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有多開放?

重新來過你的世界


唐朝可能是歷史上奇女子最多的朝代:事實上在唐高祖李淵的開國戰爭中誕生了唐朝歷史上第一位奇女子——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昭公主通過變賣產業賑濟災民的方式拉起隊伍支持父親的起兵反隋大業,就連隋朝名將、降唐後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屈突通也曾在她手中連吃敗仗。長孫皇后在玄武門事變前親自勉慰諸將士,作為賢內助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選賢任能、獎勵農桑、改革吏治,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上官婉兒多年掌管宮中制誥,被譽為“巾幗宰相”,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全唐詩》收其遺詩三十二首。此外唐朝的奇女子還有太平公主、江採萍、楊玉環、魚玄機、薛濤等等。唐詩作為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而在唐朝的290年間出現了207位女詩人。從唐代的壁畫、雕塑反映的當時的女性形象不難看出:當時的女性服飾是比較透明暴露的,這在恪守所謂三從四德封建王朝時代絕對是難得的。

李唐開國之初就經歷了玄武門之變——太宗李世民殺死兄長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讓位於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剛十二天的時候東突厥十萬大軍由頡利可汗親率一直進擊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下飲馬渭水。這時的李世民選擇了忍辱負重——拿出國庫所有積蓄賄賂頡利可汗,與此同時自己親赴突厥大營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時他也依然堅持絕不放棄長安城。儘管是前來求和,但當他單槍匹馬步入突厥營帳和頡利面對面談判時頡利被震懾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視為國恥牢牢銘記。僅僅只過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聯合反對頡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發起全面的戰略報復:唐軍深入突厥腹地俘虜頡利可汗滅東突厥。唐太宗李世民滅東突厥後保存其部落風俗,此後大量突厥人開始自動內附,突厥血統從此逐漸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血脈之中。盛唐時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達一百多人,幾乎佔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東北和西域各部族紛紛要求內屬大唐王朝,各族首領齊聚長安,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事實上在唐朝獲得重用的外族名臣不只有突厥人,還有鐵勒人契必何力、靺鞨人李多祚、高句麗人高仙芝、百濟人黑齒常之、突騎施人哥舒翰、契丹人李光弼、沙陀人李克用、日本人阿倍仲麻呂、波斯人李元諒、天竺人瞿曇悉達等等。這一時期從西域傳來的胡旋舞、馬球等活動開始為李唐皇室和中原百姓所熱衷。

公元630年孤懸海外的倭國向大唐帝國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十年後唐軍征服位於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這次唐朝沒有將高昌故地設為羈縻州府,而是完全效仿中原內地設為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郡縣。漢代開拓西域雖標誌著西域納入中華版圖,但是以西域都護府的名義,李世民完成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設置郡縣的壯舉。至此大唐王朝已先後取得針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龜茲等國的軍事勝利。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朝散大夫王玄策在出訪天竺時被天竺篡位之君阿爾裘那扣押,但他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勇氣逃了出來並以一人之力向吐蕃和尼泊爾借來七千兵力,最終身為大唐使節的王玄策利用這支借來的僱傭兵完成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永徽元年(公元650年)9月高侃擊擒突厥車鼻可汗,分置單于、瀚海二都護府。次年西突厥賀魯自立為沙缽羅可汗。7月沙缽羅可汗攻入庭州,遣梁建方討之。8月大食國始遣使來唐。閏9月詔義倉改令率戶出粟。永徽三年唐軍在牢山之戰中大敗賀魯軍,一時間吐谷渾、新羅、高句麗、百濟並遣使入貢。至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遣大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可汗沙缽羅逃奔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一帶)後被唐軍擒拿,西突厥汗國至此滅亡。李治以西突厥故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護府,次年徙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今新疆庫車),至此絲綢之路得以暢通無阻。

唐朝疆域遼闊經濟繁榮,通過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唐朝將自己的影響力輻射到東亞、東南亞、中亞、西亞、南亞乃至歐洲和非洲。在東北方向唐朝開通了東北亞海上絲綢之路,溝通東北地區的渤海國、朝鮮半島的新羅、孤懸海外的日本以及位於今天俄國遠東地區的驅度寐國、流鬼國、夜叉國。東南方向的海上絲綢之路溝通了臺灣、越南、蘇門答臘等地並一直向西延伸到非洲東海岸,現代考古發現非洲東海岸出土過唐代錢幣,唐代典籍中也曾記載過皮膚黝黑的崑崙奴。從長安出發的陸上絲綢之路穿越中亞、南亞和西亞,詩仙李白就出生在中亞碎葉城,玄奘沿著這條路西行求法,造紙術通過這條路傳到阿拉伯帝國並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最後擴散到全世界。一代代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縱馬赴國難的邊塞詩人沿著這條路西出陽關,一代代使節商旅在這條路上留下陣陣駝鈴,一代代傳教士求法者在這條路上執著追尋信念。從玄奘大師起一代又一代高僧沿著絲綢之路西行求法。這一時期拜火教、伊斯蘭教、景教等宗教也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和之前傳入的佛教以及中國本土文明日漸融合。

公元725年12月21日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跪伏階下的人員囊括了大唐聲威所及之地的所有臣民:作為皇帝治理天下的得力助手的文武百官;各地州牧推舉的賢良方正;孔子的後人象徵著本朝道統所在;北周和隋朝兩個前朝皇室後代的獻禮叩首彰顯著大唐的寬容博愛惠及前朝孑遺。當然最令人大開眼界的還是來自異域殊方的各國使節:突厥、契丹、奚、大食、崑崙、日本、新羅、靺鞨、天竺......幾乎大唐聲威所至的各族各國皆派出使臣參與這場盛會。距離泰山900多公里外的長安城是大唐帝國的都城,同時也是當時全世界唯一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城內格局整齊嚴密:內城將禁宮大內、政府機構和居民區分開,而居民區則依直線劃分為東西南北整齊排列的108個坊。這其中的平康坊是舉人書生、進京官吏還有駐京辦事人員的聚居地,熱鬧非凡。但與此同時它還有另一層身份就是妓女聚居地。這是在長安城特意開闢的,也就是說有“官辦”性質。唐朝除了唐詩這一中國文學史上的豐碑之外,同樣也是中國古典傳奇小說的發源,其中《李娃傳》、《霍小玉傳》等著名的傳奇故事就出自平康坊。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被很多人解讀為作者中舉後到平康坊的情景。江南、蜀地乃至西域、天竺、歐洲等地的商賈雲集於長安,長安城以開放包容的胸懷接納了來自各地的外來人士:黃皮膚的新羅人、日本人、東南亞人;白皮膚的東羅馬人、阿拉伯人;黑皮膚的崑崙奴都能在當時的長安城見到。中國的絲綢、瓷器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一起在長安城裡售賣。儒家的宗祠、道教的道觀、佛教的寺廟、景教的教堂、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廣泛分佈於長安城中。公元750年在這座匯聚了各種膚色的人種以及各種語言、宗教的國際大都市中發生了一件趣聞軼事:一個名叫鄭六的年輕人從樂遊園新結識的情婦任氏家中出來回到自己居住的裡坊時碰見一個賣餅的胡人,閒談之下不想這位胡人對長安城的內幕小道消息竟比鄭六這個老長安人還門清。談著談著胡人告訴鄭六:他新結識的這個情婦其實是個專門勾引男人的狐妖,胡人說這話時漫不經心,因為他自稱“已三見之”。而鄭六得知此事後不僅不以為意,反而更加興高采烈。可能當時的長安人早已習慣於和各式各樣的人生活在一起,對異象更多的是一種獵奇之心而不是畏懼之意。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說起唐朝人的開放,你可能會臉紅。

這些令人臉紅的事竟然堂堂正正的記載在史書上,與當代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講一些真實的故事吧。

唐朝的生理衛生課

唐太宗的妹妹丹陽公主下嫁給薛萬徹以後,由於薛的枕蓆功夫冥頑不靈、一竅不通,經常惹的丹陽公主大為肝火,丹陽公主每每與太宗談及此事,氣就不打一處來,嚴厲指責薛萬徹無能,不是個男人。

太宗看到妹妹經常一臉不悅,就想找個機會開導開導薛萬徹。於是,太宗辦了一桌酒宴,把妹夫們都叫來,準備趁機給薛上一堂生動的“生理衛生課”。課程很成功,該講到的知識點、要領事項無一遺漏,並且太宗還把自己的佩劍作為與丹陽公主的賭注,拍著胸脯打保票,如果薛回去以後,技術沒有長進,這把佩劍就賞給你。


值得一提的是,史書記載太宗有十九個姊妹,除一人夭折外,其餘皆名花有主,也就是說,太宗在講課時,最多可能有十八位妹夫來聽課,規模不小。如此大規模地講解“奇淫技巧”,況且是由皇帝親自授課,又被史書記載,足見當時性觀念的開放和人們對性知識所持有的健康、開明的態度。

唐朝創造的新職業——藝伎

古代社會中,一般分為四個階層,士、農、工、商,在那時候,讀書人的士是最高的階級。但是,到了唐朝,李世民創立了一個新興職業,這種職業的從業者只限女性,養活了一大幫女性,同時又豐富了一大幫高層人士的業餘生活,並且這種職業在當今社會依然備受推崇,人們爭先恐後的往這個行業衝刺,這種職業就是--藝伎。

其實,在唐朝之前,藝伎已經出現,但並沒有被大規模的推廣。之前的藝伎叫伶人,也叫優伶,主要指那些有點本事的演藝人員,她們的地位很低,甚至排在四個階層之後,她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為主人彈琴、吹簫、唱歌、跳舞,這個職業在唐朝之前還沒有形成社會普遍性。



而到了唐朝,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李世民開始大力推廣這一行業,她們不僅有專業的管理人員,還有專業的培訓人員,不僅僅在朝廷有祭祀活動或者大型宴會時需要她們,就連普通的士族鄉紳都可以享用,漸漸地,形成了一種制度。

藝伎與妓女在表面上還是有區別的,前者自詡賣藝不賣身,但是社會需求旺盛,原本的制度已經慢慢扭曲變形,那些高尚的藝伎,難逃悲慘的命運。


當然,唐朝的開放,不僅僅侷限於男女關係方面,還有科技、文化、經濟、藝術等多個方面同時盛開,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並不是空穴來風,貞觀之治、永徽之治,開元盛世也不是毫無根據,唐朝的疆域非常的遼闊,甚至一度超過了現代的版圖,在接納海內外各國民族文化,進而形成開放的國際文化方面,唐朝開創了先河。



小小嬴政


唐朝的女人有多開放,估計現在你都會驚歎!唐朝性自由多開放?四個方面令人臉紅。

在唐代的時候,朝廷便實行了教坊妓的制度,在唐太宗的時候當時後宮3000佳麗,而到了唐玄宗更是增加到了8000位之多,並且在當時的長安城內光光是教坊妓就有一萬兩千個之多。



在那個時候男女的婚前行為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男人和女人私奔更是時常都會發生 。並且在那個時候的女人並沒有什麼三從四德 。導致上樑不正下樑歪,這種風氣不僅存於帝王之家 ,官宦貴族的女兒改嫁也是正常的事。



在唐朝以下四個方面也是令人臉紅,真是相信不到這是在古代,就算放到現代也讓人驚歎。



一:李唐皇室穢事不絕.

唐太宗李世民當時就讓自己的兄弟媳婦成為自己的楊妃。

二:狎妓淫樂蔚然成風.

在唐代的時候是古代妓業最繁榮的時期,形成的教坊妓制度讓宮妓盛行不衰。



三:無視貞操.

唐朝的對於女子婚前貞操也是並不看重,失身或者改嫁也被視為很普通的常事。

四:貞節無存,改嫁現象普遍.

放女子離婚或者是喪夫後改嫁,在唐朝是一種非常普遍現象,不但不會受到當時社會輿論的譴責,反而成為一種常態。


S17848372


一家男人共用一妻 唐朝皇室究竟有多開放

1860年,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咸豐皇帝嚇得棄國家於不顧,帶領一眾妃子大臣,逃到了熱河行宮。熱河物資缺乏,咸豐帝和隨之而來的妃嬪每日清湯淡水,有一段時間是苦不堪言。

  但供皇帝使用的物資不斷地運來,咸豐皇帝又高興起來了,又開始醉生夢死的生活了,他令肅順等大舉修葺熱河,蒐羅娼優,每日聲色歌舞,身體自然每況愈下。

網絡配圖

  慈禧在咸豐帝疏於朝政的時候,幫助皇帝批閱奏章,甚至有時以她的建議和主張影響皇帝的決策,這一違反祖制和家法的行為,咸豐皇帝卻不當成回事。在古代,女人干政向來被視為“牝雞司晨”,牝雞即母雞,司晨打鳴是公雞的事,如果母雞為之,就說明是母雞在做不該做的事。如有“母雞司裡,唯家之索”這句話,大意是母雞不必為早晨打鳴。如果母雞為早晨而打鳴,那麼這個家就要敗落。這裡是以母雞比作女性,是說女性不應代替男子主事,否則就會使事情弄糟。女人更不能參與國事,否則就會禍亂國家,歷史上的呂后、賈南、武則天早已給出證明。


龍椅沙發


首先是衣著。唐朝女人的衣服,幾乎可以用三點特徵來形容——“薄、透、露”。尤其是在女皇帝武則天之後,女性社會地位空前,穿著也自然大膽很多。當然酥胸半露的裝束也不可能滿大街都是,地位提高畢竟不是不知羞恥。只是在在宮廷、閨房之中,性感衣服較為普遍。

  

  其次是性生活。說到性開放,這一點主要源自於唐朝的社會風氣。那麼皇權至上的古代,社會風氣的主流是什麼呢?答案是宮廷!唐朝皇帝不僅大度到沒邊,也亂到了沒邊。

  奪弟媳、淫庶母、霸兒媳……就拿楊玉環和武則天來說吧。前者原來是唐玄宗的兒媳婦,後來又當了前夫的媽。後者原來唐太宗的媳婦,後來成了前夫的兒媳婦。


就這麼看世界


唐朝性開放的程度從最著名的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上就能夠看出來,楊玉環原來是他兒媳婦,因為顏值高,舞跳得好被老爹看上了,就打著孝順的旗號,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便下詔令楊玉環出家做道士,並賜道號“太真”,命令楊玉環搬出了壽王府,住進了太真宮。然後,他將大臣韋昭訓的女兒許配給壽王李瑁,並立為妃,以此來安撫壽王。五年之後楊玉環守戒期滿,唐玄宗便下詔讓楊玉環還俗,並接入宮中,正式冊封為貴妃,自己養了起來。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覺得這是以勢壓人,畢竟人家是皇帝,想咋咋地。

可是問題就是出在這裡了!我們可以看到唐朝文人對這件事情的記載,大多都是溢美之詞(除了談論國家大事的之外),很少有人從倫理道德方面去指責這件事情。要知道唐朝文人暗喻和諷刺是很常見的,其中也不乏諷刺皇帝的。

所以說,在唐朝這種事情已經被大家所接受了,性開放程度可見一斑。

另外唐朝出了不少名妓,比如紅線女、劉才春、劉泰娘、張好好、薛濤等等,都與很多名士有曖昧不清的關係。可以當時的人覺得這很時尚,很正常。所以盛唐是一個性開放程度非常高的時代,也反映出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富足。


博哥亂語


唐朝人有多開放呢?翻開歷史不知道你會不會想穿越一回?首先從唐朝人的審美開始,唐朝人以胖為美,唐人說的美是豐腴,站在現在社會看唐朝人的眼神還是挺犀利的!唐朝還是中國古代最開放的國度,對外經濟,文化交流十分活躍,也包括相對其它朝代而言的性開放。為什麼唐朝人是最性開放?原因有很多,其中以唐朝皇帝為首的亂倫,失德是其中的一個因素,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上層建築決定社會風氣,官吏百姓也都紛紛效仿。

那麼先從皇室開始說起,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奪弟媳、淫庶母、霸兒媳……就難免上行下效,是唐代的禮教束縛鬆弛,也是中國朝代中少見的不拘禮法、不重貞潔的性開放或曰性自由。當時講究雙修,男女不忌諱在一起,反說是修道。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雖為道士,專門結交書畫家詩人,音樂家,併成立了“沙龍”,他在長安,洛陽都有行宮,並且有大量男子出入,還忒準了,玉樹臨風的白面書生王維做了狀元,並且還跟詩仙李白有緣。還有李林甫之女李騰空,藉著父親的方便,家中沒有俊男來訪,她便在家中牆壁的小孔裡偷窺,只要滿意就會留宿。當時還有一種胡人舞蹈叫劍器舞,就是一個女人穿著半裸半露舞劍,劍光擋住身子,舞姿婀娜,身材輕盈。

在唐代無論是官府迎來送往,宴賓典禮,還是官員們聚會,遊山玩水,都少不了以妓樂助興,於是官妓迅速崛起。官僚貴族們還普遍蓄養家妓,白居易的“黃金不惜買蛾眉,揀得如花三四枝”,便是對唐代這一世風的真實寫照。朝廷還依據官員的品級對蓄養家妓家妓規模作過規定,如此荒唐之詔,唐代的市妓也不甘落後,規模十分可觀,當年長安的平康坊,曾有“風流藪澤”的豔稱,就連當時的文人學者大都不拘泥法,經常出沒於青樓。

唐人對女子婚前貞操並不看重,失身而又另嫁也視為常事,婚前性行為,婚外戀較為普遍。當時的才女晁採與鄰生文茂時常以詩通情,並乘機歡合,晁母得知後嘆日“才子佳人,自應有此”。維揚大商人之妻夢氏在家中吟詩,一少年入門而言:浮生如寄,年少幾合,豈如頃刻之歡,你是孟氏就和他私通頃刻之歡。據一些文獻記載,唐代男女在結婚前還可以試婚。既然社會風氣都已經是這樣子了,不管是貴人還是百姓,女子改嫁,夫妻離婚也是時有發生的。


麻花小張


女人可以做皇帝,科舉考生給考官寫科幻小說,“薄、透、露”的女性衣服特點,離婚改嫁家常便飯,僅僅這些就可以知道唐朝有多開放了。強大往往伴隨著開放,不僅是政策開放,人們的思想也開放,這就是大唐,盛唐之世,才會有李白這類仗劍走天涯的瀟灑之士,今天,小史官就和大家聊聊唐朝有多開放,就不直接說了,描述一些史實中的例子,以小見大,更能直觀的感受唐朝開放的程度!


唐朝科舉考生給考官寫科幻小說。

唐朝繼承並發展了隋朝的科舉制度,而盛唐之世的科舉和清朝的八股文可不一樣,那真是暢所欲言,唯才是舉。這不,有一次科舉考試,就有考生為了顯擺自己的文筆,給考官寫了長篇大論的玄幻小說,不得不說真是個人才,要是在清朝寫個玄幻小說,那下場就是另一個蒲松齡。唐代科舉考試不僅寫玄幻小說,還有就是最能顯現才華的詩歌,辭藻華麗,千古絕文比比皆是,甚至,有人寫過唐朝版本的哈利波特,一代文豪韓愈竟然把求職信寫成了童話!當然了,雖然開放,科舉考試是給國家選拔人才,還是要嚴肅對待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連李白杜甫都有過名落孫山的時候。

眼見為實,看看唐朝人的“照片”就知道了。

先看下面這張圖,看看唐朝女性的穿著,再想想清末那些圖片裡的女性形象,相形見絀,天壤之別一目瞭然。她們穿的是薄如紗的衣裳,甚至是酥胸裝,髮髻上有著美麗的配飾,舉止典雅,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雖然是以胖為美,但是這個胖只是豐滿,而不是一塌糊塗的胖。

再看下這一張,穿著華麗的女子們,聚在一起打球,多麼愜意的生活啊,那時候,女性不用裹腳纏足,不必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必為了貞節牌坊而空度青春,能過就過,過不了離婚找個更合適的。“唐人尚文好狎”,唐朝的妓有很多種,就連白居易都曾經在晚年養妓過百,終日不休!

再看下這一張,重點是樹上掛著的包,這包放在現在也算是一種復古潮流吧!不得不佩服古人對生活的熱愛,女人們有空就買包包,打“高爾夫”!日本現在的文化有很多唐朝的影子,尤其是服飾,話不多說,朋友們都明白。

女人能當皇帝,就這一條也能說明唐朝的開放。

在我們印象中,古代的女人都是遵從三從四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但是在唐朝,竟然出現了亙古未有的女皇帝武則天!歷史上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女性有很多,像呂后,竇太后,近代有慈禧,但是直接稱帝的就武則天一個!其實一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無論男女稱帝都不難,但是難的是稱帝之後還有很多人支持,武則天就是這樣,雖然有人反對,但是她手下仍舊有能臣干將,支撐著大唐盛世,這就是開放,人們內心的開放!

其實,唐朝的開放和當時的政策與環境有關係,畢竟,當時是大唐盛世,萬國來朝,長安更是國際大都市,各國商人使節往來熙熙攘攘,絡繹不絕。被稱為天可汗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更是對夷狄愛之如一,在少數民族地區施行羈縻政策,所以,胡風也是唐朝開放的原因之一,琵琶隨風起,胡笳繞耳畔!

看完這些,你有什麼想法呢?歡迎朋友們評論區留下那你的看法!

我是潁州小史官,酷愛歷史,如果你也喜歡,不妨右上角關注,我們一起閒談文史野趣!

無筆史官


看衣著就知道啦





不可的靦腆


大唐時期,女性比較開放,上身露胸口,衣飾淡薄,應酬場合,尤其是舞蹈時候,近乎裸舞。大唐的*關係開放,從民間到宮廷都沒有多少禁錮,故有“髒唐臭漢”之說。而武皇則天更是女性淫亂的代表。

中國自唐代起,圖解性書就開始廣泛流傳。明代下半期以後,春宮圖開始流行。其中唐伯虎的作品尤為出色。

在古代,春宮圖不只起了性教育的作用,同時還有著壓邪避災的作用。《紅樓夢》中就有以春宮圖防止藏書受災的描寫。後人嫁女也往往在出嫁女兒的箱底藏有春宮圖。

我國唐朝時期是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也是國際中心。世界各國人都來唐朝,“胡人”是我們今天的統稱。“胡姬”其實就是少數民族或外國在大唐經營酒館的女子。當時洛陽、長安、金陵、會稽、安陸街頭到處都有胡人酒店。文化的融合,促使一些人觀念轉變。女道士四處有,大多都是“離婚”女子,如“太真”楊貴妃。當時,講究雙修,男女不忌諱在一起,說是修道。

李林甫的二女兒,李白的紅顏知己之一,李騰空就是長安好色女子的代表。藉著父親的方便,家中每有俊男來訪,李騰空都要在牆壁的小孔裡偷窺,只要自己滿意,就會留宿。

玄宗的妹妹女真公主(持盈法師)雖為道士,卻專門結交書畫家、詩人、音樂家,併成立了“沙龍”。她在洛陽、長安都建有紫極宮和行宮,都有大量男子出入。玉真公主推薦了玉樹臨風的白面書生王維做狀元,根本沒有考試。玉真公主與詩仙李白也有著割不斷的情緣。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

大唐時期有一種胡人舞蹈叫劍器舞,就是一個女人穿著半裸半露舞劍,劍光擋住身子。舞姿婀娜,身材輕盈。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公孫大娘,曾經做過唐玄宗的妃子,後被楊貴妃排擠出宮。還有摯愛唐玄宗一生,送終唐玄宗的謝阿蠻,謝阿蠻是著名的《凌波舞》主演,楊貴妃只是伴舞之一。公孫大娘並不是老太太,而是藝名,她長相漂亮,身材姣好,劍器舞聞名大唐。張旭、顏真卿觀公孫大娘劍器舞,回家狂寫草書,成為草書大家。就連一向治學嚴謹的書碑大家李邕都觀看過劍器舞。尤其是李白觀劍器舞詩如泉湧。杜甫,六歲觀劍器舞,回家便寫詩歌。杜甫臨終時念念不忘公孫大娘劍器舞。杜甫老年顛沛流離到夔門時,見了公孫大娘的徒弟,特意招待該女徒弟,並寫有詩歌。杜甫寫公孫大娘劍器舞的詩歌多達五首,孫大娘劍器舞給了杜甫一生如夢如幻的夢境和靈感。

杜甫每每喝酒醉了就談論女人,在杜甫的心目中,公孫大娘就是天仙,是給自己創作靈感的支柱。杜甫是詩書世家,家傳五言詩格律,祖父杜審言是五言格律詩的鼻祖。杜甫一生俸儒守官,年輕時候,更是“遊歷齊趙間,裘馬頗輕狂”。

大唐時候,每有朋友聚會飲酒作樂賦詩,東道主都找歌妓陪伴。當時的歌妓不是一般的歌妓,幾乎都是舞蹈家、音樂家、詩人。著名的歌妓有四十七位,至今都有詩歌保存在《全唐詩》裡。比如說陸玄機、薛濤等等。薛濤小箋聞名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