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海待?海剩?澳洲留學的投資報酬率究竟如何!

過去數年,伴隨應屆畢業生數量的急劇上升,我們看到很多高校畢業的學生不是找不到工作,就是工資實在太低。

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澳洲本土的畢業生家長,還是花費巨資供子女遠赴異地求學的留學生家長,都不禁開始質疑:花這麼多錢到頭來一場空,還不如投資個別的?


海歸?海待?海剩?澳洲留學的投資報酬率究竟如何!


1

海歸成海待,經濟賬怎麼算?

目前,在上海一家證券公司工作的小陳兩年前畢業於阿德萊德大學,起薪只有3000塊。

為了送子留學,小陳的父母投入了幾乎所有的積蓄。與很多海歸一樣,小陳在糾結中選擇回國發展,開始了他的“漫長求職路”。

對小陳來說,他用“瞎折騰”來形容找工作的那一年時間。2016年10月,小陳結束了在澳洲留學的輕鬆時光。

“當時,我們老家流行起來出國熱,父母也是為了我能接受好的教育,幾乎花光了家裡的積蓄把我送出去了。”小陳學的會計與金融專業,所在的阿德萊德大學也是澳大利亞的八大名校之一。

由於錯過了秋季校招,又趕上“更難就業季”,直到去年1月份,小陳才得到一個券商營業部實習的機會。但是三個月後,沒有被正式錄用的他又重回求職的大潮中。

在小陳所在的學院,有11名中國留學生,除了一人獲得澳洲移民外,剩下的同學全部回國工作。由於文化的不認同、職場歧視、移民配額等原因,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

“留學花了幾十萬,回國找了個工作,月薪才3000多元錢。”是他最常聽到的話。

隨著投入產出比的不一致,很多海歸成為“海待”,不少家長開始算起了經濟賬。


海歸?海待?海剩?澳洲留學的投資報酬率究竟如何!


2

培養一個留學生需要花多少?

據統計,對於很多來澳求學的留學生而言,修一個本科或者研究生學位下來保守估計最少也要10萬澳元。更別提那些前往美國、歐洲、加拿大等學習和生活成本更高的國家了,保守也得20萬起,這裡的20萬可不是人民幣,而是1:5的澳元。

以留學澳大利亞為例,澳大利亞貿易和投資委員會(Austrade)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澳大利亞學習的費用主要取決於學生所就讀的院校和學位。

學費

一般情況下,澳大利亞的學費分為以下幾類:

中學學費—7000至30,000澳元不等;

英語語言學習—根據課程長短,一般為300澳元/周;

職業教育和培訓(I-IV級證書,大專或進修文憑)—4000至22,000澳元不等;

本科生學位— 15,000至33,000澳元不等;

研究生學位— 20,000至37,000不等;

博士生學位— 14,000至37,000澳元;

以上數據還不包括醫學等收費高昂的課程。

住宿費

1-2萬澳幣每年。在澳洲留學,主流的住宿選擇有寄宿家庭、合租、整租。不同的居住方式、居住環境的價格差異是很大的。

伙食費

每年1萬澳幣,其實這個數字只是非常大概的一個數字,是按照平均每週200澳元伙食費計算的。這個數字不算高,平均每天不到30澳元。你要知道,在澳洲吃一個路邊的蓋澆飯可能都得13塊錢左右,如果你再和朋友出去聚餐,那就沒譜了。

交通費

交通費大約5000澳元2萬每年。澳大利亞的公共交通並不便宜,打車就更貴了。另外,在悉尼、墨爾本這樣大城市留學的人,因為當地公共交通比較發達,汽車並不是必須品。但對於一些偏遠城市的,交通不方便的,那可能就得買車了,那交通費就得重新計算了。

3

每年走出國門的學生到底有多少?

據國際教育學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統計,每年全球有超過500萬學生出國留學。

其中,前往美國留學的留學生數量最多,超過100萬人。英國和澳大利亞則分別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

但是,根據澳大利亞聯邦教育部長Dan Tehan的預測,2019年,澳大利亞將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留學市場。

對於很多留學生而言,獲得海外高校的學位是通過美好生活的必備護照。正是由於這一觀念的上升,每年的留學生數量都是屢創新高。僅以澳大利亞為例,過去一年的留學生數量就增長了17%,對澳大利亞GDP的貢獻值高達340億澳元。


海歸?海待?海剩?澳洲留學的投資報酬率究竟如何!


以中國為例,2017年出口留學人數首次突破60萬大關,達到60.84萬人,同比增長11.74%,持續保持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地位。

就出國留學目的地而言,中國多數留學生多數前往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求學,“一帶一路”國家成為新的增長點。2017年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人數為6.61萬人,比上年增長15.7%,超過整體出國留學人員增速。

就澳大利亞而言,2000年接納的海外留學生數量為153,000人。到了2009年,這一數量已經激增至631,000人。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一些媒體報道,某些生源國的留學生畢業市場出於各種原因正在持續萎縮。這一點顯然和很多留學生走出國門、遠赴異國求學的初衷背道相馳。

究其原因,一方面,“海歸”數量持續攀升;另一方面,很多生源國自身的高校教育質量不斷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出國留學經過井噴式增長以後,進入穩步增長的狀態,而留學回國的人數與此相比,則出現井噴式增長的狀態。

統計顯示,1978年到2017年間,中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中,313.20萬名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佔已完成學業留學生人數的83.73%,由此給應屆生就業市場造成不小的壓力。


海歸?海待?海剩?澳洲留學的投資報酬率究竟如何!


4

留學生畢業收入是多少?

為了方便比較,以下數據採用美元作為單位來對“海歸”就業平均收入做一個衡量。

據統計,就海外留學生歸國後第一份工作起薪而言,近半數海歸平均月收入不到1000美元(1411澳元/月或19,930澳元/年)。儘管如此,仍有33%的海歸首份工作的起薪超過4001美元/月(或67,729澳元/年)。

一般而言,海外留學的投資回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來自哪個國家,以及它們的收入相對當地畢業生的收入差異。例如,越南本地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水僅為175美元/月。印度尼西亞的這一數據則為343美元/月。相比之下,新加坡和中國香港本地大學生畢業平均月薪分別為1966美元和1722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留學海歸人群的收入出現大幅增長。據統計,部分留學海歸在畢業後短短几年內的月薪超過10,000美元(170,000澳元/年)。整體而言,海外留學生3-7年內都會獲得比較正常的加薪幅度。

另外,國際校友就業聯盟(IAJN)針對澳大利亞最受留學生歡迎的八所大學畢業收入進行了調研。澳大利亞八校聯盟(G8),是指澳大利亞最頂尖的八所大學所組成的高校聯盟,包括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簡稱ANU)、莫納什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昆士蘭大學、阿德萊德大學和西澳大學。

調研結果顯示,就教育投資獲益而言,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排名首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帶給留學生的投資回報最高。

就教育投資回報滿意程度而言,莫納什大學和墨爾本大學錄得最高水平。約75%的畢業留學生對這兩所學校的教育投資感到非常滿意。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調研結果顯示悉尼大學留學畢業生中首份工作起薪超過10,000美元/月的校友比例最高(15%)。但是,悉尼大學畢業留學生對教育投資回報滿意程度卻最低(62%)。據預計,悉尼大學自費留學費用高、生活成本高或是主要影響因素。


海歸?海待?海剩?澳洲留學的投資報酬率究竟如何!


5

留學海歸“無處安放”的人生

權威數據顯示:2017年,留學生選擇回中國發展的人數預計將突破60萬,而且,他們的目標都十分明確,32%的人在畢業前半年就開始找工作了,回國以後再找的人數則佔44.5%。

相比2016年64%的留學生都是回國才打算找工作,這個數字有了明顯的下降。

而海歸們回國都從事什麼行業呢?

14.8%的海歸選了進入了金融行業,11.2%的則是選擇了互聯網行業,而從事文化教育行業的也不少,大約7.7%。

然而,實際上,最需要海歸的行業,並非金融業,而是製造業。13.6%的製造業企業都表示,熱烈歡迎海歸的加入,其次是材料科學和互聯網行業,分別為12.5%、12%,而僅僅只有7.2%的金融行業企業對海歸們感興趣。所以,在選擇專業的同時,也得考慮到就業的問題。

那麼,多年留學在外的海歸回到國內,又是怎樣的生活呢?

前幾天,筆者讀到了一篇在澳生活多年回到國內的同仁文章。他所總結的七種結局點滴間映射著大家的影子。

具體而言:

結局一:比在國外還寂寞,回到國內和誰也說不到一塊去。

結局二:生活上的廢人,幹什麼都感覺格格不入。

結局三:迴歸現實,就當自己沒去過國外。

結局四:在國外受了太多委屈,吃了太多的苦,終於狠下心回國了。

結局五:生活總不得志。高不成低不就。

結局六:生活八面小能手。

結局七:一直堅持使用自己的英文名字。這類人永遠堅持的,都是國外的生活方式,永遠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留學生的身段”。在她/他嘴裡,國內是最可怕的地方,你也不知道她/他在國內到底是開心還是不開心。

END

伴隨國民財富的提升,富人數量的激增,出國留學似乎已經不再是一種奢望,更多的是中產家庭的一種標配。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都是天下父母心態的共同寫照。

在留學大潮中,我們看到很多人是在一種集體無意識狀態下“為了出國而出國”,最後由海歸成為“海待”。還有一部分人純粹就是為了“鍍一層金”。

但是迴歸現實,我們還是首先了解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的選擇,有對自己未來比較清晰的職業規劃,以避免“留不下、回不去”的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