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老話“數九寒天,冷在三九”有道理嗎?為何“三九”比冬至更冷?

農夫也瘋狂


關於農村老話說“數九寒天,冷在三九”,對於一些地方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古代人們是將冬至看成是冬天的開始,由於小寒大寒時期的溫度相差也就1~3℃,因而會將這小寒和大寒期間視作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時候!即便是咱們國家同時期的南方地區,最高溫度這時也差不多降至5~7℃了,算是溫度最低的時候!



小寒節氣時往往氣溫降至最低點。由於溫度下降需要一定的過程,而到了冬至這天,雖然此時夜長晝短達到了極致,但因為是冬天的開始,並不會馬上出現溫度的降到最低值,一般需要經過半月時間,也就是到了小寒節氣左右時,才算感受到冬天的寒冷。而根據歷年氣象變化的總結,在多數年份中,往往到了小寒節氣時氣溫會降至最低值,而只有少數年份才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前後。所以說,一年之中準確的最冷時間應該是在小寒和大寒期間。

三九天往往處於一年中氣溫最低值期間。綜合來看,歷年之中的氣溫最低值應該是多出現在小寒和大寒節氣之間居多,而這期間的今年時間則是2019年1月5日~1月20日,而三九天的時間正好位於其中,具體時間為1月9日~1月18日,其中臘八節就處於三九天期間,即2019年1月13日,隨著氣溫降至最低值,也表示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到來了!而過了大寒節氣後,這時候也就是四九天了,雖然天氣依舊寒冷,但因為人們已經適應了這種寒冷,往往感受也就不那麼強烈了!而等到五九六九時,大地就會漸漸回春,柳樹也會發芽,這時天氣由冷變暖就會比較明顯了!

不過,很多老話由於出現的時間已經非常久遠,再加上咱們國家幅員遼闊,根本不是一句農諺老話就能一一概全的,因此,根據現代氣象科學統計的資料,其實說成“冷在小寒或冷在大寒”更為準確,畢竟這是有具體統計數據的!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此大家那邊是哪天最冷呢!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農村的老話"數九寒天,冷在三九"有道理嗎?為何"三九"比冬至更冷?

關於24節氣,在農村也一直遵循著這24節氣的自然規律,所以也富有它一定的道理,小時候我們就聽過關於九九節氣的歌謠,我們也常聽到農村老人說"數九寒天,冷在三九",這道理是什麼意思呢?


數九寒天,冷在三九

所謂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開始計算,這個時候氣溫也在逐漸降低,而數九寒天將要經歷九九八十一天,其中每九天稱為一個"九",渡過這九九八十一天後,冬天基本就告一段落,迎來了春天,氣溫也在慢慢回暖,萬物也在漸漸復甦。

冷在三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邊插楊柳,七九河凍開,八九燕子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中國的農曆用"九九"來計算時令,其中"三九"時間段最為寒冷,也就是從冬至算起的第19–27天,今年在2019年1月10日至1月18日。


為何"三九"比冬至更冷

冬至不僅是寒冷天氣的開始,而且今天白天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也就意味著天氣已經慢慢變冷。但我們要知道,氣候的冷暖不僅和太陽光線的照射有關係,而且跟地面散熱也有著很大的關聯。冬至過後二十多天,便迎來了三九天,不僅地表積熱很少,而且地表還在大量的散除熱量,天氣也就隨之越來越冷,所以"三九"也是最冷的時節,比起冬至,肯定也是比冬至更冷些。


但是上述描述只能代表大部分地區,例如像海南、東北,分別在地球北半球和南半球,所以最冷的時候也是有所差別的,或者推遲,也許提前。

24節氣就是農民經驗總結,也是我們祖輩們一個獨特的創造,所以農村老話"數九寒天,冷在三九"是有一定的道理,它包含了天文、物候、農業氣象的經驗,也是祖先們智慧的結晶。

感謝大家支持,歡迎大家關注“肥仔農經”每日分享三農資訊,一起探討精彩三農。謝謝!!


肥仔農經


農村的老話“數九寒天,冷在三九”有道理嗎?為何“三九”比冬至更冷?

在農村關於季節節氣的老話可真不算少,這些老話可以說是很有道理的,現在進入寒冬時節,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天氣最冷就屬冬三九的天氣了!農村有這麼一句老話就是“數九寒天,冷在三九”,這話有道理嗎?為何三九比冬至更冷?


數九習俗起源於何時,現在也沒有確切的資料可查,能夠確定的是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流行數九習俗了。

為啥“三九”天比冬至更冷?

我們都知道,地球在白天的時候是吸收太陽熱量的,到了夜裡以後,空氣變冷,那麼地球就會把熱量散發出去。夏天,白天吸收的熱量比較多,晚上散發的熱量少,因為夏天氣溫也比較熱,所以每天都能保留一些熱量。而冬天,白天吸收的熱量少,晚上散發的熱量比較多,因為冬天氣溫很低,每天不但不能保留熱量,還要把地球本身的熱量散發出去。



到了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北半球白天吸收的熱量少,好在地球還有一些儲存的熱量。過了冬至以後,儲存的熱量一天比一天少,到了“三九”之後,北半球的熱量儲備是一年中最少的時候,所以也就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這就是“三九”要比冬至冷的原因了。

也就是說,當白天地面吸收的太陽熱量幾乎小於地面散發的的熱量時,氣溫也就達到了最冷的程度。所以“數九寒天,冷在三九”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小偉三農


在我們農村老家數九寒天是這麼說的,“一九二九關門避手、三九四九凍死老狗、五九六九隔河看柳、七九八九搖腳擺手、九九八十一老漢田中立”俗話說的好,“夏有三伏、冬有九寒”一般數九寒天是過了冬至就開始數的,而在九寒中,三九四九是最冷的天,畢竟老話說的好“三九四九凍死老狗”老話說的不一定全對,但是也差不了多少,冬至的意思就是冬天是真正的到了,夏天裡都是到了夏至以後才是最熱的天,冬天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只是本人自己的看法,如果你們有什麼建議可以在評論區大家一起討論,麻煩大家再點個贊,謝謝)


秋南先生


“冷在三九…”三九”是指每年節氣裡最冷的時期,“二九、三九、四九,”也可以單指“三九”。節氣裡的“冬至”是屬“九”的第一天,由“冬至”開始、每九天為一個“九”,直至九九八十一天結束屬“九”的農諺語。為什麼“冬至”不如“三九”冷,因為、“冬至”節氣沒有達到每年最冷時期的最冷高峰期。


手機用戶冀與理融



頭九二九,關門死守。

三九四九,凍破碴口。

五九六九,精溝子(光屁股)娃娃拍手。

七九河開,八九看柳。

九九加一九,世上耕牛遍地走。

這就是我們家鄉數九寒天最真實的寫照。


其次,數九又稱冬九九,是漢族的一種民間節氣,數九從每年冬至開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最後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數九計日。


進九就是冬至,冬至這一天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白天逐漸變長。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一到就是一年當中名副其實的冬天已經來到,在民間老百姓都說“三九三”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間,綜合各地的”數九歌”我們可以看出,三九冷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從道理上講,冬至日是“陰極之日”,晝至短,夜至長,應該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刻,實際上盡是寒冷的開始。諺語說:“冷在三九”,有的地方的“九九歌”中存“三九四九,凍死貓狗”。三九、四九常在農曆臘月初,所以又有“進了臘月門,凍死一家人”、“臘七臘八,出門凍煞”的說法。

最後,不論從科學的角度,從現實的生活中,“數九寒天,冷在三九”有一定的道理。


橄欖劍社會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幸好學了點地理知識。不然還真答不上來了。

一、數九寒天的由來。

它也有故事,網上也有它的很多信息,但都殊途同歸,都是對我們的祖先由衷的感到自豪,敬佩!祖輩們表現出樂觀、堅韌的精神狀態。在寒冷的冬天,朱門狗肉臭,路有凍死骨,吃不飽穿不暖的人們就希望隆冬快點過去,只要數完9個9天,總覺得有盼頭,暖和的天氣就來了,也就能挺過去了。

不由聯想起《大染坊》裡的陳六子,在冰雪天裡,跟狗抱團取暖,反倒被狗偷去了餅。天將降大任,先餓起體膚,勞其筋骨真不假。

二、三九為何最冷。

從這句農語就能看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三九就達到極限了,五九後就轉變了。我們這老人也說三九四九凍死豬狗。

三、科學來解釋。

至於為什麼說三九天最冷,直接點就是,那天太陽離咱們最遠,得到的太陽熱能最少,只有穿秋褲了,不夠的話就加皮褲啦!沒的皮褲的,就找汪老師吧。◕‿◕。

廣安華鎣山初雪!請鑑賞…



藥你轉身


冬至只是數九的開始,溫度都是逐漸升,降的,伏天也是中伏扱端熱的天氣,農諺有;一九二九不岀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走路甩手,七九八九抬頭看柳,九九揚落地,十九杏花開。這足以說明最冷在三九天。



痴騎朽翁


冬至才數九,到了一冬最冷的時段,有話說“頭九暖,二九凍破臉,三九凍了鍋裡飯,四九凍的狗呻喚”四九一滿天就慢慢轉暖,必竟要立春了。“一九一芽生,九九變地青”,數九輸陽,天氣雖然寒冷陽氣已開始外瀉,花草樹木開始復甦。


無憂1743436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