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進百姓心 全力辦實事——慶陽市人社局駐村幫扶工作側記

【精準務實打贏脫貧攻堅戰之駐村幫扶】

“駐”進百姓心 全力辦實事

——慶陽市人社局駐村幫扶工作側記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安志鵬 通訊員 李錦

初冬的曹塬村,靜謐而美麗。一片片整齊栽植的蘋果林,一幢幢漂亮的小洋樓,一條條幹淨整潔的水泥路……往昔的“爛場”景象不見了。

“我們村以前可不是這個樣子,窯洞陰冷、土路泥濘、村部破爛,年輕人遊手好閒,經常聚眾賭博、鬧事。”談起村裡以前的情況,曹塬村黨支部書記黃新海一個勁地直搖頭。

曹塬村位於慶陽市慶城縣卅鋪鎮東南部,是全縣51個貧困村之一,建檔立卡戶91戶368人,貧困發生率達21.8%。

“駐村就要為老百姓幹實事,就要‘駐’進老百姓的心坎裡!”慶陽市人社局事業科科長、駐村幫扶工作隊副隊長李培勝如是說。

2017年8月,慶陽市人社局開始幫扶曹塬村,按照“摸清底子、找準根子、開好方子、引上路子”的思路,李培勝等駐村幹部廣泛開展“六查三問一細化”走訪調研,採取上門入戶、座談交流等方式,第一時間掌握了村情戶情。

在充分掌握情況的基礎上,駐村工作隊組織群眾先後8次召開村民大會、村民代表會議、村組幹部會議,確定了“培育果畜產業、助推產業扶貧,開展技能培訓、發展勞務經濟,改善基礎條件、幫辦民生實事”的發展思路。

“有了焊工證就是不一樣,找工作容易多了。”42歲的貧困戶王永利開心地說。去年,慶陽市人社局籌資15萬元,採取“三包、一全、一重”,即包吃住、包培訓、包鑑定、全封閉、重操作的模式,組織54名貧困群眾到環縣職專參加電工、電焊工技能培訓,並向鑑定合格者頒發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針對有果園無技術的農戶,慶陽市人社局邀請市內知名果樹專家,現場開展栽管技術培訓,並組織果農赴玄馬、葛崾峴等鄉鎮觀摩學習、現場教學,不僅轉變了果農的觀念,還讓他們學到了真本領,有力地推動了曹塬村千畝標準化果園建設。

按照“產業扶貧到戶到人”的思路,慶陽市人社局向有養殖意願的5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發放優質雞苗2650只、飼料500多斤,並邀請慶城縣畜牧站專家現場培訓養殖技術、跟蹤解答飼養難題,幫助群眾提升發展能力。

“多虧了‘李隊長’和駐村工作隊,幫我們一家渡過了難關。”61歲的貧困戶李進民說。原來,今年2月,李進民家窯洞坍塌後,曹塬村駐村工作隊第一時間到他家查看災情、組織自救,並爭取救濟款1000元,聯繫推土機幫助老李清理了塌土。

據介紹,去年以來,在慶陽市人社局的銜接下,曹塬村先後新修柏油路5公里,新打機井1口,安裝太陽能路燈64盞、變壓器1臺,解決了村部建設資金3萬元、文化物資交流大會資金1萬元,為村部、村學購置辦公設備14套,捐贈“愛心書包”32套。與此同時,組織開展了遏制“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等鄉風文明建設系列活動,溫暖了民心,激發了群眾的內生動力。

經過一系列的幫扶“組合拳”,截至目前,曹塬村貧困人口減少到12戶45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