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幸福文明酱坊地

酱坊地村位于松山区太平地镇东南,村有耕地面积1.3万亩。采访中,村支书老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几年该村发展设施农业2400多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240多个,年产值1100余万元;每年饲养生猪6000余口、鸡11000余只,年产值600余万元;村自有集体经济砖厂2个,年产值1300多万元,社会效益480多万元,安排就业600多人,人均年收入14000元。

有好的经济基础打底,酱坊地全村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78%,医疗保险参保率71%,符合政策生育率90%以上,适龄儿童入学率100%,织就紧密的保障网络。

营造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以“党风带民风”,每年评选15名党员引领示范员,每人联系5户农户,发挥引领帮带作用。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酱坊地好人”等评比表彰活动。

建设文明整洁的村容村貌。建设文化广场2个、多功能村级活动场所400平方米,建设农民大舞台、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等。硬化街巷15公里、改造危房116户,户户通广播电视,安置垃圾箱10个,修建垃圾池11个,建造公厕2个,栽植各类苗木6347株,美化绿化了村庄环境。

打造文明健康的乡村文化。组建秧歌队、农村文艺演出队等,利用重要节庆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每年定期举办大型文艺演出和农民运动会。

创立文明民主的管理方式。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把民风建设具体到村规民约、家风家训、民俗民情各环节,在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等方面发挥作用,有力净化了乡风民风。

坚持道德塑民,宣传带动引领孝行新风,把“孝”文化作为加强村民道德建设主旋律,坚持以孝治村、以孝稳村。

坚持基础惠民,改善民生共建美丽乡村,把培树文明风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着力改善民生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推进,积极建设宜居乡村。

坚持文化育民,提升素养培育新型农民。村党总支坚持从提升全村党员群众综合素质入手,依托农民大讲堂、草原书屋、文化活动室,坚持文化育民,全面提升村民素养。

坚持制度管民,提高素质齐奔小康。该村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村民议事机制,规范村级事务运转,实现公开、公正、规范、透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