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赫哲族是全國六小民族之一,全國一共有五千人左右,在黑龍江省饒河縣的四排赫哲族鄉就生活著一千多赫哲族人,他們自古就在烏蘇里江邊狩獵捕魚,繁衍生息。如今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饒河這個邊境小城,赫哲族人在延續祖先的傳統文化中也找到了自己的生財之道。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付玉江,四排赫哲族鄉第一個開辦農家樂的人,他用的食材全部來自當地,最拿手的菜餚自然非魚莫屬。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江水洗魚,船槳當案板,赫哲族的生魚片在江邊就可以直接品嚐。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用柳條串魚烤出的塔拉哈

只需要烤到七分熟,雖然看起來半生不熟,但塔拉哈卻能讓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都垂涎三尺欲罷不能。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炒魚毛是赫哲族有點神秘色彩的代表菜,一鍋新鮮的雜魚要在鍋裡各種翻炒,變得完全看不出模樣,甚至成為粉末才算完成,這樣與眾不同的菜品只有在饒河的四排赫哲族鄉才能吃到最地道的味道。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狗魚丸子、大鍋燉魚等等都是赫哲族的特色美食,正是憑藉著傳承赫哲族的做魚技藝,付玉江從20年前每月200多月做起,現在已經擁有兩個魚館,每年接待食客兩萬多人,年收益超過四十萬。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如今整個四排赫哲族鄉已經有十幾戶漁民開辦起魚館,這個邊境民族鄉鎮,因為優美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民族文化,開啟了新的生財路。


赫哲族被稱為最後的魚皮部落,各種魚皮、魚骨、魚刺到了赫哲族人手裡居然都可以變成藝術品。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自然非魚皮衣莫屬,魚皮原材料要用新鮮的魚體經過剝皮、脫脂、去腥、染色、揉制、晾曬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烏蘇里江裡的鯉魚、胖頭魚、鱘魚、大馬哈魚和狗魚等都被智慧的赫哲族人利用了起來。一件小孩的魚皮衣需要21條大馬哈魚的魚皮花費一個半月才能完成,現在的售價可以達到3600元。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饒河還建有四排赫哲族民俗風情園,風情園裡陳列的赫哲族魚皮衣、魚具、樺樹皮製品等,可以讓人對赫哲族的歷史和文化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園區裡的民俗活動是其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赫哲族人善於捕魚,尤其善於叉魚,叉草球就是赫哲族在長期的捕魚過程中,創造出來的一種傳統體育活動。

赫哲族人的生財之道

來到饒河,不僅能欣賞美麗的風光,還能切身感受赫哲族人的生活,這個獨具歷史文化的民族在美麗的烏蘇里江邊用他們的智慧與勤勞,創造著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