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夷堅志》導讀綱要


1.知道《夷堅志》這本書的人不多,但這並不影響《夷堅志》是宋代筆記小說無法超越的巔峰這個事實。這本志怪小說卷軼浩繁,最初成書時達到420卷的規模,記載了5000多個事件,經過歷史的散失,本書流傳到現在,僅保存了206卷內容,記載了2500個左右的宋代事件。

2.作者洪邁是宋朝的一位士大夫、文學家、學者,他出生於北宋末年,主要生活於南宋前期,20多歲就中進士,80歲去世之前,他的官職穩步上升,擔任過各類型職務,包括教育部門官員、地方行政領導、國家史官、外交官、最後達到副丞相級別的官職;洪邁的家庭跟朝廷關係密切,父親和兄弟都受朝廷重用,曾任高職;他從小天資聰穎,博聞強記,治學嚴謹,非常勤奮,文學成就很高,作品浩繁。他的《容齋隨筆》廣受讚譽,被《四庫全書》贊為南宋說部之首;他另一部名垂青史的作品就是《夷堅志》。

3.《夷堅志》真實反映了宋代的社會生活,在宗教文化、倫理道德、民情風俗等方面為後世提供了宋代社會豐富的歷史資料。儘管本書內容多涉及荒誕不經的鬼怪事件,但洪邁在寫作本書的時候採取了非常嚴謹科學的態度,每則事件力求有明確的時間地點、當事人、轉述者的記錄,許多歷史信息明確可考,且符合歷史真實,所以《夷堅志》的文獻價值極高,僅通過這2500個事件,我們可以對宋代社會有一個豐富、感性、清晰、細膩的認識,包括當時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婚喪嫁娶,以及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人們是怎麼看待和處理問題的等等。在宋朝社會史方面,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超過《夷堅志》。

4.從文學發展史上看,《夷堅志》也是宋代志怪小說發展到頂峰的產物,是自《搜神記》以來中國小說發展史上的又一座高峰,《夷堅志》對後代的筆記小說、社會小說都具有空前的影響力,當然包括清代的《聊齋志異》,有人統計,著名的三言兩拍,有將近40%的內容,其原始故事都來源於《夷堅志》。《夷堅志》是宋代以降,所有評書、話本、社會小說作者必須參考的內容。

5.《夷堅志》主要內容可以貼上這樣一些標籤:鬼怪、讀書人、士大夫、僧人、道士、醫生、術士、異人、娼妓、轉世輪迴、扶乩、社會事件、附體、夢徵、報應、佛法感應、因果故事、入冥、平民、定數、地方神、超自然現象、奇異動(植)物、吏、臨終時刻、罪犯、器物、巫師、奇人異事等等。

6.一定要拋開所謂“封建迷信”的觀念去看《夷堅志》,因為古今一理,人們在社會生活層面,所思所想遇到的問題都是一樣的,社會生活是超越歷史時空的,這是《夷堅志》這本書的現實意義;《夷堅志》作者為什麼要用60年的時間寫作這樣一本著作?他為什麼要以非常嚴謹的態度記錄這些事件?這值得每個讀者認真對待,深入思考。特別是《夷堅志》裡面談到的時空觀,從現代來看完全是超前的,這個狀態也跟宋朝社會生活在當時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相匹配的。宋代的文明、文化是優秀的、發達的、成熟的、完善的。簡單的說把它說成封建迷信,是對我們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極不尊重的表現。

2017年9月2日



宋代筆記夷堅志中

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祥宏說夷堅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宋代筆記中的巨型生物集體目擊事件

祥宏講夷堅系列之海鹽巨鰍


宋代段子:一起巨型生物集體目擊事件,故事裡面描述的“大魚”有些太大了,在我們這個現實世界似乎沒有這麼巨大的生物,所以以前經常說每天都有多少物種滅絕看來是真的。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祥宏講夷堅音頻試聽之海鹽巨鰍

海鹽巨鰍來自樂藝會

00:00

09:04

【原文】

紹興二十年四月,秀州海鹽縣並海之民,未曉將趨縣。忽聞海中歌謳之聲,歡沸盈耳。驚而東望,遙覩大舟從橫波間來,皆竚立凝俟。

既近,見大蝦數十枚,各長丈許,策翼兩傍,隨之而進。頃刻抵岸,則元非舟艫,群蝦亦散。但一巨鰍困閣沙上,時時揚鬐撥刺,巍然而高,殆與縣鼓樓等,長百丈不啻,額上有竅徑尺,其中空空。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遼代摩羯紋三彩壺 通遼博物館 樂藝會資料


傾邑傳聞,爭來聚觀,接踵於道,以為怪物,不敢輒犯。經日,始有架梯躡其背者。久而知無他異,競臠其肉。又兩日,尚能掉尾轉動,遭壓死者十人。或疑為謫龍,雖得肉,弗敢食。一無賴子先煮嘗之,雲極珍美。於是厥價陡貴,至持入州城,每斤為錢二百,渉旬乃盡。

吾鄉祝次騫,時為縣宰,命取其目,睛大如桃,光采可鑑,儼然雙明珠也。凡數日,水滴盡而枯。頷骨長二丈五尺,縣後溪闊二丈,祝遣人輿致,用以為梁。每脊一節,堪作臼搗米;祝之宗人在彼,攜數臼以歸,至今猶存。識者謂鰍居鯨淵中,必嘗為人害,故神明誅之雲。祝長子東老,時年十一嵗,親見之。

甲志所書漳浦崇照場大魚,正此類也。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白話語音文字版】

宋高宗紹興二十年(1150年)四月的某天,秀州(浙江嘉興)海鹽縣沿海的一些居民天沒亮的時候,起身到縣城去。走在路上,忽然聽到海中有情況,好像一幫人在唱歌,聲音特別大,感覺海水都沸騰了。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金代雙魚鏡 國家博物館藏 樂藝會資料


震驚之餘,百姓趕緊往東邊看,只見一艘特別巨大的船從這波濤裡衝過來了,於是大家都不走了,就站在岸邊,等著看到底是怎麼回事?等大船靠近了,只見“大船”周邊有好幾十條大蝦,每條大蝦都身長過丈,實際上它們是一種押送隊伍,中間被押解的是一條特別巨大的海魚,巨蝦們把大魚押到沙灘擱淺後,它們就都走了。這大魚是活的,只是在沙灘上擱淺後動不了了。它身上的魚鰭和一些魚刺還都在動。這條魚身高能達到縣城鼓樓的高度,身長超過了100丈!在這條巨魚的額頭上能看到個孔洞,直徑有一尺,裡邊是空的。

發現奇怪巨魚的消息傳開了,周圍百姓紛紛過來觀看,人挨人人擠人。這怪物一般人不敢冒犯,過了一天,有膽兒大的駕著梯子爬上大魚背部。時間長了,發現好像也沒什麼事兒,於是人們膽子更大了,開始挖魚肉。又過了兩天,這魚還活著,它的尾巴、身體都能動,就這麼一轉身竟然能壓死十個人!有人懷疑這是一條被貶的龍,很多人不敢吃這個肉,有膽大的無賴子就把這肉煮著吃了,吃了以後跟別人說:“哎呀,味道很鮮美啊!”,於是這魚肉就值錢了,有人拿著魚肉到秀州城裡去賣,每斤開價200錢,後來一幫人就過來挖魚肉。十幾天後,魚肉都給挖光了。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魚化龍銀飾 江南藏品


洪邁的鄉人祝次騫當時是海鹽縣令,他命手下把魚眼睛給挖來,發現這眼睛有桃子那麼大,光彩奪目,看起來像明珠。但是幾天後,魚眼睛裡的水乾了,眼睛就沒光彩了;這魚的下頜骨能有兩丈五尺闊,縣衙後有條兩丈寬的溪水,縣令派人把海大魚的下頜骨扛過來,放到了溪水上,竟然當了一座橋;還有這個魚的脊椎骨,它每一節都能做成舂米用的臼,祝次騫的族人還曾經帶幾段回鄱陽老家。

有懂行的人說:“這條魚有可能住在鯨淵之中。應該害過不少人,所以最後遭這麼一個處罰,被神明誅殺!”祝次騫的長子叫祝東老,當時十一歲,曾經親眼見過這件事。洪邁說,夷堅甲志記載的漳浦(福建漳州)崇照鹽場的“海大魚”(故事就叫《海大魚》)跟這個很類似。

【祥宏點評】:這故事記載當時的一個怪異類的動物,以現在的知識來看,不好理解,因為它太巨大了,像這樣的生物,現實生活中不常見;海鹽縣這個名字從秦代就有了,是個真正的千年古縣;祝次騫族人帶回鄱陽老家的“魚臼”也許洪邁本人也見過,因為他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正在鄱陽,祝次騫他也認識。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連雲港史前巖畫先民祭祀處 樂藝會資料

宋代筆記中的一起UFO目擊事件

祥宏講夷堅之夜見光景


宋代段子:看樣子這是一起UFO目擊事件,夜晚的白光亮如白晝,只是顏色稍微顯得紅潤。這樣的神秘閃光可以迅速移動,目擊者非死即傷,所以轉述者黃齊賢會認為這是“不祥之兆”。黃還講過不少其他《夷堅志》故事。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遼代絲織品 內蒙古博物院藏 石為雲根提供


夜見光景來自祥宏講夷堅

【原文】

江西俗相傳,夜間有光景燁燁發見者,亦謂之鬼車。人偶聞之,須急以穢物矇眼,近注視之,則見其或丈夫或婦人形,而非淮浙所謂九頭鳥者。

臨川劉彥立兄弟二人,有母在堂。一夕,屋後松樹上圓光如日,高去地二丈餘,即之則晦,共意其寶也,掘地深及泉,無所睹,乃止。鄰室亦見之,矇眼而窺,光中有一婦人,冠裳可想像。

後黃齊賢造劉氏,坐語夜深,值雨乃退。從僕奔告,言恰來幾被一物嚇殺,一個日頭忽起,從前山高出三丈,所照草木皆可辨,只比晝間色赤耳,雨至始沒,劉甚以為懼,未一幾而亡。

黃鄰居蔡家之僕亦曾見,如日夜出,色炎如火,附於地,犬吠逐之,光摖地避隱,而止於其側曾氏之門,移時乃消滅。蔡氏明日掘之,正得一石,未半年,曾喪明。

此光不祥之兆,見於此雲。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白話語音文字版】

江西本地有個風俗,傳說如果在夜空裡看到熠熠閃光的景象,可能是遇到了“鬼車(九頭鳥的一種別稱)”,此時最好趕緊用髒東西(比如髒抹布)蒙上眼睛,然後保持注視那閃光,在這時候,“頭腦”會顯現出一種“影像”——男人或者婦女的形象,這形象不是通過肉眼看到的。江西的這種“鬼車”還不等同於浙江淮河一帶所說的“九頭鳥”。

江西臨川(撫州地區)有劉彥立兄弟二人,他們有老母在堂。有天晚上,他們家房後松樹上有團圓光,像太陽一樣,離地有兩丈高。兄弟二人走過去,一靠近,這光就暗下來了。他們想:這是不是神靈在給指示,這團光對應的地方會不會有寶貝啊?於是他們就開始挖地,把泉水都挖出來了,什麼也沒發現,於是兩人罷手。他們的鄰居那天晚上也看見這光了,鄰居按照江西的風俗把眼睛蒙上,不用肉眼看,而是用頭腦往那光的方向看。鄰居看到有婦女的形象,那女人頭戴帽子,穿什麼衣服都能“看”出來(實際用頭腦想象的)。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貴霜文物 樂藝會資料


後來黃齊賢來找劉家兄弟串門,他們聊些稀奇古怪的事到深夜。外邊下雨了,黃齊賢先回家,隨後來的僕人向黃齊賢報告說:“剛才回來的路上,我差點被個東西嚇死,我在路上走,忽然看見一個像太陽一樣的東西從地上飛起來,這團光飛起比我前面那山高出三丈,把周圍照的特別亮,草木都看得清楚,這光比太陽光稍顯紅潤,後來下雨了,這團光就看不見了!劉家兄弟當時特別害怕,沒一會,他們兄弟倆都死了!”

黃齊賢有家姓蔡的鄰居,蔡家僕人那天晚上也看到這個光了。他感覺就是在夜裡出現了太陽!只是顏色有點像火。後來,那光掉地上了,還沿著地面邊跑邊躲的樣子,家裡的狗一邊追一邊叫。後來這光跑到了黃齊賢的鄰居曾家,進了他們家門兒,過了好長時間,這團光才悄無聲息了,就算熄滅了。

第二天天亮後,蔡家在這團光掉落的地方挖出了一塊石頭。沒過半年,曾家主人的眼睛看不見了。經過這一系列不祥事件,黃齊賢認為這光是不祥之兆。

【祥宏點評】:看來,這是一起UFO目擊事件,一般認為“鬼車”就是“九頭鳥”,如果它是UFO,算是一種類似“飛船”般的物體,而“九頭鳥”應屬於“奇異動物”;《夷堅志》專門講過“九頭鳥”的故事;《夷堅志》已經不止一次提到,古人在天空見到“異狀”或者“異光”的時候,有個本能的動作,就是到相應的地方去“挖寶”,好幾則故事都提到人們會這樣,這個有點意思。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大足石刻雨師造像 樂藝會資料


宋代筆記坐葦蓆蘇北飛青州的超自然事件

祥宏講夷堅之陳靖寶


宋代段子:一起超自然事件的記錄:當事人坐在一張葦蓆上飛行了400公里,從蘇北飛到了山東青州,這事情發生在宋代。類似事情似乎中央電視臺還有過報道,說一個人未藉助任何外力,揹著某人在天上飛,也是飛了很長時間……

陳靖寶來自祥宏講夷堅

【原文】

紹興甲子歲,河南邳徐間多有妖民,以左道惑眾,而陳靖寶者為之魁傑。虜立賞格捕之甚峻。

下邳樵夫蔡五采薪於野,勞悴饑困,衣食不能自給,嘗歎喟於道曰:“使我捉得陳靖寶,有官有錢,便做一個快活漢。如今存濟不得,奈何?”念念弗已。逢一白衣人,荷擔,上系葦席,從後呼曰:“蔡五,汝識彼人否?”荅曰:“不識。”白衣曰:“汝不識,如何捉得他?我卻識之,又知在一處,恨獨力不能勝耳。”蔡大喜,釋擔以問。

白衣取葦席鋪於破垣之側,促坐共議所以躡捕之策。斯須起,便旋路東,回顧蔡,厲聲一喝。蔡為席載起,騰入雲宵,遡空而飛,直去八百里,墮於益都府庭下。府帥震駭,謂為巨妖,命武士執縛,荷械獄犴。窮訊所由,蔡不知置辭,但言正在下邳村下,欲砍柴,不覺身已忽然飛來,實是枉苦。

府移文下邳,即其居訪逮鄰左,驗為平民,始獲免。而靖寶竟亡命,疑白衣者是其人云。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賀蘭山岩畫拓片 樂藝會資料


【白話語音文字版】

宋高宗紹興甲子年(紹興十四年,1144年),河南邳徐之間(現蘇北睢寧徐州一帶)有很多妖民。他們用一些妖法來蠱惑百姓,有個“陳靖寶”是這些“妖民”裡的佼佼者。整片地區是金人統治,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官府限期懸賞捉拿“陳靖寶”,賞格很高。

下邳(江蘇睢寧)有個樵夫叫蔡五,他平時靠到野外砍柴謀生,生活困頓,飢寒交迫,經常感嘆命運不公。有一回,他走在路上又開始報怨:“如果我能抓著這‘陳靖寶’,那我是又有官又有錢,就能做個快樂漢了!哪兒像現在這樣都快活不下去了,怎麼辦呢?”他念叨不止。

忽然有個白衣人挑著擔子從後邊過來了,他擔子上捆著葦蓆。白衣人招呼蔡五:“蔡五啊,這‘陳靖寶’你認識嗎?”蔡五說:“我不認識!”白衣人說:“你不認識,怎麼去捉他呢?我跟你說啊,我認識他,我還知道他在哪兒,現在唯一遺憾的,就是我一個人勢單力孤,我得找個幫手!”蔡五一聽,特別高興,他把砍的柴卸下來放地上,向白衣人打探情況。

白衣人把挑著的葦蓆鋪在一面破牆旁邊,他跟蔡五坐在葦蓆上商量怎麼才能抓住陳靖寶。他倆商量半天,確定了行動計劃。白衣人站起來往東走,同時回頭看還在那席子上的蔡五,猛然大喝一聲,這時候出現一個神奇的事情:蔡五腳下的葦蓆竟然託著他飛起來了,葦蓆越飛越高,一直衝上雲霄,飛了800裡,最後竟然落在了益都府(山東青州)衙門裡。

祥宏說夷堅:宋代筆記中巨型生物、UFO目擊與飛毯事件



益都府帥當時在場,這個場景把人都嚇壞了,從天而降一個大活人,在場的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巨妖。府帥命令武士把蔡五捆起來上了枷鎖,有人審訊他:“你是從哪兒來的?怎麼回事?”蔡五說:“我不知道怎麼回事,我是下邳人,正砍柴呢,不知怎的身不由己就飛起來了,飛到你這兒來了,我沒有什麼本事,也不是什麼妖怪。到你這兒來真是冤枉,實在是受苦來了!”

益都府官文下到下邳,經過當地官府調查,鄰居們證實,蔡五就是個砍柴的普通百姓,沒什麼特殊能力。後來蔡五就給放了,陳靖寶最終也沒找著。人們懷疑,那個所謂的白衣人可能就是陳靖寶。

【祥宏點評】:佛法說眾生平等,人們常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實際的情況是,人跟人確實不平等,高矮胖瘦,美醜善惡,聰明愚笨,這些特點往往與生俱來。愚笨如蔡五竟然想抓陳靖寶,他就沒想到,一個陌生人怎麼知道他的名字?為什麼他想抓陳靖寶,人家就說知道陳靖寶在哪兒?因為人的差異,蔡五隻能是蔡五,陳靖寶就是陳靖寶;印象中中央電視臺播放過一個節目:有人聲稱自己被什麼人綁架了,綁架以後被人揹著在天空中飛行,這個事情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蔡五事件,可以說,這是宋代的一起超自然事件的記錄,一個人坐著葦蓆從蘇北飛到了山東青州;歷史上很多農民起義,起事的時候通常是有些“ 妖民”用左道惑眾,顯示一些稀奇古怪的能力,迷惑老百姓上當;蔡五的故事讓人想到《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伯飛毯。

文圖說明:《夷堅志》原文電子版文字主要來自“龍的傳人”博客-特別緻謝!再經中華書局出版的《夷堅志》校訂;全部圖片來自網絡。)


《夷堅志》簡介:


宋代大文人洪邁編撰的《夷堅志》是中國古代志怪筆記小說的頂峰。它卷軼浩繁,包羅萬象,流傳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600多個宋代事件,是中華傳統文化最偉大的寶庫之一。

《夷堅志》的時空觀深契佛法,與宋代文化領先世界的歷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異事、神怪大全,本質上卻是最真實細膩的宋代社會生活實錄,極具文獻價值。

宋代社會生活塑造了此後中國人的心靈格局,《夷堅志》仿若是中國人的心靈大海。人們平時沉浮其中,茫然不覺,一旦凝神靜思就會發現:

天下沒有新鮮事,一切盡在《夷堅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