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信國際:年底流動性壓力加大,債券收益率由降轉升

中誠信國際:年底流動性壓力加大,債券收益率由降轉升

12月18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發佈了2018年第44期《信用利差快報》,本期看點如下:

熱點事件: 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京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19年的經濟工作。從會議釋放信號來看,新的一年中央當局仍高度重視經濟發展,但並未提到新的經濟增長目標及經濟下行壓力,中央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容忍度或有所上升。同時會議指出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更加註重“穩增長”與“防風險”之間的平衡,除此之外,因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新的一年經濟政策或更傾向於促進國內市場發展,包括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等,提升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12月12日,發改委發文支持信用優良、經營穩健、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或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引領作用的優質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給符合條件的大中型民營企業融資提供更多可能,有助於債券市場直接融資功能的強化。

宏觀數據: 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4%,增速較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1-11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前10個月加快0.2個百分點至5.9%,連續三個月回升;市場銷售增速繼續回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降至8.1%。11月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為1.52萬億元,較上月明顯回升;M2同比增長持平於8.0%,M1同比增速回落1.2個百分點至1.5%,M2-M1之間“剪刀差”擴大至6.5%。

貨幣市場: 上週央行仍未開展逆回購操作,當週亦無逆回購到期;央行僅等額續作一期規模為2860億元的1年期MLF,最終央行在貨幣市場不放不收。臨近月中,在繳稅繳準等因素衝擊下市場資金需求上升,上週流動性環境有所收緊,月內期限質押式回購利率全面大幅上行,上行幅度從28bp到69bp不等。本週一(12月17日)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投放資金1600億元,有助於維持年底市場流動性穩定。

一級市場: 上週一級市場主要品種信用債發行量合計1693.1億元,較前一週繼續增加117.38億元。分品種來看,各券種發行規模從134億元到758億元不等,其中短融發行量最大;與前一週相比,除公司債發行量下降外,其餘品種發行量均有所增加。上週超短融、企業債發行成本多數下行且下行幅度較大,而中期票據、公司債、短融平均發行利率普遍上行。

二級市場: 上週二級市場交投活躍度繼續升溫,日均現券成交額增至6651.95億元。上週A股市場的明顯上漲推動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流入股市的資金有所增加,再加上市場資金面轉緊,使得債券市場出現調整,債券收益率由降轉升。具體來看,各期限國債、國開債收益率上行幅度在1-9bp之間;信用債方面,上週1-5年期信用債收益率普遍上行,升幅從1bp到8bp不等,更長期限信用債收益率小幅下降或與前一期基本持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