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華》雖好票房卻不給力 外國導演來華拍電影好像不太行

上週開始國內票房開始出現短暫復甦,但這種復甦基本被大片《毒液》獨自承擔了。同期上映的其它稍有看點的《柯南》和《之華》都基本只是陪襯。尤其是《之華》,由於本就小眾文藝的風格讓這部電影在社交上基本沒有什麼熱烈討論的態勢,據鹿豹座平臺瞭解到,截止昨日,其票房也未超5000萬。

《之華》雖好票房卻不給力 外國導演來華拍電影好像不太行

口碑評價兩極化

有人覺得作為巖井俊二的第一部華語電影,雖然在他的作品裡不算最高,但也不差,依然巖井俊二,依然細膩、動人。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主、最佳女配三項提名也證明了專業人士對這部電影的認可。

但也有很多人認為,“大神”已經崩壞了,這部電影是巖井俊二對自己《情書》的東施效顰,雖然努力在漢化,但是依然水土不服。雖然是在中國大連拍,但故事、人物、場景、臺詞,都像是更應該放在日本一樣,讓觀眾沒有代入感,甚至多個嚴肅場景會令人失笑。

目前該片在大眾購票及評分平臺貓眼的均分是8.0分,算是很低了。要知道,貓眼觀眾的寬容度是非常高的,像《小時代4》這樣的電影都能得到8.3分,像《悲傷逆流成河》平均分高達9.1分。

《之華》雖好票房卻不給力 外國導演來華拍電影好像不太行

在影迷居多的豆瓣,《你好,之華》均分7.2分,在年度國產片裡,算是不錯的。但放在巖井俊二的作品裡,算是次品。他的《情書》、《燕尾蝶》、《夢旅人》、《花與愛麗絲》、《四月物語》在中國影迷中可都是知曉度非常高的佳作,豆瓣評分全在8分以上。

來華拍片導演作品基本撲街

再換個維度,要放在全部來華拍片的海外導演作品裡看,其實,《你好,之華》也不算差的,甚至可以說是其中的優質品。

因為中國電影市場的火熱,過去幾年,已經有超過40餘部韓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導演拍過的中國電影,但是口碑和票房都還不錯,能讓觀眾有印象的,嚴格來選,也就《狼圖騰》一部。這部法國名導讓-雅克·阿諾拍的中國暢銷書改編電影,豆瓣均分6.9分,在2015年賣了7億票房。

《之華》雖好票房卻不給力 外國導演來華拍電影好像不太行

還有一些票房還相對可觀的,但觀眾評價都不好。比如韓國導演拍的《筆仙》三部曲、《分手合約》、《我的早更女友》、《我是證人》、《賞金獵人》、《夏有喬木 雅望天堂》、《逆時營救》、《所以……和黑粉結婚了》,好萊塢導演拍的《非常幸運》、《橫衝直撞好萊塢》、《絕地逃亡》、《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個別評分還算在及格線上的,票房又不好。比如法國導演費利普·彌勒拍的《夜鶯》,豆瓣評分6.4,還代表了中國參選了奧斯卡獎,但票房只有2200萬。丹麥名導、戛納金棕櫚獎得主比利·奧古斯特執導,劉亦菲主演的《烽火芳菲》豆瓣評分6.1分,也曾入圍過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主競賽單元,最後票房只有2900多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