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我第一次送福利:《你好,之華》

大家好,今天例外地更新了兩篇。這一篇我來聊聊巖井俊二的新電影,《你好,之華》。

可能是我第一次送福利:《你好,之华》

我先來聊聊巖井俊二吧。

巖井俊二是個文藝青年,從他的電影裡就能看出來。《花火》、《情書》、《燕尾蝶》這些上個世紀末的電影裡,總帶有或濃或淡的遺憾和憂傷。而《莉莉周的一切》、《花與愛麗絲》這些拍攝於本世紀初的電影裡,又展現出一些青少年的衝動和糾結。可以說,我很喜歡他的電影,無論是那些充滿了“日式風格”的有些過曝的畫面,還是配合上他自己作曲的配樂的大段無對話留白鏡頭,他的電影,是可以讓人安安靜靜地一邊看著,一邊被劇中人物抓著心的。

直到大約一週前,我在知乎鹽沙龍的一次線下活動中,第一次見到了巖井俊二。他跟我想象的幾乎一樣,不怎麼善談,眼睛總是似乎無神地望著視野的左下方。在臺上對談的他,顯得並不像是一個在國際影壇上都有著很大影響力的著名導演,而更像是一個從高中,剛剛邁入大學的文科男生,用拉著長音的 “Sodesune... (是呀...)” 來當作每次發言的開頭語,引得臺下的觀眾們不斷地發出笑聲。

我覺得他是並不會因此而感到惱火的,就像他自己的作品一樣,總是沉浸在一種看似真實,但從某個時間點就開始幻化成為一個遊離於現實的童話中的感覺。他做出的那些留白,用背景裡的鋼琴和小提琴來進行著銜接,恰恰這些點就構成了我們印象中的“巖井俊二的電影”。

在休息室裡,我偶然得到了一個機會:活動組織者和工作人員們都在緊張地安排著結束後的一些活動,而巖井俊二導演一個人就站在休息室裡的牆邊。喜歡跟看上去“想說點兒什麼的人”聊天,這大概是我的一個癖好,於是我就走上前去,跟他聊起了《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

(《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是一部較新的巖井俊二電影,從劇情上說,它是大約在這部電影10年前拍攝的《花與愛麗絲》的前傳,講述了“花”和“愛麗絲”最初的相遇,以及她們兩人捲入的一起校園事件的故事。)

我其實很想知道的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隔了10年才拍前傳”。於是,我就跟導演說出了我的疑問。

按照我的想象,或者說是大多數常見的情況,一部電影如果存在“前傳”,勢必是要在正劇的劇本形成的時候,就已經構思好了“在這之前發生的故事”,否則在正劇的拍攝過程中,就不會出現那些與前傳相關的“伏筆”。然而,巖井俊二導演的回答卻令我很意外:

“啊...那是因為在拍《花與愛麗絲》的時候,我還沒想過前傳的故事。”

“這麼說,那些在《花與愛麗絲》中只提到了個開頭,放在《殺人事件》裡才講出原委的故事,其實是在正片之後才想出來的?”

“嗯,正是如此。”

“這...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是這樣,我在構想花和愛麗絲這兩個角色的時候,只是有了個模糊的概念:這兩個人之前曾經發生過一些事情,有了這些事情,才有了兩個人的友情。直到有了拍攝“前傳”的想法之後,我才構思好了這兩個的具體脈絡,把這些脈絡付諸實施,就成為了《殺人事件》。”

“實話說,我覺得其實動畫版的《殺人事件》,能夠把十幾年前的蒼井優和鈴木杏的樣子,再次呈現在畫面裡,這相當讓人感動。”

“你能喜歡,我很高興。”

“但是,這也許也是一種遺憾吧?畢竟現在的蒼井優和鈴木杏,已經再也無法表現出當時的那種少女狀態了。”

巖井導演點點頭,“嗯,也算是一種遺憾呢。”

“所以,以後您會考慮繼續用動畫製作嗎?”我追問到。

“如果說動畫可以讓演員擺脫自然的成長、衰老的話,我覺得也不錯呢。”

聊到這些話題的時候,我還沒有看到《你好,之華》,但我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巖井俊二導演似乎有了一種“追憶”的情結。用鏡頭、動畫、電影、音樂,來記錄下那段時光,自己的那些想法,那些讓人心頭一緊的故事,那些美麗而容易失去的青春。簡單地說,《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就是對《花與愛麗絲》的追憶。

當我看到《你好,之華》之後,我對於他的這種“追憶”的感覺,愈發強烈了。

這部影片講述的,就是一個長長的“追憶”的故事:劇中的角色們,都在用一種我們幾乎快要忘卻的溝通方式 —— 寫信,來追憶二十幾年前,甚至三十年前的一些往事。這些往事充滿了有趣的細節,也有著讓人心酸的片段,甚至會看起來有些“假”。但是,回憶不就是這樣的嗎?我們永遠不能站在上帝的視角,去審視過去的自己和過往的那些事情,所有所有的情節,都包含著我們那個時候的憧憬、悸動、後悔和歉意。

能夠把那個時代的我們,那個時代的故事,用巖井俊二的方式呈現出來,我覺得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而在這個過程裡,我覺得《你好,之華》的監製,陳可辛導演也功不可沒。在首映式結束後的訪談裡,我才明白這部影片,能夠在很多細節上看起來“並不是一個外國人對中國的誤解”,能夠幾乎無縫地讓觀眾融入到影片的氛圍中來,這裡面陳可辛導演也傾注了相當大的心血,包括在選角、外景地的選擇、劇本臺詞的落地的等等方面,讓日式的文藝風格在中國,也能夠自然地顯露出來。

“追憶”,並不僅僅是劇中人物的追憶,更多的是導演的追憶,和我們這些觀眾的追憶。至於追憶的是什麼,相信你在看過之後,就會明白我在說什麼。

可能是我第一次送福利:《你好,之华》

需要說一句的是,這是一部 “慢慢揭開大家以前的小秘密” 的電影。

所以彆著急,慢慢看,你最初的一些疑惑,包括你認為情節“太突兀”了的地方,在幾十分鐘之後,都會讓你恍然大悟。

可能是我第一次送福利:《你好,之华》

所以不多說了,說說這次我送出的福利。

在此特意鳴謝《你好,之華》的影片宣傳方 薯片文化,在邀請我參加了北京電影學院的首映式之餘,還細心地為我的讀者們提供了十張電影兌換券。為了公平起見,這十張票都拿出來分給各位讀者。

規則如下:

1. 在這篇文章下留下你的評論。內容可以是你對巖井俊二導演的電影的感受,或是以前在看電影時發生過的故事,遇到的人,有過的想法。字數請在40字以上。留言截止時間為11月10日中午12:00。

2. 在11月10日12:00,我會將各位的評論精選後,將我認為最好的100條放出來,顯示在這篇文章的最後部分。各位讀者可以來閱讀,為你認為最好的留言們點贊。點贊統計截止時間為11月10日18:00

3. 在11月10日18:00時,我進行贊數統計。點贊數最多的前五位讀者,每人將獲得兩張《你好,之華》的電影電子兌換券。請排名靠前的各位屆時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的發送消息功能,和我取得聯繫。

沒搶到票的讀者們也不用失望,《你好,之華》這片子應該去看,買票也不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