班過程的不同。

三、加班是在解決問題還是製造問題?

一個員工能否積極主動上進,和加班多少沒有關係,加班更多隻是一個表象。


當一個員工的工作遠超出他能承受的範圍時,加班勢必會出現,那能一定說他就是上進的?難道他不是在疲於完成任務?


上進的員工可能在休息時,也在學習提升,但領導看不到這樣的努力。


上進的員工未必能成為領導眼中的好員工,可能因為表達不及時成為壞員工也說不定,但是他們依然上進。


加班可以表現上進,但是和是否真的上進沒有太大關係。


而更多的加班不過是讓本來沒有問題的情況,變成了更多的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問題需要面對,工作問題固然重要,但要是生活問題得不到解決,就算天天加班到半夜,其實最後員工可能也會選擇離開。


真正的加班一定不是為了製造問題,而是為了解決問題。


就像大家說的華為加班嚴重,其實是因為他們一直想要彎道超車,要敢追歐美的先進技術,在非常努力的情況下,事情也做不完,怎麼會不用加班?


總結一下,加班和上進沒有直接關係,加班還可能帶來別的問題。


說言風語


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在前幾年,可能看到員工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後一個下班,老闆就認為他是有上進心的,經常給予優秀員工的鼓勵,但是隨著公司越來越注重個人績效的發展,工作時間長度判斷員工是否優秀已經不合理了,所以現在不能說不加班的員工就是不上進的員工,加班的員工就是上進的員工。

加班就是上進員工的觀念是如何形成的

在上世紀,大多數都是在國有企業工作的職工,國有企業評選優秀員工的標準除了一些特別突出貢獻比如鐵人王進喜,剩下的就是主要看員工的品德,也就是工作態度,比如服從性高、吃苦耐勞、上班時間等等,雖然也出現了一批真正的勞動模範,到了21世紀,民營企業增加,但是老闆缺少管理的知識,對於員工的優秀判斷標準也都是參考國企的,認為在公司上班時間長就是優秀員工;所以有的員工就逐漸形成了一個意識:只要我加班,那就代表我是努力的、有上進心的。

加班就是上進員工的觀念是如何打破的

隨著企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企業對於內部的管理也越來越重視,包括工作流程,和人員的管理,很多新的管理觀念引入,像長松的績效考核到現在的OKR,將人和工作結果掛鉤,這時候原來以為的“優秀員工”的外衣被揭破,加班和上進的對等關係已經打破,很多企業都開始實行結果導向,通過目標來選拔人才。企業需要的不僅是看起來很上進,而是事實上的上進,原有觀念的員工因為沒有改變,逐漸被企業淘汰。

判斷員工是否上進的標準是什麼?

如今,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對於員工是否上進的標準也不斷變化,總的來說,上進員工需要具備以下三點特質:有持續的學習力,不斷充實自身,提高工作效率;有目標導向,所有的行為都圍繞目標,都是為了目標實現;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這一點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為了達成目標,再多的艱難都不畏懼。滿足以上三點,你就是一個有上進心的人。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員工抱怨“我天天加班,還要被老闆罵,壓力太大了”其實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天天加班是有效率的加班嗎?工作時間有多少是被自己浪費掉的,明明1個小時就能完成的工作,你反而用了1天,還要浪費公司的水電資源,對於老闆來說,不僅得不到讚揚,反而會認為這就是不合格的員工。

所以,不要為了表面上看起來上進做功夫,沒有結果什麼都是空話,按照上進的標準去做,不僅是讓自己取得好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放自己的時間,花更多的時間在自我成長和家庭上。


小話梅青青


不過,也會出現一種情況,經常性加班,容易導致員工工作效率底,本來8小時能做完的事,公司還要安排加班,那就把8小時的工作,耗到10個小時去完成。所以,加班,也不一定會提升公司業績,反而會增加成本。


薪酬績效管理專家


加班就是上進嗎?並不是,可能是做事效率低,可能是想表現給領導看,也可能真的是事情太多做不完被迫加班。

不加班的可能人家能力強,做事效率高。其實我更欣賞不加班也能把事情做的很好的這類職場人,這類人能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快樂工作,輕鬆生活。

所以老闆也好,領導也罷,理性看待員工,不是加班的就努力上進,按時下班的就是滯後的。


職小訴



品質solo


本人曾經在銷售公司工作過,這種情況在銷售公司,屢見不鮮。

但個人認為,員工加不加班是個人選擇,如果憑加班就能判斷一個員工是否上進。

那我想請問一下:以這種尺度評判,是不是我每天加班,公司就會給我晉升?

我想:答案我是否定的。

之前在做銷售的時候,雖然公司硬性規定員工要加班聯繫客戶,並且用電話數量做考核,但因為大部分員工並不是心甘情願,所以他們在加班時候所做的事情,完全是應付性的。

這樣做的結果導致,公司不僅拿不到結果,還浪費了一大筆電話和電費。

因此我想說的是,公司要員工工作的目的,是要員工為工作創造效益,而不是要員工釘在座位上,雖然看似很努力,但沒有創造任何效益。



其次,假設員工在工作時間,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工作,公司憑什麼用加班的密度來評判員工努力的程度?

難道公司也會按加班的密度來決定升職的速度?如果是的話,我估計不用公司說,員工也會自動自發的去加班。

看到沒有?為什麼員工不願意加班工作?根本原因是,你鼓勵別人付出,卻不給與與付出同等價值的回報。

因此,公司要求員工加班之前,應先設計一些激勵制度,讓員工心甘情願加班,而不是道德綁架式的要求員工加班。

這樣才能讓員工更心甘情願的為公司,創造更多效益。

以上就是我對本問題的看法,喜歡我的分享,歡迎關注我,每天為你分享一些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