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成本:你放棄的每一個機會,其實都沒放棄

1/4、成長就是為了讓你明白一個道理,而繞的路

《東京女子圖鑑》最後一集,女主角綾在東京遭遇事業和婚姻的雙重失敗,回到家鄉秋田,想過“相親生子,相夫教子”的平常人的生活,卻在街頭偶遇當年的老師。綾被告之:自己的成功故事已經被老師當成勵志教材,她已成為一屆又一屆學弟學妹們的偶像了。

綾看著雜誌上採訪自己的文章,在淚水中明白,一旦做了選擇,就意味著放棄其他可能——“至今為止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大概都是為了重新認知這個道理而繞的遠路吧。”

機會成本:你放棄的每一個機會,其實都沒放棄

這個劇情如果在中國,估計是這樣的:

你離開家鄉小鎮,在北上廣打拼幾年,付出了比同輩人多幾倍的努力,終於混到一個大公司“可以拿技術股”的位置。春節返鄉,你的優越感難免爆棚,卻不知道,暗中觀察你的長輩們是這麼評價你的:

“看來這個二狗子混得不咋滴的,論當官,連個科長都不是,論發財,連皮包公司都沒有,我看這大學是白讀了……”

兩種情景的道理其實還是一樣的:所有的成長都是一個失去的過程。所以這個世界上最糟糕的心態就是:東西得到手後在心裡迅速貶值,東西失去後,又要懷念它們的價值。

2/4、平行宇宙的另一個你

我前年寫過一篇《公司為什麼會有“小圈子”文化?什麼樣的人才能進“小圈子”?》的文章,大部分人的評價都是:

怎麼進入小圈子呢?求攻略

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進入領導的法眼,什麼時候才能入圈啊?

小圈子就在眼前,卻破不了……

唯有一條留言的話風不同,還讓我“千萬別放出來”:

我比較幸運,工作半年就成了領導的“圈內人”,可這真是一件好事嗎?以前,聽同事抱怨,大半夜裡,頭兒的任務都要隨時待命,總覺得同事是在炫耀,希望自己也能有這樣的“待遇”。可現在真的有能力讓頭兒“離不開自己”,才明白這種失去自由的待遇還真是苦不堪言……


這一段話,讓我想起《大明王朝1566》裡,徐玠、張居正、嚴嵩這些牛人明爭暗鬥, 為了有機會接近嘉靖皇帝,不得不“陪皇帝煉丹、寫青詞”這些無聊的事。如果是對手爭取到這個“待遇”,那就是“妖法惑上”,自己爭取到這個“待遇”,就是“權宜之計”。

機會成本:你放棄的每一個機會,其實都沒放棄


很多人把這種“患得患失”的情緒總結成“心態不好”,不過在我看來,“心態不好”是一種偷懶的解釋,如果你想擺脫這種心態,必須知道這種心態背後的心理機制。

選擇了一條道路,其代價並不是你為之付出的努力,而是你放棄的其他所有“你能評估的選擇”所帶來的收益中最大的那一個,經濟學上也稱之為“機會成本”。

這句話比較拗口,我來解釋一下:

畢業時,你有三個選擇:當回家鄉公務員、和同學一起創業、應聘進入大公司做白領。

如果你最終選擇了“應聘進入大公司做白領”,那麼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這個選擇的成本,並不是“你為了這個工作機會付出的努力(這是會計成本)”,而是你放棄的東西——“如果當初選擇公務員,我應該混上科級了”和“如果當初選擇創業,我應該身家上億了”,這兩者之中收益更高的那一個。

什麼叫“可評估的選擇”呢?比如說,過了幾年,當初跟你條件差不多的人開公司拿了風投,估值10個億的,你肯定想,這個SB也能值10個億?我肯定早就把公司營收做到10個億了——這就叫可評估。

有了“機會成本”的概念,你就應該明白,這根本不是什麼“心態問題”,其實你放棄的每一個機會,都沒有真正的放棄,而是變成了“機會成本”,作為日後衡量利益得失的基石。

當代物理學有個理論,每次你面臨一個選項時,宇宙就會分裂,選擇不同的你就處於不同的宇宙中,這就是“平行宇宙”理論。

所以我們最大的對手,不是“鄰居家的孩子”,不是“老公的前女友”,不是“隔壁老王”,而是傳說中的“平行宇宙”裡,選擇了另一條道路的另一個自己。

機會成本:你放棄的每一個機會,其實都沒放棄

3/4、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我高中同學中官做得最大的一個,最近也放棄了“再上一步”的努力,直接原因是年齡到了,但根本原因還是“機會成本太高”。

“仕途”的機會成本是什麼呢?就是“放棄仕途”帶來的好處,包括:“健康的生活”“不需要太多應酬”“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抓現錢而不是虛無飄渺的機會”,等等。

所有選擇公務員這條道路的,總有一天會放棄“仕途再上一步”的努力,這不是什麼“心態問題”,而是機會成本的權衡。

在仕途的不同階段,“機會成本”是不同的:二十多歲時,沒有家庭負擔、空餘時間又多、身體也吃得消,“機會成本”(即“放棄仕途”帶來的好處)就小;收益呢?只要肯努力,跟領導跟得緊,向上的空間很大,這就是收益遠大於“機會成本”,當然要選擇“進步”。

到了四十多歲,家庭、健康、現在就能到手的錢,這些東西的價值開始上升,而公務員晉升的概率是隨年齡而下降的,此消彼長,仕途的“機會成本”就開始遠高於收益,自然會選擇放棄。

當然,最尷尬的就是三十多歲,“機會成本”跟收益差不多,到底是“激流勇退”還是“放手再博一把”就成了一對糾結的選擇。

《紅樓夢》一開頭,被免官的賈雨村路過一個破廟,看見門口有副對子“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覺得很有道理,就想進去會一會高僧,沒想到,卻遇到一個又聾又啞的老僧在煮粥,便掃興地出來了。

機會成本:你放棄的每一個機會,其實都沒放棄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是賈雨村乃至全書人物命運的隱喻,因為其警世的味道,現在常常出現在貪官落馬後懺悔的報道中。

不過從機會成本的角度分析,這兩句話還有點差別的。“眼前無路”,說明沒有了選擇,機會成本為零,當然只能“回頭”。問題是,大部分人能不能做到還在“身後有餘”的時候“縮手”呢?

在前後都有路的情況下作選擇,無論如何選擇,日後都會後悔,難免會跟“平行世界”的“選擇了另一條路的自己”較勁。一旦預感自己會後悔,眼前是“縮手”還是“伸手”,就很難立刻下結論了。

這副對聯讓賈雨村心有所動,說明他也在“進與退”之間權衡利弊,也終究看不透命運佈下的玄機。《紅樓夢》裡的高人都是“天殘”,意味著命運給你機會的時候,你也不會明白。

由於“機會成本”的魔障,大部分人都無法逃脫“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的命運。

那有沒有可能避免“機會成本”給自己的選擇造成的困惑呢?

4/4、所有的成長都是一個失去的過程

機會成本有一個前提:有選擇才有放棄,才有機會成本,沒有選擇就沒有放棄,機會成本就為零。

比如我當年沒有“找工作”的說法,還是“國家分配工作”的時代,自然就不存在職業選擇的“機會成本”,日後工作不順心,也不會產生“如果當年選擇了XXX,就不會像現在這樣”一類的煩惱。

這看來,沒有選擇反而是一件好事?

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兒子問曾經下鄉當知青的父母,當年是不是很痛苦。父親回答:沒什麼痛苦的,身邊同學朋友畢業都要下鄉,不下鄉在城裡沒工作也很慘,那個年代,絕大部分老百姓都過著一樣的生活,也就無所謂痛苦。

沒有選擇,就沒有機會成本,也就沒有了痛苦,但你想回到這樣的時代嗎?

經濟學上重視機會成本這個概念,是因為資源有限,你用某個“資源”(比如時間精力)來做一件事,就等於放棄了它所有其他的用途。

但換句話說,“機會成本”賦予你一個“失去99分、60分、30分的次優機會”的權利,來獲得一個你認為值100分的東西,也許事後發現,你把110分的東西當成了98分的東西了,但當初如果沒有選擇,給你30分的東西,你也只能認了。

所有的成長都是一個失去的過程,但換個角度看,你也在用所有的“失去”換取一個成長的機會。

當我說“未來”這個詞,第一音方出即成過去。

當我說“寂靜”這個詞,我打破了它。

當我說“無”這個詞,我在無中生有。

—— 辛波斯卡《三個最奇怪的詞》

機會成本:你放棄的每一個機會,其實都沒放棄


(本文為“職場經濟學”系列之十一)

首發於“人神共奮(ID:tongyipaocha)”微信公眾號,每週二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的看法。

與“職場經濟學”系列文章

為什麼羊毛出在狗身上?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告訴你答案(之十)

有能力的傻子,才四處受歡迎(之八)

30歲突破“職業瓶頸”,該放手的放手,該升級的升級(之六)

職場最初幾年,影響今後人生格局的,就這兩樣東西(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