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中移動、英特爾論道5GxAI,大咖群集究竟聊什麼?

近幾年,科技界有兩大領域越來越熱:一個是5G,一個是AI。兩者都是能夠改變時代的顛覆性技術。業界普遍認為,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繼蒸汽技術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之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而AI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推動技術。同時,也有聲音稱5G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開啟者。

我們不禁腦洞大開,當5G與AI這兩大顛覆性技術深度融合,人類世界將會產生怎樣的鉅變?

近日,數位5G與AI 領域的專家匯聚一堂,就5G與AI如何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們分別來自5G與AI領域的中外領軍企業與權威研究機構:中國移動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爾。

在5G與AI深度融合的前夜,這次圓桌會議猶如科技界的一場華山論道,充滿了前瞻性的觀點碰撞與跨學科思維。那麼,當天5G與AI大咖們究竟聊了什麼?

5G亟待AI智慧使能


目前,5G網絡標準已經完成,5G產業處在商用衝刺階段。今年年初,國內三大運營商公佈了5G商用時間表,宣佈2020年5G可正式商用。

關於5G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的巨大改變,中國移動總裁李躍曾經說過:“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這是因為與4G相比,5G具有高帶寬、低時延、海量連接等特點,其峰值理論傳輸速度可達每秒數十Gbps,是4G的數百倍。

然而,讓5G與之前幾代通信技術有本質不同的,不只是速度,而是5G將為整個經濟世界帶來極大豐富的場景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這一過程中,AI將為5G網絡注入新的動能,催生更大的價值。

中國移動研究院專家認為,5G網絡未來必定朝著開放、智慧、融合的方向發展。5G對內網絡開展智慧網絡運營,對外賦能生態挖掘數據價值,都離不開AI的助力。英特爾專家認為,5G將帶來更多的設備互聯,產出更多的交互性,以及更智能的體驗,這是5G最大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在應用層面,5G與AI結合的市場空間非常大。但中國移動研究院專家指出,除此之外,5G網絡技術的發展本身也需要AI的智慧使能。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在場其他專家的認同。中國移動研究院專家提出,AI在打造5G智能網絡時有三個層面:網絡自身的智能化,運維的智能化,以及業務和服務的智能化。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指出,人工智能和5G融合,將產生無限可能。AI算法不僅能夠滿足企業和個人對5G網絡的個性化需求,同時針對複雜性越來越高的5G網絡以及面向萬物互聯的邊緣計算,傳統人工管理的方式已經無法應對,只能藉助AI進行精細化管理;未來智能網絡(Future Intelligent NEtwork, FINE)將會擁有一顆網絡大腦,並在網絡大腦的支持下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


信通院、中移動、英特爾論道5GxAI,大咖群集究竟聊什麼?



5G 成AI落地加速器


業界普遍認為,目前我們正處在第三波AI革命浪潮,這次浪潮與以往的最大區別,就是AI已經走出實驗室,落地到各個場景,逐漸應用到各個行業中。這也正是目前BAT等科技巨頭不斷強調的產業互聯網與企業智能概念。

AI在核心應用場景的落地離不開5G網絡。AI的三大核心要素數據、算法、算力中,數據是訓練算法的燃料,大數據也是這一輪AI算法突破AI大潮崛起的核心原因。

5G網絡不僅連接人與人,還將連接人與物、物與物,屆時物理世界的數據將成指數級增長。同時,5G網絡增長的不僅是消費領域的大數據,還將挖掘海量的行業數據。5G網絡讓海量數據傳輸極大提速,並讓原來不可能完成的數據傳輸成為可能,這將對AI場景應用和產業落地帶來極大想象空間。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將5G與AI的融合應用劃分為通用型和行業型。雲VR/AR、無人機、無線機器人等通用型AI技術的成熟都離不開5G,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能製造等行業應用也將極大受益於5G網絡的商用。

英特爾技術專家則用更直觀的象限圖,量化標註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對5G網絡的依賴度。他認為,目前雲VR/AR、車聯網、智能製造、智慧能源、無線醫療等TOP10 AI應用場景對5G網絡的依賴度最高、最迫切。

比如,幫助盲人識別物體的AI輔助智能頭盔是個了不起的AI應用,但這一場景對5G網絡時延要求很高。因為人腦的反應速度一般是100毫秒,如果其中AI算法運算可能佔據80毫秒,那麼5G網絡必須在20毫秒完成數據傳輸工作。不然智能頭盔模擬人眼的效果就達不到,而且會發生危險。


信通院、中移動、英特爾論道5GxAI,大咖群集究竟聊什麼?



5G殺手級應用到底在哪裡?也許在AI裡


如果說,iPhone為代表的智能手機帶動了4G的繁榮,那麼,5G的殺手級應用到底在哪裡?自5G概念誕生以來,這一問題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

“不好說”,是現場專家們的一致回答。縱觀以往各種顛覆性技術的發展歷程,基於技術的應用都不是預測和規劃出來的。我們要做的只能是讓技術先行去做好準備,讓底層技術更成熟,更具彈性。

2016年,凱文·凱利就曾說過,“未來20年,最偉大的產品還沒有被髮明。”也許,與未來相比,人類的想象力總是顯得匱乏。我們需要的,是去相信那些現在看起來還不可能的事情。

當今世界,各大技術不斷融合,在協同進化中,各類技術的邊界也在不斷拓展。我們有理由暢想,5G與AI深度融合,也許將誕生這兩大技術的殺手級應用。也許,殺手級應用不是一個兩個,而是一個應用群,行業創新將以爆炸式的速度展開。

“4G是修路,5G是造城。4G的時候更多的是拿一條路給大家用,5G的時候更多的是把這種數據能力,這種服務能力跟各行各業去結合。” 關於5G的應用,中國移動研究院專家做出了一個精妙的比喻。

“超高清視頻和醫療這兩大領域,很有潛質成為5G的殺手級應用。” 根據對產業界的觀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專家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AIx5G,挑戰與未來

當前,人類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下。5G與AI技術在發展時期方面相對同步,兩者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5G與AI兩大時代技術即將產生歷史性交匯,兩者將互相促進,共同進化,將共同催生出更多行業和模式創新。

關於兩大革命性技術的關係,英特爾認為,AI和5G不只是一個加法,而應該是乘法。英特爾對人工智能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自能”:以人為本的世界,人制定規則與願景,而機器延伸了人、增強了人、解放了人,從而達到“自能”。只有AIx5G,才能讓AI在細微處發揮“自能”作用,產生無限可能性,一步步疊加,形成改變世界的核能量。

AIx5G未來是令人無限遐想的,當然挑戰也不少。比如最基礎層面的數據採集,5G的數據採集不能走4G的老路,等網建完了之後,再去部署第三方的採集。在5G網絡標準確立時,就統一格式,統一接口,打好基礎才能。這是第一步。

此外,目前人工智能的算法更多的是靜態或者半動態,需要一段時間數據學習再去服務於場景,AIx5G的時代,自動駕駛、智能製造、智能交通等場景下,實時的學習和訓練才能更快發揮兩大技術的優勢。

關於AIx5G的未來,探討遠未結束,未來已經飛奔而來。我們相信,AIx5G將打造出改變世界的最強大腦。因為關於科技與未來的想象,人類從來只有腦洞不夠。


信通院、中移動、英特爾論道5GxAI,大咖群集究竟聊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