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成都过街人行天桥,迄今为止最为知名的莫过于1987年修建、2003年被拆除的,骡马市“未来号”天桥。这座未来号天桥,是香港回归十年前,由成都50多万青少年和市民捐资修建的。

作为第一座四方向全互通人行天桥,未来号一建成就成了成都市的地标建筑。即使已经消失了整整15年,它在成都人的心目中依然是NO.1。这不仅仅是它作为成都最为知名人行天桥的傲骄存在,更承载了这座城市无数市民的记忆。

满是回忆:成都最早的五毛党

这座由50万成都青少年和市民“众筹”31.6万元的未来号天桥(资料显示,在动工之前天桥共筹得捐款313065.97元),在1987年耸立在骡马市。据说当时很多小学生捐出了自己卖汽水、卖牙膏皮存下的零花钱,五毛一块的,当时的小朋友就是这么为未来号出钱出力的,对于当时的小学生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一笔金额。所以,这座桥对于他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未来号”天桥,是1987年4月27日由共青团成都市委发出的筹建倡议。老成都们一定都还记得,当年的初夏,全城街头出现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系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提上装满汽水瓶的小篮子,边走边吆喝“汽水汽水,两毛一瓶,天桥集资,利国利民”,众多市民争着掏钱买汽水;中小学生抬着四处收集的旧报纸、破纸箱在废旧品回收站换来的分币、角币,全部投进了捐款箱……当时,一瓶汽水的批发价是1角6分钱,每卖一瓶汽水就可以为“未来号”筹得4分钱,所以小伙伴们特别开心。

当然,并不是每个小学生们都有这样的生意头脑,也有不少小伙伴选择了向父母伸手要钱。似乎那个时候,有部分学校给我们亲爱的小朋友们摊了指标——每人至少捐钱五毛。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现在看来,这看似被强迫的五毛,却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而提及这座消失的天桥,现在不少市民都心生感慨,“真是不堪回首,当时学校喊捐牙膏皮皮,屋头莫得(家里没有)牙膏皮皮咋个办喃? 到时候交不出牙膏皮皮咋个办喃?于是回切(成都说“去”,听上去像是“切”),把家头两管新牙膏偷出来,挤完,变成牙膏皮皮,才算是完成了任务……当然, 回切挨打好了……”

或许手机前的小朋友们会想不明白,捐牙膏皮皮能干嘛?那个时候,牙膏皮是铅做的,铅的回收价格比较高,所以有人专门收购牙膏皮。换句话说,牙膏皮皮能够卖钱。但铅有毒,于是铅制牙膏皮逐渐就被淘汰。再到后来,牙膏皮变成了铝做的,虽然铝的回收价格还可以,但是铝很轻,很多牙膏皮也没有多少分量,所以积攒和回收的人就少了。而现在的牙膏皮几乎都成塑料的,回收价格和重量都成倍下降,所以积攒和回收牙膏皮的人也就基本绝迹了。

拆桥原因:交通动脉被桥卡住

未来号天桥于1987年的6月18日开工,同年9月25日就竣工了,9月28日举行了竣工典礼。由于兴建款项主要来自于青少年捐款,所以天桥定名为“未来号”。建成后的“未来号”为四方位人行天桥,桥平面为X形交叉,主桥净跨距东北-西南方向44.10米,西北-东南方向40.60米,桥面总宽3米,桥孔中心净高5.57米。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它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那个时候成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四方引桥分别被寓意为展翅待飞的鸽子,而桥中央的金属雕塑也是四个簇拥的鸽子组成的,中间镂空的图案里面也是鸽子,若干的鸽子就是代表了飞向未来天空的这群未来的主人翁(小学生)。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未来号天桥的模样,像极了一个四轴的无人机。也许放到现在,它就可能叫“黑科技桥”之类的了。大家感受一下。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那个时候,只要没事,人们就喜欢站到未来号天桥上打望桥下的行人和过往车辆。

早些年,成都的公交车有很多双层大巴。行驶在路边时,行道树的树枝常常会把右边的车窗玻璃划得咔嚓响。相信还会有成都市民记得,当时一辆16路双层公交车,在从火车北站开往南站途径骡马市时,因为转弯太急,车顶被未来号天桥的桥底卡住,花了将近一小时才脱身。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双层公交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成都的交通也大步向前,受人行过街天桥的限制,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也渐渐没有足够的等候区,造成路口交通干扰严重,从而成为人民中路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最大的交通瓶颈,并引发周边路网交通不畅的连锁反应。

当时羊市街东口路口北进口车辆排队长度严重时候至人民中路正府街路口,西进口车辆排队长度严重时至羊市街西口路口,人民中路(成都剧场路口[现在一号公馆位置]至羊市街东口路口)延误达6分多钟!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黄色方框为未来号大抵位置,红色箭头为车辆拥堵路段

为彻底打通这个交通瓶颈,有关部门不得不作出拆除未来号天桥的决定。因为未来号天桥身上承载着多重光环,直到2003年拆除,也没有人指责过其任何不是之处——它已经成了成都人民心目中的一尊神桥。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2003年9月7日,工人们正在拆除未来号


消失的成都|未来号天桥,还有人记得吗?

▲工人们正在拆除未来号

2003年,未来号天桥因“完成历史使命”而被拆除——即使到现在我们很难理解什么叫“完成历史使命”。未来号拆除下来的钢材卖了21.9万元,后来用这笔钱在青白江龙王镇建了一座希望小学,算是这尊“大神”留在人间的最后印记。

多年以后,还有人如此回忆:“我们看着它一点点建成,爬上它浅绿浅绿的阶梯,去对面的钟水饺吃碗水饺,在新华书店买一本新华字典,去太平洋百货买一双白球鞋……现在钟水饺还在,书店还在,太平洋百货改名叫了远东,交通银行还在,中国银行还在,十字路口上却早已没有了未来号。”

延伸阅读

2003-9-6日《成都商报》李亚东讯,本报提出“以‘未来号’天桥之材制成模型,供市民永远珍藏”的方案后,市民们对此反应非常热烈,本报热线电话铃声不断,数百位打进本报热线的市民纷纷表示支持。

今年35岁的市民罗旭先生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1987年的5月,正在锦江中学上高一的他和全班同学上街卖了两天的汽水,卖一瓶就可为“未来号”筹得4分钱。而卖汽水的口号则是“汽水汽水,两毛一瓶。天桥捐资,利国利民!”两天下来,罗先生所在的班级总共筹集了100多元钱,全部捐给了“未来号”。“为了城市建设需要,舍不得也要舍得。如果有用‘未来号’天桥的材料做成的模型,我第一个就想要!”

“我愿意出钱买一个未来号小模型。”当年在粮食职工中专学习的宋霞彬女士打来电话对本报的提议表示赞同。宋女士说,同学们当时都开玩笑说:“只要把一顿饭的伙食开差一点点儿,就可以为‘未来号’添砖加瓦了。”因为“未来号”天桥就在学校旁边,从天桥开工那天起,宋女士和班上的同学就亲眼目睹了“未来号”的建设,以后也常从天桥上经过,对“未来号”太有感情了。

一些市民还向本报提供了当年捐款过程中出现的感人事迹:一位在骡马市十字路口(天桥建桥地址)执勤十多年的民警捐出了当月全部奖金28元;一位名叫潘孝文的老人将全部存款500元捐给了“未来号”……很多市民们认为,留下用“未来号”建筑材料制成的纪念品,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特殊的意义。

昨天,已有一些公司打进本报热线咨询相关情况,认为这是个好创意,表示有意承担纪念品的设计、制作和发行工作。本报欢迎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来电洽谈此事。

又讯2003-9-6日10时许,备受关注的“未来号”天桥拆除工程仍在进行桥上和桥下的附属物和障碍物的拆除。记者在现场看到,人民中路绿化分隔带上的法国梧桐树都已经迁移走了。而桥上的护栏也已经基本拆除完毕,桥上开始全部封闭。

=========我是分隔线=========

关于成都街道故事和民间传闻,相信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压箱干货,不妨分享出来,让大家一起感受现代化大都市背后的人文元素。欢迎大家直接留言提供更多关于成都的故事线索。

想要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文章,欢迎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