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頓諸春華談中國機器人的上升之道

【文/廖文清】2018年以來,受汽車行業以及國外手機品牌產業鏈需求下滑影響,機器人行業增速放緩。在此情況下,國產機器人普遍增速不達預期,甚至有些企業出現了斷崖式下滑的現象。然而,埃斯頓卻逆勢高增長,工業機器人和智能製造業務繼續保持100%以上增速。

在由高工機器人、高工產研聯合舉辦的“利元亨•2018高工機器人年會暨阿童木機器人•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上,埃斯頓自動化集團執行總裁諸春華髮表了《從自動化邁向智能製造中國機器人上升之道》的主題演講。

結合埃斯頓的發展經驗,諸春華談中國機器人的上升之道,他表示,埃斯頓之所以能夠保持快速增長得益於多年以來的高研發投入作為基石,核心是自主特色國產機器人及應用,另外,埃斯頓一直比較注重和產業鏈上下游一起構建產業生態。

從自動化邁向智能製造

諸春華首先表示智能製造之所以成為國家的戰略,首先是因為它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2018年中國智能市場大約2萬億,佔全球30%以上的份額;從行業來講,中國在3C電子、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半導體、醫療製造業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

“中國製造2025年的戰略將助推智能製造釋放新一輪的產業紅利,我們面臨著極大的機遇和挑戰。”諸春華說,“智能製造的兩大核心是信息化和自動化,而機器人是自動化邁向智能製造的里程碑,機器人柔性化生產是自動化集成的標誌。”

作為中國智能製造的參與者和踐行者,埃斯頓目前有兩大塊核心業務:一塊是自動化核心部件,包括運動控制系統等;第二塊是工業機器人以及工業機器人工作站、智能系統工程。

從1993年在南京成立以來,埃斯頓一直專注於自動化核心部件的研發和製造,圍繞運動控制、核心零部件有系列化的產品,包括全系列的交流伺服系統、通用的運動控制解決方案,智能控制單元以及機器人專用的伺服以及控制系統,還有在金屬成形數控領域的完整解決方案。

2011年,埃斯頓正式進入了機器人領域,這麼多年來,埃斯頓開發了規格型號全面的全系列的4軸、6軸關節機器人;此外,埃斯頓實行多臺機器人的互聯互通,可以做到對機器人的遠程監控,進行故障的預判,實現零停機;通過雲計算,埃斯頓機器人還可以實現深度自學習和自我優化。

埃斯頓除了專注於工業機器人本體,也為行業提供標準化的工作站,其中最典型的、最有競爭力的就是折彎工作站,在3C,鋁合金打磨等工作站具有一定的領先地位。

在提供機器人本體和機器人工作站的基礎上,埃斯頓還專注於提供細分領域智能製造的完整解決方案,比如車身的點焊、弧焊、衝壓等智造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埃斯頓機器人智能化工廠作為國家智能製造的一個示範工廠,目前總裝、手腕的裝配都是自動化,用機器人裝機器人,真正達到產品一致性,效率比原來提高的70%以上,產能達到年產15000臺。

在全面佈局中國市場的同時,埃斯頓積極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以全球視野打造公司核心競爭力。“目前,埃斯頓在海外有7家分支機構,我們跟海外一些行業的技術巨頭有一些戰略合作,埃斯頓在意大利、米蘭、德國、英國、美國都設有研發機構,埃斯頓的運動控制和機器人產品已經服務於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還將會與更多海外高端企業合作。”諸春華表示。

中國機器人的上升之道

埃斯頓這麼多年以來,能夠取得快速發展基石就在於持續性地研發的投入,核心是自主特色國產機器人及應用,另外,埃斯頓一直比較注重和產業鏈上下游一起構建產業生態。

“我們今年整個集團研發投入接近2個億,佔銷售額15%以上。”諸春華說。

從自主特色的機器人及應用來看,埃斯頓已經成為國內少數擁有工業機器人關鍵技術和核心部件的企業之一。以“立足於中國市場,未來瞄準的是全球市場”為目標,通過設立自身的研發機構,埃斯頓在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上不斷進行創新,包括機器人核心部件技術、算法以及應用的技術等,此外,埃斯頓在國外設立研發中心,藉助外部的力量,助推機器人技術和產品的創新。

“我們並不是把別人的東西拿來抄襲,而是能夠真正掌握核心零部件技術。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還研發了很多的工藝、應用軟件包,包括仿真應用軟件,這些是我們這麼多年來獲得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諸春華表示。

在競爭中,埃斯頓更強調差異化競爭,在細分領域打造細分領域機器人領軍地位,用諸春華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們要走出自己的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埃斯頓的折彎專用機器人,在金屬成型領域,具備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而光伏行業高性能機器人,速度及應用工藝具備全球領先優勢。

為了進一步推進埃斯頓機器人在細分行業的應用,埃斯頓提出了“機器人+”的發展戰略,將以機器人本體為切入點,一手抓上游核心部件,一手抓下游的機器人。埃斯頓通過結合TRIO的運動控制器,基於Motion Perfect軟件平臺,實現單臺Trio運動控制器集成控制多臺Scara、桌面六關節機器人、運動控制伺服軸、視覺系統,提供智能控制單元解決方案所有的軟硬件,一站式服務。

據悉,由於TRIO控制器與埃斯頓交流伺服系統形成完整解決方案已取得較好的市場效果,目前TRIO控制器的產能已經在考慮擴產。

在諸春華看來,中國機器人上升的必由之路不是惡性競爭,也不是同質化競爭,而是建立協作共贏的產業生態鏈,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共同成長。而埃斯頓也一直在踐行戰略聯盟的理念,協同上下游供應鏈企業,抱團前進,最終為行業創造價值,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